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学>我国军事心理学“向打仗聚焦”的拓展路径研究>正文

我国军事心理学“向打仗聚焦”的拓展路径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与战争具有天然的内生逻辑,是“心理学原理、理论和方法在军事环境中的应用”.美国军事心理学家 Johnson 说过,“军事心理学只有把焦点集中于军事应用上,它才真正是独一无二的学科”[1].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再加上国内军事心理学起步较晚,因而其研究也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军队化”.当前,“实战化”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课题,军事心理学作为提升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应该着眼于未来战争需要和作战实际,向打仗聚焦向实战用力。

  一、从我国军事心理学研究的历史性变迁看“向打仗聚焦”的时代命题    (一)我国军事心理学的历史性    变迁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心理学的历史是由国家的需要塑造而成的”,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军事心理学必须具备对战争实践的助推作用,但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历史特性。军事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起步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介绍和引进国外,特别是美国和俄国的军事心理学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后,军事心理学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高度关注,国内开始了对军事心理学的研究。1985 年 5 月召开了我国首届军事心理学理论研讨会,随后又召开了空军军事心理学研讨会、反心敌与心战研讨会等,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军事专业委员会;出版了内部刊物《军事心理学通讯》《军事心理学研究专辑》和全国第一本军事心理学理论刊物《军事心理学》;出版了一批教材、专着、译着;并先后在不同军校开设军事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防空心理学等课程。

  第二个阶段重在促进军事心理学理论在军队内部得到认可以及理论成果的初步应用。但是,1990 年以后,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开始走向军营和训练场,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测验、心理咨询等在一些部队得到应用。同时,心理战的研究教育受到了重视,沈阳军区某部队从1994 年到 1996 年间进行心理战教育训练试点工作,推进军事心理学基础理论在部队实战中应用,取得了显着效果。

  一些部队非常重视把军事心理学原理与战争实际以及部队的军事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探索,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军事心理学发展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实践基础。

  第三个阶段着重于探索军事心理学理论在军队的全面运用。2000 年西安政治学院组建了我军第一个心理战教研室。2003 年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首次将心理疏导纳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2004 年,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随后,一大批军事心理学领域的着作相继问世。我国军事心理学“终于迎来了学科建设的真正春天”.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其历史使命是创新军事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军事心理学受到很明显的环境、文化、价值观、个体心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借鉴国外军事心理学理论成果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与我国军事实践相匹配、与我国军民文化心理相契合的军事心理学理论架构,以解决军事实践中出现的与心理因素相关的难题,提升我军官兵的战斗力。

  (二)我国军事心理学的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第一,和平环境使得军事心理学的研究着重于基础理论的“军队化”.前三个阶段所进行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和平时期的军事环境、军人群体和军队特征,即将心理学理论“军队化”作为主要目标,往往是将地方的、国外的心理学理论直接套用于军事领域。这一特征直接导致我国军事心理学研究不够成熟,研究重点还处于基础理论的介绍引入与初步运用;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领域较为局限,只能依托现有的军事背景进行研究;同时,处于相对和平时期的军事心理学更加侧重于军人在军事教育与军事训练中的心理体验,特别是军事心理学作为政治学的下属学科,研究平时较多,研究战时较少。

  第二,军事心理学的创新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信息化时代呼唤军事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已成为共识。在前三个阶段中,军事心理学的基础概念、研究手段、研究领域、一般规律已经得到廓清,而正是经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准备,军事心理学理论初步实现了“由科研单位到基层”与“由基层到科研单位”相结合的机制,为我军军事心理学在第四个阶段实现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能。

  第三,军事心理学的发展与军事实践紧密结合。我国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虽然处于和平时期这样的大背景,但其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离不开我军军事实践的支撑。改革开放后社会处于重要转型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在继续以机械化为主要发展指向的同时;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信息化时代到来,军事领域也开始出现与之相适应的军事变革以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经过二十多年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双重发展,我军的军事实践变革也从武器装备等物理层面逐渐发展到更加深刻的编制体制调整和更为深层次的价值判断。军事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与我军军事斗争的具体实际相契合,既相互影响又共生发展。

  二、多维度拓展我国军事心理学“向打仗聚焦”的路径依赖    (一)以提升战斗力为目标,拓展军事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专家认为,战斗力生成和发挥有十大影响因素: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军事教育、军事训练、军队管理、军事理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作战对象。所以,军事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拓展,要以此为依据。一是研究提升官兵的心理素质。要根据岗位胜任特征对人员进行分类与选拔,要依托专业测量工具对人员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评估,要以短程心理治疗为重点进行战时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方面的研究,要研究官兵战斗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是要注重在人与武器的结合上提升军人的战斗体验。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在人与武器结合的环节上,表现为武器装备在满足军人基本训练需要的基础上向实战情景中满足战斗需要的转变,而这一过程极需军事心理学的创新与融入。军事工程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与武器有效结合的重要研究方向,需要军事心理学加以关注。三是探索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一体化联合作战“结构模块化、指挥扁平化、要素体系化、编组一体化、比例科学化”的要求更加需要官兵具备在战场情景下对作战地域全方位的了解,需要对影响作战绩效的环境因素进行快速整合,需要对作战情景下的危险性与适应性进行合理建构,而这些方面都是军事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二)以实际效果为参照,完善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要打破军事心理学以人格测验为主要研究工具的思维定式,根据作战实践运用最切合实际需要的研究方法。

  虽然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但方法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具体选取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是依托心理学理论巩固军事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比如,用实验心理学中的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验法来进行数据采集,用决策心理学中的专家评价法来进行心理评估,用心理历史学的人物传记或心理素描来研究分析重要个案等。二是借力多学科理论架构进行跨学科研究。比如,以数学、运筹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或理论框架作为基础进行心理模型建构,以复杂适应系统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军事心理学战场模拟仿真。三是借鉴其他领域知识进行启发式研究。《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总结报告》就非常注重运用商业社会营销策略进行启发式研究,认为“要确定心理战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应注意研究其他劝说行业行之有效的做法”[2].这种研究方式往往能给军事心理学提供很好的启发意义,促进军事心理学的创新发展。

  (三)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强化军事心理学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提升军事心理学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军事心理学专业人员应该接受良好的、系统的军事心理学和医学的基础理论的教育,能识别掌握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治疗流程,并能根据不同病症进行合理处置。二是构建作战单元中军事心理学骨干队伍建设。目前,全军军事心理学的专业人员比较少,暂时还不可能将军事心理学专业人员分配到全军每个一线作战部队,所以必须从基层中挑选政治合格、军事过硬、道德良好的官兵作为心理骨干人选,对其进行军事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在基层开展心理教育,普及心理服务基础知识;使其能开展正规的心理行为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使其能开展完整的心理疏导,解决一般性心理问题;使其能及时识别心理问题,加强官兵的心理防护。三是把军事心理学人才纳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诸军兵种力量融合形成作战合力,对敌实施有效的打击。近年来,军事心理学不断取得有益成果,理应纳入作战指挥体系来提升联合作战的实际效能,从而为作战提供更好的促进作用。

  (四)以国际行动为契机,加强军事心理学的国际交流    自 1990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军事行动都需要多国联合参与,比如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援助、武装护送、联合演习、国际反恐等等。虽然这些国际合作相较于大规模作战显得较为单薄,但对于处在和平时期的中国而言,可以启发并帮助完善我国的军事心理学理论及其应用,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军事行动也是我国必须面对的“战争冲突”.军事心理学理论的“国际化”研究具有三点突出意义:

  一是借鉴国外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运用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了解其研究结论,大大加强了国外研究成果对我国军事心理学理论的助推与启发作用;二是培养军事行动的国际视野,真实了解和体验我国所面对的国际形势,为提升军事心理学研究的有效性提供重要依据;三是为研究国外军人的心理过程以及特定人群的心性特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此外,依托军事心理学国际论坛进行国际交流也是一项很好的举措。比较有影响力的国际应用军事心理学研讨会、军事心理学学会、北约人因素和医学小组、欧洲防务局人因素平台、国际军事科学学会等论坛的研究成果值得我国军事心理学界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苗丹民。军事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2):161.  [2]总政治部联络部。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总结报告[R].2009:47.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