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基础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一、引言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只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边缘学科,它与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既有重叠和交叉,又是一门具有其独特研究领域的新学科,它结合心理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理论与成果探讨人类运用语言知识、世界知识、语境知识等进行交际的心理过程,即:语言理解、语言产生及语言习得。 心理语言学以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心理语言学感兴趣的是人们在使用和习得语言时必须具有的潜在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在内心里进行的一个过程,摸不着,看不见。它们只能通过仔细研究一些表面的行为来进行推断,言语的听和说就是这些表面的行为。语言知识指的是一个人使用自己语言的能力。语言知识和能力同言语行为有所区别。我们通常用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来说明其区别。言语是一种行为。“语言”是语言系统,语言系统是一套使用语言的规则,并非一种行为。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极为密切。不懂得语言就无从研究言语;相反,要研究语言又离不开言语。Chomsky 进一步提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区别;语言能力指的是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一种能够按照本族语的规则把声音和意义联系起来的能力,也可称为语言知识,而语言运用则是这种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语言运用牵涉到许多因素,特别是一些心理因素。 所以语言运用是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心理语言学要研究的正是语言运用的过程。 心理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使用以认知为基础,因为它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人们需要什么知识才能使用一种语言。第二,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内心是怎样使用这些知识的。 Miller(1973)指出语言涉及到五方面的知识,即语音、句法、词汇、概念知识、信念系统。语音、句法和词汇知识与语言结构有关。概念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和信念系统(systemsof beliefs)与心理有关。概念知识指说话人必须对他所生活和谈论的世界有所了解。信念系统是说话人用以评估他所听到的东西。另一方面语言使用所涉及到的知识并非在交际过程中临时产生,而是早就储存在人的大脑里,供处理信息时用。 这些知识无时间性(atemporal),而且往往是隐含的。而言语行为则不同,它是有时间性的(temporal),而且是明示的。由此可见语言处理和人的记忆分不开,人的记忆里储存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所以我们说语言处理的过程是以认知为基础的,研究语言使用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是研究语言、记忆和认知三者的关系。 二、心理语言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1. 心理语言学初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受到三大理论的影响:一是以华生(J. B. Watson)和斯金纳(B. F. 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二是以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structuralism);三是以珊南(C. Shan-non)为代表的信息理论(information theory)。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华生所创始的行为主义理论,在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客观功能主义”的学说(objective function-alism)。他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华生认为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timulus-Response)联接而形成的。靠联想而形成,靠多次练习而强化,从而获得语言行为习惯。通过形象或言语刺激,和某事某物建立联系,造成特殊的心理语言过程或言语结构,得到肯定就多次被激活而不断重复。在华生之后,斯金纳又在华生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957 年,斯金纳出版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ur)一书对言语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言语行为是对客观环境的刺激所作的反应。如果获得肯定的结果,它就得到“巩固”。他提出 mand 和 tact 两个范畴:mand 来自英语的 command (命令,控制),demand (要求),reprimand(惩戒),指的是使人活动的言语刺激。而 tact 则是英语 contact 的简略,指的是一个和外部环境“保持接触”的反应。 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用行为主义的原则研究意义,在确立语言单位时坚持严格发展程序,总体上关心语言学的自由地位和科学性。布隆菲尔德把语言心理过程归结为“S→R→S→R”语言行为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两个含义:其一,言语行为是一种刺激———反应行为;其二,言语活动是语言结构本能的形成与联结。比较有影响的行为主义语言理论是所谓“连接链理论”(associative chain theory)或“有限状态语法”(finite state grammar),一个句子包括句子中各个词语之间的连接链,每一个词语可以刺激下一个词语,所以整个句子从左到右进行。布隆菲尔德首创了听说外语教学法(Au-diolingual Approach)。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是口语第一,听说领先,以句型为中心,模仿操练,形成习惯。布隆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不仅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被广泛采用,而且也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珊南(Shannon)和威弗(Weaver)为代表的“信息论”(informationtheory)的研究。信息论研究的是通信渠道的效能,这牵涉到信息的计量、传送、变换、处理和储存。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信息无非是从一系列可能事件中选择一个事件。如果我们对集合中的每一个事件都给一个信号,那么集合中所有可能的信号就构成一个语码(code)。这些信号的特定的排列就是消息(message),而用这种方法编码的消息通过一个频道(chan-nel)传播出去。信息可以量化,如果这两种可能性是一样的,其信息量就是一个比特(bit, binary digit 的简写),可写成 21,或表示为 H=1og2n。 信息论还认为语言的输出表现为一序列的信息信号,依次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前一种状态对后一种状态起限定的作用,这就是 Markov 过程,即:如果语言输出是一个词,前一个字母限定了后一个要出现的字母;如果语言输出是一句话,前一个单词限定了后一个要出现的单词。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向语言学家对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仿照的依据,同时也向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自1948 年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理论中很多的研究方法都被心理语言学家所采用,来研究“语言的感知”、“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信息的统计”和“信息分析”。特别是在“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的研究方面,大量语言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均采用了信息论的研究方法。 2. 心理语言学中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中期发展大体是从 1960 年至 1970 年,这一时期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乔姆斯基(Chomsky)的“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和勒考夫(Lakoff)的“生成语义学”(generative semantics)的研究理论为“动力源”的。 乔姆斯基于 1957 年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的理论。乔姆斯基认为:第一,语言理论应该解释人们对自己语言的隐含的知识,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而不是去说明一些记录下来的话语语料的规则。语言学应该被看作是“理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他的着作的中心思想是讨论语言使用中的“创造性”。第二,他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即LAD)。他认为语言知识并非“学到的”,而是遗传的,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儿童正是通过这种机制,而并非靠刺激和反应来掌握语言结构的规则。第三,他提出语言模块(modularity)论。即:语言系统的规则和表征与认知系统的规则和表征是不同的,有其独立性。第四,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塑造了实验心理语言学的第一个 10 年的研究。他的深层结构 (deep structure) 和表层结构(surfacestructure)的概念对心理语言学的实验设计起了启迪作用。这个时期的句子感知实验主要是围绕他提出的一个核心句(kernel sentence)派生出各种句子的思路而进行的。第五,乔姆斯基在语言研究中引入了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强调句法在句子理解中的中心地位。 以勒考夫(Lakoff)为代表的生成语义学派(generative se-mantics)认为深层结构还不够“深”,需要建立一些句法语义规则直接把语义转换为表层结构。 3. 心理语言学后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70 年代以来心理语言学家们把研究重点从表面结构和言语行为转移到底层结构和认知结构。语言学家重视心理学,研究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是心理语言学的催生剂。他们不但从心理学中吸收了语言学所需要的理论养分,而且还移植了心理测验的方法。心理语言学家们认为通过语言固然可以认识心理,但是研究心理也可以揭示人类语言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受到认知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70 年代初期,心理语言学家普遍认为最足以表示语言听辨的是交互作用模型,到了 70 年代后期非交互作用模型抬头,而到了 80 年代又根据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新的平行交互作用模型,即连接主义(connectionist)模型。这个时期的实验心理语言学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如心理词汇和词汇检索、语义性、话语和简章、语用、语言策略、可学性、语言的神经生理基础等等往纵深发展。 前苏联的维戈斯基(L. Vygotsky)和瑞士的皮亚杰(J. Pi-aget)殊途同归,提出了人类认知过程的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或互动主义(interactionism)思想,为心理语言学的真正独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皮亚杰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卢梭研究所所长,他主要研究儿童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智力活动并不来自语言,而是来自动作;智力活动发端于感觉———肌动阶段,是动作的内在化。思维的形成与语言的获得同时产生,两者都依赖于智力,都与象征功能的构成分不开。维戈斯基是一位前苏联 30 年代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思维与语言》(Thought and Language) 于 1934 年发表后,两年内就被查禁。一直到 1956 年才重新发表,1962 年被译成英语。维戈斯基在研究儿童的智力和语言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言语”理论,这不但丰富了认知心理学,而且创建了前苏联心理语言学派。维戈斯基认为心理乃是人作为物质和生命体的一种特性和功能。人的心理是社会性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特征之谜既不能从生物学中寻求答案,也不能从独立的“精神法则”中寻求答案,而只能从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的历史中寻求答案。 三、结束语 通过对心理语言学发展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和研究,我们知道自从心理语言学产生至今,国外先后出现了三大学派,即行为主义派、“经典”理性主义派(亦称“生成语法派”)、言语活动论派(苏俄)。这三种学派长期处于既“共存”又竞争的状态。其中行为主义派与”经典“理性主义派各执一端,先后失去了在心理语言学界的主流派地位,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经典”理性主义派以后吸取了“经验派”(行为主义派)的某些合理内核,并以当代认知心理学为理论武器,发展成为一个新学派———现代理性主义派,成为目前西方心理语言学的主流。认知科学则又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这一发展方向的心理语言学看作自己的理论支柱之一。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心理语言学往这个方向发展,提高了它的科学地位。苏俄学派心理语言学则以本国的心理学传统———“活动论”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探求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Cleason, J. B. (1998). Psycholinguistics [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2]Brown, R. 1972. Psycholinguistics [M]. New York: TheFree Press. [3]Caron, J.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M].Translated by Pownall, T. N. Y. : Harvester Wheatsheaf. [4]Chomsky, N(.1957).Syntactic Structures [M]. The Hague:mouton. [5]桂诗春.新编心理语学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0. [6]汪福祥.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2): 51-52. [7]詹德华.语言学研究的人文因素[J].外 语研究 ,1998(2):30.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