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美学>浅谈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研究>正文

浅谈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美学

   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宙斯用泥徒手捏出亚当,看来非常严肃的人类起源,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创造,于是乎便有了充满“设计”的世界……其实,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艺术的起源,虽然众说纷纭,但其工艺特色不可否认。无论是工具、陶器、文身、面具,还是雕刻,哪一种都浸润着工艺美术的光华,尽管当初这并不仅仅为了美。在我们的眼中,没有设计这一要领之前所看到的正是——工艺美术,东方如此,西方亦然。
1 工艺美术的概念
中国的“工艺美术”作为专用要领的建立与使用开始于20世纪初。它是一个复合词,工艺在我国古代有专指,所谓“工”泛指匠艺人、手工业劳动者。“美术”则是一个外来的词语,泛指徒刑艺术。在工艺美术一词的使用之初,还同时存在着图案、实用美术等异形同质的概念,人们试图对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说,而其本质和趋向实则是一致的。此时,中国正是新兴而薄弱的大机器工业化生产时期,工艺美术在某种程度上被植入了“工业美术”的概念。广义的工艺美术既包括手工艺包括现代艺术设计,既能解释传统工艺现象,又能包容未来的工艺形态。狭义的工艺美术主要指手工艺,与艺术设计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我们都必须尊重以手工艺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一是因为其手工的特性;二是因为在其背后所蕴涵的一系列人文价值,而后者是更为重要的。
2 工艺美术发展的基础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它是在不同的历史和环境中形成的。在这一特点中包含着本民族喜闻乐见的,积累着民族智慧的诸多因素,反映出不同社会结构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的民族精神。工艺美术是直接属于生活的艺术。一方面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前者是一般的满足,后者是更充实的满足,在物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同时发挥艺术的作用、精神的作用。从上万年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规律看,艺术是由单一到多样,由实用性艺术逐渐派生成鉴赏性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基础的提高,特别是到现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开始综合,这个综合将会在工艺品上显现出来,以致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发展道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必定会演化出不同的形态和标准。因为人的本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
3 工艺美术发展的关键与条件
3.1 艺术与科学结晶的历史形态之一。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工艺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中国的工艺美术至少已有近万年的发展历史,这种艺术的造物史始终是与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拥有独树一帜的玉石工艺文化,其历史也许更为悠久。东方的一种智慧,工艺家们严格确定的角度和直线,用高超的传统手法展现动植物生灵的各种曲线,却全面展示了他们的几何学水准。对于工艺家来说,要实现自己对于提花织物如织锦、缂丝,编织物如地毯、挂毯的艺术设计,必须通过工艺的方式,将自己的艺术理想自觉地融合在织造和编织的之中,使二者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目的。人体工学是现代设计中的新兴学科,也是现代设计艺术进一步科学化的的标志。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对于艺术与科学而言不仅揭示了各自发展的新方向,展现了各自的新天地,它在带来人类科学和艺术的新发展的同时,会更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解决大工业社会的一些问题带来曙光。
3.2 加强教育事业也是工艺美术发展的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21世纪的来临,改革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已成为我们面临界的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我国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了宪法。理论应该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要加一定的动手实习,但这样也不等于完成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的结合,关键在于教育结构和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完善。
工艺美术作为一门学科,不但要求理论基础,还要求动手能力,把思想、精神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在我们的教育结构中要想实现真正的发展,这些不是不够的。我个人认为,在学界对此开始关注之时,如果我们以超前开放的全新观念,抓紧注重逐步开发或充实自己当然有必要,我认为还应该学习以上一些知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到底是否合适,还待于研究。如前所述,诸多重点学科的应用研究,只是近期现实的急迫需要,对于宏大综合的“工艺美术学”的科学体系,无疑是当前急迫的战略重点任务,如果能予以高度重视,大力抓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扬长避短,在现有雄厚基础上,是有可能逐步完成而必有进取成效的。只有抓住以上两点要素,才能加速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
4 工艺美术的研究
工艺美术学作为一门具有科学性的工艺美术学科,研究和探讨工艺美术发生、存在、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规律,是艺术学科及美术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
著录鉴赏阶段基本上可以从先秦时代开始直到清末,在这一阶段中,对工艺美术的研究侧重于著录、鉴赏的范围。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思想家、政治家等以工艺现象为例,作为阐述自己政治、经济主张的材料或思想基础,如先秦时期不少思想家、政治家们把工艺作为与农本相对立的奢侈品对待,主张进行抑制,由此申明自己的哲学、政治治国的主张;第二是作为工艺著录,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除这些专着外还有大量的散杂在文人笔记和有关史料之中;第三是文人士大夫的鉴赏性著录,这种鉴赏性著录数量和形式较多,往往集史实、考证、评品于一体,如明高濂的《燕闲清赏笺》、清朱琰的《陶说》、李渔的《闲情偶寄》等,这种鉴赏性的著录,第二阶段是20世纪以来,随着工艺美术这一学科要领的提出和确立,以图案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开始出现,这是工艺美术学科的建设初期。从20年代到40年代,一些艺术家就开始了对图案的研究。1920年傅抱石编著出版了《最新图案法》一书,这可说得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本图案专着;此后还有一些著作如《工艺美术技法讲话》、《新图案学》等书,这些著作受日本图案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传统倾向,不过,它毕竟为中国的图案学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80年代工艺美术研究的发展,使工艺美术研究开始发生了向更广阔的社会科学领域、更深的层次上的转变,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把工艺美术学的建设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研究者们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从美学、艺术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工艺美术进行整体研究,研究趋势表明,对工艺美术这一复杂的文化艺术现象,只有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才能真正把握,才能贴近历史真实,发现它的存在价值,才能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所认识。
5 结论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遗留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多方面研究挖掘,进行工艺美术再创作,使一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故事能在今天起到启示作用。鼓舞激励后人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一点在戏剧电影中已有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唯有这样,我们的创作思路才会越走越宽。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工艺美术与科学体系的相结合,加强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工艺美术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梅.直面艺术.第一版.天津人发出版社,2004.4
2 李砚祖.创造精致.第一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2
3 梁江.美术概论新编.第一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