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过去“美学”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美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美学教育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然而真正实施和进展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合适的美学教育环境。当下,社会风气日渐下滑、社会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社会、家庭、学生均将希望寄于学校教育上,而急功近利地追求升学率以及和现实情况相脱节的德育并没有一点改变,美学教育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更是没有得到社会、教育机构和部门的正视。故而,教育工作者应从自身出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来弥补社会中出现的不够积极的美学教育工作。
德育开展虽然比较受重视,却也难抵学生内心深处。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探索“美学”教学的新途径,是高校“美学”教学工作的新课题。通过近五年来对美学的教学活动,平时对所授课程班级学生的语言、行为观察,对话交流、交谈式课后追踪,颇有感慨。教师须在角色方面作相应的转变,从教学过程中如何深化“美学”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美学”教学工作。本人觉得美学的教育教学需要向行为规范、语言、礼仪等知识倾斜,首要任务是先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学生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提高。
2 对美的认识
美学家鲍姆嘉通曾说:“发现人类知识体系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当下校园氛围的改变,谋生职场、名利至上,我行我素、量入为出,校园文化功利、浮躁之风盛行。即功利化、无我化、强制化等文化倾向严重。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走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道路,不受或少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会抵御社会上一些私欲的诱惑,方可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要在美学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美不仅仅是平时人们自己认为的外在美那么浅显,已经摒弃了平时大家浅薄粗俗的认识。
美学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种实施形式,这是孔子教育思想文化的一种为人处世的礼仪学问,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现在中国的教育也是以育人为本,推行美育教育,包括了思想道德教育等,都是美学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3 改变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美学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来实现的。孔子非常重视文艺作品的审美功用,他认为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也就是说,通过欣赏诗歌(在这里指《诗经》),可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人的心志。这表明,孔子已看到了诗对人的艺术感染作用。“观”是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是说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感情,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怨”是说诗歌可以引起欣赏者对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否定性的情感。“兴”侧重于个人心志的感发,而“观”“群“”怨”则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这实际上指出了个人需要借助文学作品来实现两个方面的需求:个体自身情志的熏陶提升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
高职生已进入成人的生活世界,其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都渐趋定型,枯燥而具强制性的道德说教不仅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排斥和逆反。他们都喜欢展现自我,喜欢接受社会上一些时尚、前卫的造型、奇装异服等;喜欢引领时尚潮流。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也很乐于为社会服务,其实并没有脱离实际。
马斯洛在完善其“需要层次理论”时,补充了“求知”与“审美”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两个更高层次。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情操趋于理性化,有“美”的生活境界追求的需要,具有审美化的人格超越特征。可以说,“求知”与“审美”的需要更是当代高职生自我实现需要的精髓所在。因此,当下高职院校美学教育工作的实施必须认识到这一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美学教育审美化”的提出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4 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实现完善自身的“美”
鲍姆嘉通曾说过:“美学的对象就是……认识的完善,它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的完善,也就是美”。高职学生虽然人生观、价值观等渐趋定型,在老师积极、正确的引导下,他们能够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利用在校有限的学习时间提高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丰富自己大脑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自己。
美育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从西方引入(王国维、蔡元培首倡“美育代替宗教”),但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有着美育的传统。《尚书·尧典》中就有舜帝命夔“典乐”(掌管音乐)以“教胄子”(教育子弟)的记载。
高职生在校几年的学习中,美学及相关专业课程的教育及其他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自我意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方法、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在各个方面、各种场合用实际行动来实践和实现自己美的思想意识,并向最后实现自己各方面美的完善前进而不断努力。
李丹青教授在开展《大学生学习生活指导》素质任选课时,就是带着对学生负责,走进学生学习、生活中去,真正为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才取得那么大的反响。通过对素质课程“美学”近五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对学生行为信息的追踪分析后,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去,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慢慢引导他们,让他们愿意并自觉地学习美学、领悟美学的思想,以致付出自己的行动实施美。从学生的各个学习方面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美学的思想。将美学思想转换为对学生自己有益的一种价值取向的指导学科。
5 结语
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重视加强审美教育,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开设美学基本原理课程如美学原理、大学美育、美学修养,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引导高职学生获得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审美修美和艺术修养。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是形式、内涵相统一,内在美生命力则更强、能够长久。比如,选美小姐的美、健美先生的美、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美,现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最美妈妈”、“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等节目以人品行为来定义美。通过美学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意识到美无处不在,时时事事均有美的存在,美就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只要真正理解美的宗旨,就会对学生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 朱儒楚.美育与艺术鉴赏[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 顾永芝.美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4]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 尚波着.中华美德书大全[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6] 韩永利.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探析[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