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学>妒忌及其相关概念文献综述>正文

妒忌及其相关概念文献综述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缘由

  妒忌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全世界的文化中都广泛存在,只是表现的方式各有不同。历史上,跟妒忌有关的故事有很多,在中国和西方方的历史文化中不断出现:西方文化中,亚伯因被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妒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孙斌因为被庞涓妒忌,庞涓于是设计陷害使他而导致残废。现实中,由于妒忌而导致的人际冲突以及恶性犯罪更是层出不穷,美国导师和同学因被卢刚妒忌而遭到枪杀,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因此,那些被妒忌的人只有理解妒忌心理对于他们社会适应具有很大的帮助。 妒忌者妒忌的对象往往都是悲惨的下场,就如留美学生的事一样。同学和导师都被枪杀了。如果被妒忌者能够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应对妒忌者。减少或者避免妒忌者的妒忌。事情的结果往往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1.2 妒忌及其相关概念

  国内还没对被妒忌者的策略应对做过实证研究,只有少数几篇综述性文章,对这个问题有一些简单的探讨,定义不是很明确。而且也没有编制高质量的被妒忌者应对策略问卷。因此有必要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探讨被妒忌者的有效应对策略。但是国外的研究都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研究,并且都是单一维度,并没有形成问卷。因西方的文化,政治体制,分配方式与中国的有所不同。西方所研究被妒忌者的应对策略不一定合适中国文化,政治,分配方式下被妒忌者的应对策略。

  1.2.1 妒忌

  妒忌的概念与很多相关的情绪概念都有重叠,如嫉妒,我们试图分析妒忌的特定文化和社会组成部分,从妒忌的概念来看,妒忌不仅一种社会情绪还与自我情绪密切相关,妒忌往往在这样的三元关系中出现,包含两个人和一个客观事物,三元素间维持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一个人拥有这种客观事物,而另一个人渴望却不能得到它。因此,不平等的条件可能会引起妒忌。另外,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一个人对这一事物的渴望也是很必要的,这一渴望往往会激发社会比较使得处于劣势的人产生自卑和敌意。Miceliand C astelfranc hi (2007),and Smith and Kim ( 2007)指出自卑和敌意是妒忌的基本组成部分。

  1.2.2 妒忌和嫉妒的差异

  东方和西方的文化里,对妒忌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点。Smith 和 Kim 两位研究者研究了嫉妒与妒忌不容易分清楚的原因。Salovey &Rodin 的研究认为第一,在词语的含义方面,妒忌和嫉妒之间是同义词,使用过程中很随意的使用妒忌与嫉妒,并且混乱使用。Smith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妒忌与嫉妒两次的词语含义是有差异的。在 Salovey 等人在早期的对嫉妒的实证研究中,研究中提到的是“嫉妒” 一词。然后才逐步认识情感嫉妒和社会比较嫉妒这两种情感体验之间的区别。当个体让别人妒忌时,很有可能自身有一些条件的优势诱发别人产生妒忌情绪。还有妒忌与嫉妒的情绪强弱差别的体现不同。嫉妒情绪体验的强度要高于妒忌情绪的体验,Salovey 和 Rodin 认为正是这种情绪体验的差别掩饰了妒忌与嫉妒之间性质的差异,并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并加以证明提出妒忌体验与嫉妒体验在情绪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妒忌更强调渴望得到别人所人拥有的自己却没有的,自己对拥有者产生憎恨和敌意,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自卑;而嫉妒则更强调得不到信任和感到恐惧,时时刻刻没有安全感会被别人背叛。以上研究证明妒忌情绪和嫉妒情绪在平时使用或者体验描述时容易混乱而不易分清,妒忌情绪与嫉妒情绪在发生的情境和环境以及他们评估手段和情绪体验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以往的研究者已经对妒忌进行过很多的研究,在中国文化下,研究者没有给妒忌下一个比较全面和详细的定义。由于妒忌是来源于内心深处很隐蔽很复杂的交叉情绪,所以,以往的很多研究者只从妒忌的某个方面或单一情境对妒忌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妒忌的各个不同的方面。虽然以往的研究者从很多的角度对妒忌进行研究和分析,但以往很多研究者认为妒忌是从于社会比较以及妒忌情绪体验得到的。因此,Smith 和 Kim 这两位研究者在分析了其其他研究者给妒忌下的定义的基础上之上,Smith &Kim,2007 研究认为妒忌是个体因与他人或者与社会其他个体拥有而自身却得不到时候造成的心理缺失,个体表现出的一种带有对妒忌对象恩仇视、敌对、怨恨,不满的复杂情绪体验。

(温馨提示:查看本篇硕士论文其他章节,请浏览本页面左侧←【论文目录】导航)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