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研究一 疏离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4.1 研究目的 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如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年龄、与谁一起流动到居住地等对流动儿童疏离感的影响。
4.2 研究被试
本研究计划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从郑州地区选取 400 名左右离开户籍地达半年以上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共发放 40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388 份,有效回收率为 97%,被试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详见表 4.1。【1】
4.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dolescent student's alienation scale , ASAS,杨东,2002),包括人际疏离感、社会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 3 个因素,各个因素又分别由几个维度组成。社会疏离感下面包括了 4 个维度: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压迫约束感和不可控制感;人际疏离感下面包括了孤独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 3 个维度;环境疏离感包括了自然疏离感和生活环境疏离感 2 个维度。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可以团体施测。该量表共 46 个项目,为了增加问卷的可信度,加入了 3对(6 道)测谎题,用以作为提出无效问卷的参考标准,最后形成的问卷共 52 个项目。
采用七点评分法,即“完全符合”记 7 分,“比较符合”记 6 分,“有点符合”记 5 分,“不确定”记 4 分,“有点不符合”记 3 分,“比较不符合”记 2 分,“完全不符合”记 1分。
4.4 统计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软件为 SPSS17.0。
4.5 研究结果
4.5.1 不同性别在疏离感上的差异比较本研究对儿童的性别在疏离感上进行差异比较,见表 4.2。【2】
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表明,儿童性别在社会疏离感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人际疏离感与环境疏离感度上均未有显着差异(p>0.05)。
4.5.2 不同年龄组儿童疏离感差异比较本研究将十一至十四岁的儿童分为“11-12 岁”和“13-14 岁”两组,考察疏离感各维度在两组年龄段的差异,详见表 4.3。【3】
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表明,儿童疏离感各维度在年龄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
4.5.3 儿童疏离感在父母不同教育程度下的差异比较本研究在考察流动儿童疏离感在父母不同教育程度下的差异,父母不同教育程度分为大学以下与大学(含)以上两组,详见表 4.4。【4】
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疏离感在父母不同教育程度下呈现显着差异(p<0.05),而环境疏离感与人际疏离感这二者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
4.5.4 儿童疏离感在家庭环境下的差异比较本研究考察流动儿童疏离感在家庭环境下的差异,家庭环境分为与父母双方居住和与父母一方居住两种情况,详见表 4.5。【5】
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疏离感各维度在不同家庭环境下不存在显着差异。
4.6 讨论与分析
在儿童性别方面,流动儿童在社会疏离感上存在显着差异(t=2.231,p<0.05),也就是说在疏离感方面,男性流动儿童是明显大于女性流动儿童的,而在环境疏离感与人际疏离感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以往研究较少看到关于流动儿童疏离感性别上的差异研究,相对而言缺乏比较依据。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可能与男性儿童心理成熟期相对女孩儿较晚有关。在本次调研对象的儿童年龄集中在十一至十四岁期间,分为两组加以比较,即“11-12 岁”和“13-14”岁两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疏离感在年龄特征变量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这可能与年龄区间较小有关。
本研究对父母的受教育情况和流动儿童的疏离感一起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在父母教育程度的高低上存在显着差异(t= -4.195,p<0.05)。这与徐夫真等(2009)研究结果一致,即影响父母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父母受教育水平,在子女与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尤其是母亲)进行沟通时,父母(尤其母亲)更关注子女的情感变化问题,而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更能适应社会,并且也更易与人相处。
而在与“父母双方”或“父母一方”同住的不同家庭环境下,儿童疏离感各维度均无显着差异。汤毅晖等(2004)与这个研究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汤毅晖等(2004)通过研究发现,青少年疏离感高,其家庭成员的亲密性与适应性较差,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及控制行为等能力等都比疏离感低的家庭的情况要差得远。而在本研究中,“父母双方”或“父母一方”对儿童疏离感的影响并不显着,这可能与选取的被试年龄段相对集中有关。
4.7 小结
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发现:
(1)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在性别、父母教育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年龄和家庭环境上未有显着差异(p>0.05)。
(2)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在性别、年龄、父母教育程度与家庭环境上均未有显着差异(p>0.05)。
(温馨提示:查看本篇硕士论文其他章节,请浏览本页面左侧←【论文目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