一、不同着作中“仁“的内涵
《论语》共 20 篇,492 章,其核心即孔子所言的“吾学一以贯之”中的“一”,即:“仁”,孔子在《论语》中提“仁”提了 108 次。而在《论语》中说“仁”说得最简洁也最深刻的就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所以大部分认为孔子所言之“仁”不是特指爱某一个人或者爱某一类人而是一种伟大的普世之爱,这样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也对也不对,孔子强调爱人,也强调将自己对父母兄弟的爱推及到对别人的爱上,简而言之,即推己及人,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从人性最本真的一度上说,孔子所言的这种泛爱不仅仅是简单的伟大的普世之爱,而是在这样一种普世之爱的基础之上所推行的一种更切合人性本真的等差之爱,有程度上差别的爱。
讲仁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伟大的底色,在古代仁是一种广泛的道德观念,春秋以前人们一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能就有使用“仁”字,金文中也有“仁”字,在《诗经》《书经》等古经中使用“仁”字,一般指“亲爱”、“慈爱”,核心是人与人相亲、爱人。《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指一种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它体现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其本义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奠定了“仁”的学说。
二、“仁”即等差之爱
《论语》中所记的孔子思想是以“仁”为核心。
“仁”本来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孔子说“仁者爱人”也是这个意思。孔子还进一步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仁爱之人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总之,要求个人克服私欲,重义轻利,乃至杀身成仁,把“仁”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提出“志士仁义,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不能为保全性命而损害仁义,而要牺牲生命以成全仁义。孔子的“仁”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仁”是孔子及儒家思想学说的最基本范畴之一,主要指伦理关系,同时也表示社会与政治理想。《说文》:“仁,亲也。从人、二。”②人与人之关系,首先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姐与弟妹的关系。关于“仁”的内涵,《论语》中最重要的论述,有三处: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①这三条所讲的核心是:克己爱人。它既是仁的本质,又是其基本表现。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仁”即是一种“爱”,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爱并不同于墨家所言之“兼爱”,也不同于西方《圣经》所言之“博爱”,而是一种“等差之爱”。
所谓“等差之爱”即:儒家强调爱人,即在普遍之爱的基础之上强调亲疏有别的爱人,不是泛爱、兼爱、博爱,而是有一定远近、亲疏地爱人,因为所谓的泛爱、兼爱、博爱其实是一种近乎理想的状态,而儒家强调的爱是一种等差之爱,更加贴近人性,更接地气,因而不会让人觉得它强调等差之爱给人一种疏离感,相反这种等差之爱反而更接近真正的人需求,更有一种亲近感。总的来说,孔子的学说还是一种从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他是在现世的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追问中逐步建立其体系,始终不离开其人文情怀,所以说他的学说更贴近人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首先,孔子所强调的“仁”,即等差之爱不同于墨子所强调的“兼爱”。“兼”,《说文解字》释为“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可见其有合并而持之意。张岱年则释“兼”有“总全的意思,也即是合而不别的意思。”陈维德:“兼爱乃涵括一切之爱,且当发自情性,而非为相互利用。而其最大之特色,则在于爱之无有差等。可见其主张尽爱世人,而己亦在所爱之中。并主张爱无厚薄,人我如一,而无亲疏远近之别。”可见,墨子所强调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的爱,平等的泛爱,墨家把仁解释成兼爱,批评儒家的仁是偏爱,即爱一部分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墨家的“兼爱”观点有一定的理想性,而儒家的等差之爱也并不完全是偏爱,而是在泛爱的基础上有区别的对待,这二者观点上的张力正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亲民性。
其次,孔子所强调的“仁”,即等差之爱不同于《圣经》中所强调的“博爱”,《圣经》中记载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所以,《圣经》中所强调的“博爱”是一种极端之爱,而孔子所强调的爱是一种亲近人性的比较温和的爱,是有差别的对待的,不会对所有人都爱甚至是对自己的仇敌,而《圣经》之博爱甚至是爱自己的仇敌的。
总之,所谓“仁”即“等差之爱”,是指一种亲疏有别的爱,是在泛爱的基础上有区别的爱。也即是孔子说的“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但这种相爱是有区别的,不是无等差之爱,而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别的,它是更贴近人性本能想法的角度说的,不同于墨家所说的一种理想的兼爱状态,亦不是《圣经》所强调的极端的博爱,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贴近人性、有差别、温和。孔子谈“仁”都是贴近着人性角度谈的,它具体体现为:
其一,“仁”之本即孝悌,所谓“孝”是从纵向维度说的子女对父母之孝,而所谓“悌”是从横向维度说的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孔子认为孝悌是人性中的本初内容,《学而篇》中有“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其二,“仁”体现为一种做人的规范,孔子强调将它落实到平时的为人处事中,说:“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曰:恭、宽、信、敏、惠。”①解释为“仁”的“五者”时说:“宽则得众,惠则足以施人”①,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①,把自己想要得到的好处也给予别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决不要强加于人。其三,孔子在前两个维度强调“仁”即强调普及“仁”的思想来修身,通过个体的修身,实现个体的和谐,最终是想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
三、“仁”对于当下人伦关系建构的重要意义
孔子所言之仁即爱,且是一种等差之爱,它是贴着人性最本真的角度说的,对于当下人伦关系的建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亲情角度说,孔子之仁的核心即孝悌,在当下空巢老人日渐增多的现实面前,无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是体现在物质上,更多的是要做到精神层面的孝,关心家里的父母、老人,抽出有效的时间多陪伴老人,《论语·里仁》中有这样的句子: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就是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①这对于现在很多大学生而言尤其具有意义,现在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背井离乡在外求学以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一来陪伴父母的时间便减少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父母无私的关爱,自己在长大后就更应该抽出有效的时间陪伴父母。其次,从友情角度说孔子强调“忠”“恕”“智”“勇”“宽”“信”要将自己对父母兄弟之爱推及旁人。但是这同墨子之兼爱不同,孔子看到了人性最本真的一面,人可以将自己对父母兄弟之爱推及旁人,但是这种爱与自己对亲人之爱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二者的程度不同,亲情之爱的程度应该是会高于自己对朋友之爱的,因为血缘亲情是有着血脉相连的,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选择的,所以,孝顺父母是必然的,而朋友则是可以选择的。最后,孔子之“仁”对爱情也有重要的意义,孔子所强调的“爱”是一种等差之爱,尤其是在异性同学的交往上,若二者是恋人关系,但是其中一方对其他的异性实行“兼爱”而非等差之爱,那就变成了赤裸裸的暧昧了,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对于恋人身份的认同以及恋情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孔子所言的等差之爱是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的,你可以对每个人好,但是不能对每个人都一样的好,否则这也是有问题的,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人可能没有明确的好恶。
可以说“仁”的最高、最圆满的境地是“圣”,对“圣”境的向往和祈求使儒家之“道”从孔子开始就有了形而上的品格。“仁”不是实体,“圣”也不是实体,由“仁”而“圣”所指示的只是一种价值取向。
四、结语
总之,孔子谈“仁”主要从个人修身上谈起,强调人应该有仁心,“仁”之内涵即“孝悌”,此所谓“仁之本”,做人的规范、德政、尚贤等。而孔子之所以强调这些方面来加强修身,是因为人是构成整个社会的主体,只有从个人身上落实,个人的修身做好了,由少数个人组成的家庭才能稳定,家庭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稳定了,整个国家才会稳定,从而才能实现更远大的政治理想。可以说,孔子强调“仁”是为了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从个人处落实修身这一度,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的复兴。综上所述,孔子的“仁”即爱,且是一种等差之爱的思想至今仍保持着其无限的张力,发挥着重要的建构人文精神的作用,对于人性一度实行着其特有的终极关怀。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365.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贾庆超,郭德芳.《论语》新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3]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EB/OL]. [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J].齐鲁学刊,2007,(1). [5]郭晓丽.传统与现代——浅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前沿,1996,(8).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