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理解研究及其在听力训练中的运用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一、什么是听力理解 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听力理解。克拉克指出,听力理解可以有两种解释。对听力理解的狭义理解是译释诸多的语音的代表的实体意义,并通过这些译释来领会说话人的意图。这种从句子结构上来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信息的过程叫作“译义过程”,对听力理解的广义理解是大脑进一步利用译释的过程,叫作“运用过程”。本文主要想讨论前者,即“译义过程”。很显然,听者的直接目的是找出他们所听到的句子内容的内在含义,从句子的表层结构来译释期含义,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听者首先要接收“原句”,所谓“原句”也就是一连串的语音信号,听者接收这一连串的语音信号,而不管这些语音信号所代表的意义。 2)该声音信号能暂时记忆在听者的大脑中,即所谓的“短期记忆之中”。这些声音信号包含了语音的基本因素,如因素、重音、语调,节奏等等。 3)“词汇意义”或“词汇查询”。听者往往会将所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与自己的“大脑词典”中的词汇挂上钩;从而明白说话者发出的声音的意义。“词汇查询”的过程进行的非常快,其速度和难易度与两个因素有关,即“频率因素和时间远近因素”。“频率”是批发一个单词在一种语言中出现的次数,而“时间远近”是指听者最后一次听到这个单词离现在有多长的时间。区别这两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语言学家佛斯曾做过一个名叫“音素监测”的试验,该实验表明,一个单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听者的大脑查询起来就越快,就越容易理解;一个单词出现的时间间隔越短,听者理解这一单词所需的时间也就越短。 4)识别最直接的句子构成成分。一旦听者辨认出一段话的基本译义,他们就会从记忆中抹去临时储存的声音信号,只留住最重要的信息。这样,那些最基本的信息转化为长口钥记忆,而那些无关紧要的词就会被忘掉。 句法结构分析法。使用句法结构分析法时,听者会充分利用句子的表面结构的语法或句法特征来辨认句子成分,从而发现句子的基本含义。例如,听者常常辨认句子成分的过程中利用一些功能词。当他们听到如a’an’the’some’any’等虚词时.他们马上会意识到接下来必定是名词或名词短语。而当他们听到介词时,就敢肯定下面一定是介词短语。他们还可以借助于词缀来确定词必性。 语义分析法。与以上的方法不同,使用语义分析法时,听者首先力图通过某些实意动词对说话者的意图作些假设,然后再找虚词来验证这些假设。从实意词中推理出句法联系或许对听者来说并不难,但这要求听者对于前面的内容和上下文都有清楚地理解,这还要求听者运用自己所具备的常识。另外.对说话人的话所作的假设还必须以“现实原则”和“协作原则”为基础。另外,听者还必须参考某些有利于他们进行假设的其它知识。根据“现实原则”,听者要以在头脑中对某个场景有个具体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是田园景象或是谋杀场面。也可能是一系列将要发生的动作,或是一道数学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听者排除模棱两可的判断,补上错听的词;所有这些还有助于听者避免不正确的解释。听者还可以相信说话人的话是真的,而且还在提供足够的相关信息。这种协作原则所带来的结果是有很大的意义,因为这些假设有助于听者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会用到其它方法:如听者可能借助上下文来分析具体情况,因为他们知道讲话者所说的一定和正在进行的事情有关;又如他们还可以利用其词序方面的知识,因为句子中的词和从句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他们还可以利用其语义学方面的知识,例如,叙述事情通常是以其发生的先后为顺序的。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句法结构分析法借助于虚词,但虚词在口语中辨认起来较困难,虚词离开了上下文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而语义分析法借助实意动词,以及其在上下文所表达的意义和事实。赞成句法结构的语言学家认为只有当我们搞清了句子结构时,上下文才能联系起来;而语义学家则认为应该运用上下文来帮助分析句子结构。 所以,听音不是一个简单地接收声音信号的过程,而是听者能用已累积的知识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主动分析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听者要依靠句子中种种语言制约来合成单词(例如语音语调和词性等),并且分析这些单词与已经熟练掌握的词是否一致,以最终断定所听到的词的词意。各种语音制约还能帮助听者去推测一些听不清楚的词语。 二、听力理解研究的意义 那么,这些研究运用到教学上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主要涉及到听力教学中的三个阶段,即听力材料的选择、听音前的准备阶段和听音阶段。听力材料的选择。长期的教学经验表明,在听力训练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选用“半真实性的材料”。 “材料”是指有所加工的口语语言,但其节奏和发音力求自然,对学生来说,纯真实性材料可能会有些难度,一方面,纯真实性材料没有等级区分,比较难,因而只适用于高水平的学生;另一方面,在不面对说话者的情况下,即使是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也很难识别那些难度相当大的方言,还有那些常有的吞音情形。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还有在训练中发现的难点来把纯真实的材料改编为增真实的材料,而且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搞清楚对话的特定场景以及文化背景,在进行听力训练时,选用课文中的片段作材料效果会更好,因为大段大段的口语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机会并不多,而与之相应的那种短期记忆也有其局限性,因而不利于提高听力能力,但有些适于阅读的课文听起来又会出人意料地难,因为口语与书面语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被动语态在书面语中运用很广泛,而在口语中用得极少,那么,这类句子就不适合用来训练听力。所以教师在选用材料时必须有所权衡,必要时作些改动。 听前的准备阶段。老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并尽可能告诉他们与对话有关的一些知识。教师还应提前把问题给出来,这样学生可以在听前作出推测,从而对上下文有个总体的概念,这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另外,根据FosS实验,教师还可以在听前教给学生一些生词、难词,目的在干让学生熟悉这些词,减小理解的难度,比如,“the it iner ant pianoplay ero fund himself,with out fund”中“it iner ant”一词就需要在听前告诉他们,但要注意,在听前教给学生所有生词的作法也不可取,因为并不是所有生词对于课文的理解都很重要;况且,有些生词学生可以从上下文猜出来。 听的过程。以前,教师都习惯用听写的方法来训练听力,但这种方法往往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听的时候必须弄懂每个词,Saehs和W盯err通过实例证明在听一句话时,关于用词的确切顺序方面的记忆相当有限。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表格、图表、地图还有曲线这类信息转换技巧来抓住主要内容,比如,在听一个小故事时,教师可以准备一张图表,包括人物、地点、时间和主要情节等内容,知道听的重要所在,学生听起来就有目的,这样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并不重要的字眼上了,但教师不应把重点放在语法复杂的地方.因为实际生活这种情况并不多,可以就细节提些问题,但必须是学生对于整个听力材料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之后.此外,教师应鼓励在前面听过的内容的基础之上,对于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不断作出推测与假设,这样是在运用语义学的技巧来简化听力理解。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关键在于教师应认真地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我们应帮助学生充分利用上下文来作出推测,鼓励他们把重点放在材料的主要内容上,而不是放在个别词的具体意思上,只有当有了以上改进后,我们才能在训练听力时做到短期内就有好的收效。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