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学>被妒忌者的应对策略选择>正文

被妒忌者的应对策略选择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3 被妒忌者的应对策略选择

  妒忌的不同也就意味着被妒忌的策略应对不同,每个人在面临他人妒忌时都有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每个人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据不同的威胁关系,不同的投射方式,被他人妒忌的动机不同,只有运用合适的策略来应对,才能减少威胁,消除甚至彻底消除妒忌者的妒忌,摆脱被妒忌使自身精神上的压力负担。虽然大多数人不愿向人透露他们的妒忌情绪,妒忌的应对策略取决于文化习俗和世界观。通常,妒忌表示自卑,缺乏或剥夺,以及对被妒忌人的恶意。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妒忌被认为是难以启齿和社会不可接受的。Smith (2004),指出,妒忌是由社会比较带来的自卑感,例如,妒忌者可以提高防御态度来提高其自尊,充满敌意的反应是自我防卫的一部分。有趣的是,人类学家发现在不同的文化中,妒忌的应对策略是不同的。例如,Foster (1972)记载的墨西哥的农民活动,包含对妒忌的应对,这些农民喜欢隐藏自己的物品以避免他人的妒忌,如果别人不知道一个人的财产,就不会渴望得到它,一个人也就避免了成为妒忌,敌意和侵犯的目标。在美洲文化中也有相似的研究,他们也相信妒忌会造成伤害,因此,他们试图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妒忌,侵犯被视为妒忌所产生的行为,他们创造了一些消除妒忌的补救措施。例如,人们可以找到当地报纸上关于“巫医”的广告,其可以保证他们避免妒忌,Foster (1972)称这些特殊的行为与萨巴特克人“有限的物品”观点是一致的,而且物品是不可再生的。此外,隐藏物品以避免别人对其的渴望,可能会引起心理损失。我们可以上行为看做是一种限制。与限制物品的机制不同,西方社会不隐藏物品,事实上,西方社会有更明确的分配规则,然而,这些分配规则不是由应对妒忌而直接发展来的,妒忌与所有权紧密相关,物品应该如何分配,如何管理。因此,妒忌的应对策略,一方面与资源的分配相联系,另一方面,与个人所拥有的资源相联系。

  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在分配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些西方社会有炫耀物品的规则,事实上,谦虚,与妒忌相反,是西方社会普遍实行的社会规则。西方人对于称赞的共同反应为贬低他人所称赞的物品的价值,例如,当他人称赞一个人的新衣服时,那人将回答‘我在大减价时买的,它真的很便宜”谦虚或贬低物品的价值可以避免妒忌,也可以避免伤害对方。只有了解妒忌者的动机,才能更好的采取策略应对。

  在中国背景下,策略维度的选择可以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证实过的众多单一维度中,选择比较适合中国文化背景被妒忌者可能采用的一些维度。查阅了西方被妒忌者应对策略的相关文献和结合我们对于中国文化背景对被妒忌者的访谈,得到几种可能在中国背景下被妒忌者采取的应对策略。并在问卷的编制中对这几种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检测。

  3.1 被妒忌者会产生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帮助,合作甚至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趋向。当被妒忌者感到自己处在优势或者高社会地位,为了防止别人对他的优势或者高社会地位造成威胁,往往会主动的帮助潜在的妒忌者。这种亲社会行为也分为两种,一种动机自发的而不图回报的。另一种动机是为自身的利益而形成的亲社会行为。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 的这种一般性的亲社会行为,也就是自发的不图回报的亲社会行为。这种策略是有代价的:削减表现优秀者的利益收益。

  一些表现突出的地位收益消失。如果这些代价太高,或者如果隐藏优势是不可能的,其他的应对机制有可能会实行。福斯特(1972)假定,那些相信或担心被妒忌人会分享他们的优势,但是这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令人妒忌的优势不能被共享(例如,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推测,人们有一个大致的动机安抚妒忌的人,例如,更多的帮助他们。人们害怕被妒忌会表现出更亲民的行为这可能与先前的理论是一致的。

  3.2 被妒忌者会对妒忌者产生侵害

  在工作中有大量机会去观察和比较自己和同事之间的优点和好处。不管这些机会是正式(绩效评估)或非正式(社交网络),常见的经验和实证研究认为有利的社会比较信息会给人快乐,但是不利的信息会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和同事相比自己缺乏的方面(Hogg,2000)。在后一种情况下,妒忌—即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试图拥有但却缺乏的东西时体验到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受, 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一种混合情绪(Parrott & Smith,1993) 可能会产生。拥有有利社会信息的个体容易遭到不利信息的人的妒忌。心理学文献显示,当人们不成功且持续感受到妒忌时,妒忌会导致各种各样有害的结果,包括幸灾乐祸,侵略甚至犯罪(see Smith and Kim for a review,2007).

  事实上,妒忌通常被认为是“call to action唤起行为”,行为一般是“减少或者完全消除被妒忌对象的优势”(Smith & Kim,2007).如果这个论点是正确的。社会侵害行为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社会行为概念,因为它包含的只有故意行为和行为指向逐渐削弱目标(Duffy,Ganster,Shaw,Johnson,& Pagon, 2006)。 什么样的理论机制能解释为什么被妒忌者选择使用社会侵害行为回应他们的妒忌这的妒忌情绪我们提供一个理论解释,认为被妒忌和社会侵害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这些认知策略就是俗称的“道德推脱”

  (Bandura, 1986,1991).我们认为妒忌会增加道德推脱,大多数人会遵循其“自由顺从的心境” (Smith & Kim, 2007)为什么被妒忌能激发社会侵害。这样来说,我们延伸当前的想法,把被妒忌通过道德推脱起作用导致有害的人际行为。被妒忌激发道德推脱,会对妒忌者造成伤害。通过推进这个论点,我们讨论一个潜在的妒忌效应导致个体暗中损害双方。

  3.3 被妒忌者道德伪善

  当人们发现自己有着某种优势的地位或者优势的条件,自己遭到别人的妒忌时,出于社会道德对自己的道德进行夸大,对他人的道德进行贬低和对他人进行虚假帮助,就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这就是道德伪善。人们评判他人比评判自己更加严厉,说明了另一种常见箴言:双重标准。确实,人们有使用双重标准的趋势,研究表明,不道德的行为,如超速、欺骗、盗窃在他人接受自我的时候令人难以接受。(Lammers,Stapel,& Galinsky,2010)道德伪善的例子通常被解释为人们保护自我感知和自身价值这样一种动机。(Batson,Kobrynowicz,Dinnerstein,Kampf,& Wilson,1997; Batson,Thompson,& Chen,2002;Batson,Thompson,Seuferling,Whitney,& Strongman,1999)也就是说,人们是出于表现出自身道德的动机,但是因为道德行为是代价比较高的,人们往往屈从于自身利益。(Batson& Thompson,2001)。

  妒忌意味着有比别人差的感觉,它包括对他人所有物的承认(金钱、机会、出版物、声誉),而自己却没有。被妒忌是感知他人比自己强,好并且希望他人不会对自己的优势和高社会地位做出威胁。在这方面,研究发现,妒忌与欺骗和不道德行为相关。

  Kramerand Jost (2002)指出,贬损他人的人,会怀疑他人的道德行为,因此人们对他人的道德行为抱有很低的期望。换言之,通过降低他人的层次,使他人的的道德行为也有所降低。被妒忌者通过贬损自己,或者故意赞美他人。让他人误认为被妒忌者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自己的道德不如被妒忌者,妒忌者从内心认为自己应该不如别人。威胁被妒忌者或者伤害被妒忌者也不能让自己从这个环境中得到利益。从而降低被妒忌者可能遭受的威胁或者伤害。 被妒忌可以引发道德伪善。

  3.4 被妒忌者的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 disclosure)一词最早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提出的,自我表露是指个体让交流对象知道和自己相关情况,交流对象就是将个人了解的情况与其进行互动的人。后来 Jourard 对自我表露又进行了一些研究又对自我表露进行的新的定义。就是主动去给除自己以外的人讲述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和情况,用心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内心深处的的想法与体验。70 年以代后期,别的研究者又对自我表露定义认为:

  自我表露一定要有与主动表露人相关的自身情况,一定是语言叙述来表达个人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必须针对某个交流对象来表达这些自身的情况与信息。还有研究者指出自我表露应具有以下特征:详细的描述自身的情况;自身的情况在该情境下是必要充分的;情况是表露者自动说出的。本研究中的自我表露定义为自身主动向某个特定的交流对象倾诉和自己有关的个人情况,以及正常情况下别人不知道的个人的非常重要信息的过程。近半个世纪以来,自我表露这一课题成为西方和国内众多研究心理学的专家们共同研究的课题,从社会心理学一直到临床心理学。国内外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自我表露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那么自我表露也成为被妒忌这策略应对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因为被妒忌者往往可以通过他人自我表露,而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对方不容易妒忌自己。

  3.5 被妒忌者的自我谦卑

  自谦的英文中的词语是 modesty,modesty。来自拉丁语中的 modestus,意思是限制某人的言语和行为。在西方文化中。谦虚一词与谦卑一词使用混乱,一般指同一个意思,没有明确的区别。在中国文化中,谦卑是指由自卑或妒忌感诱发的谦虚,因为自我谦卑与自卑在某些特定情境里语义较难以区分,所以有很多研究者认为自卑就等同于自我谦卑。但是,但在此之前的社会,人们没有通过更好更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只是从语义上来区分。现在人们通过更好的方法对自我谦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谦逊或谦卑对应的英文是 humility,humility 来自拉丁语中的 humilis,意思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在西方,我们一般是使用在神面前表达自己的谦虚,谦逊是谦逊,谦虚。并且,认为谦逊是谦逊,自卑是自卑。谦逊的词意在西方文化中就是让自己感觉我其他人一样,大家人格平等。减少自我夸赞和自我褒奖,而不是彻底的不需要自我褒奖和自我表扬,这与东方文化中特别是中国文化中的从不表扬自己或者带有一些贬低自己是不同的。自我谦卑中包含很多意思,各种语意之间都微妙,很多人们倾向于赞同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谦卑、谦逊却较少被人们关注。自谦分为实性自谦和虚性谦虚,被妒忌者往往在表现谦虚时是一种虚性谦虚。以往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情境下,人们的自谦是被动的。

  自我谦卑是被妒忌者很重要的一个策略选择。自我谦卑在中国文化中有两个含义,自谦和自卑,自我谦卑一词最先由中国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虽然日韩学者也有提出自我谦卑,但是根本上与中国文化中的自我谦卑并不相同。自我谦卑本身是一个非常模糊和抽象的概念.它是用来防止拥有优势后狂妄自大的重要策略, 也是循环中的很关键环节。自我谦卑作为协调人际关系, 储备社会资源, 改变自我修养的手段,。在现代社会,很多学者在谈到民族的行为风格时, 也经常提到中国人和东方人具有自谦的特质。这和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崇拜的是英雄主义。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从心理学对自我谦虚的研究, 自我谦虚的研究逐渐从传统的哲学领域拓展到心理学领域。首先,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谦虚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坚守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塑造众多共同的民族性格,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也有现实的社会心理现象。但以往的心理学研究没有对自我谦卑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论述, 只将其放在心理学以外的思考框架中, 没有从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来研究它。 谦虚是一种重要的被妒忌者的应对策略,他能降低妒忌者对被妒忌者的妒忌心理,减少妒忌这可能对被妒忌这所采取的恶性行为.

  谦卑及谦逊是指内心的态度,在被妒忌者表达时蕴含一定的自卑倾向。而被妒忌者会采用一种自卑倾向的策略来避免或者减少他人对自己的妒忌。

  3.6 被妒忌者的逃避冷漠

  逃避冷漠是在社会生活场景中中最常见的的一种行为。当今社会热心的人越来越少,会主动帮助别人的人也越来越少,主要因为人的行为是由于人的行为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是根据人们的需求, 人的需求因为没有才会需求欠缺了所以才会需要。要想知道人产生冷漠逃避这一行为的原因, 必须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方面入手, 才能知道人因为什么会产生冷漠和逃避。人的性格是复杂的, 主要可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种。外倾型性格的人性格开朗,善于表达。遇事敢于明确自己的态度,清楚的表达出来。

  比较愿意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具有外倾性格的人不易引发冷漠逃避这一心理过程。而性格内倾的人不太言语,性格孤僻古怪,不是太愿意接触陌生的人和事,不太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内心的秘密,我行我素。这种具有内倾性格的人一般不喜欢融入与群体之间。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求得别人的帮助,自身也不想主动的和别人亲近去帮助别人,这些人容易产生冷漠逃避的心理。他们认为自身不会被别人妒忌,自己也不会去妒忌别人陷害别人,假如自身遭到别人的妒忌也不愿意去面对,通常选择离开或者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处理自身与妒忌者的关系。冷漠和逃避其实也源于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这种自卑感会对其行为产生限制, 使其不愿参与社会活动或展现自己, 逐渐把自己游离于群体之外, 从而产生冷漠逃避心理。例如, 某位员工因他父亲是单位领导,其他员工对他是妒忌又无奈,他本身性格就很孤僻对人际交往采取回避态度, 不愿在公开或人多场合露面, 最终形成比较孤僻的心理。 别人妒忌他,他也不在乎也不理睬,他所作出的策略应对就是冷漠。在挫折反应理论中,逃避一般指自我遇到挫折后而不敢面对挫折,正视挫折。而是避开挫折。工作或生活遇到挫折容易放弃,缺乏自信来面对挫折。放弃目标回到比较安全的环境躲避,作为负面情绪反应的一种,体现是应激状态下自我保护的正常表现。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若是一直选择冷漠逃避有可能遇事不愿意面对,如果某方面具有优势造人妒忌,自身感觉是一种挫折,引起习惯性退缩。德国心理研究者施奈德对人们遇到丧失时的反应进行研究发现受到打击变得脆弱时人们的本能反应几乎都是逃避。具体表现为强迫让自己不去想象或不承认事情的发生等很多表现。所以逃避是人正常反应。在被妒忌者中,个体感知自己难以控制和改变产生无助感,因为自己控制不了别人的妒忌,而自己又没有什么更好的策略应对。所以选择逃避或者冷漠,逃避和冷漠都是一种内隐的负性情绪的行为。

(温馨提示:查看本篇硕士论文其他章节,请浏览本页面左侧←【论文目录】导航)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