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伦理学
和谐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人际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一致,要求整个社会的道德和谐。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作为社会整体和谐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新实践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这种和谐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和分析,使德育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喜欢所学的课程,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形成和谐道德观,而且还可以创造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对话的空间。结合个人优势、经验和研究心得等,最大限度地容忍差异和不同,容忍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分展现“和而不同”的人性关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本位向人格发展的转化,由知识灌输为主向以价值道德观引导为主的转化。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样就象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和谐互动,促进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达到自身道德观的和谐。
(三)寓德于美,提升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美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体现,对美的规律的学习与探究可以开启人类智慧的大门,可以净化人类的灵魂。寓德于美,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传统和谐美学思想追求对象的外在形式上的和谐,追求形式和内容统一间的和谐,也追求超感性的内容要素上的和谐。和谐的价值在于“和”,“和为贵”,追求通过确立和执行和谐的道德观的各种行为规范,保持大学生的行为与秩序的合理稳定,引导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和谐美学的内涵,强调“和谐即美”,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