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试论广播记者的采写素养>正文

试论广播记者的采写素养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新闻

   广播是以电波为载体,传输有声节目的多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体。广播记者是伴随社会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的记者队伍,自诞生以来,就以闻讯而来、无孔不入的社会活动家和各种信息的搜集、传播的“广播人”的社会形象,活跃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各群体相互连接的桥梁,发挥着“喉舌”的社会功效。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在《做新闻》一书的开头写道:“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其功能就是告诉人们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以及应该知道的消息。”顾名思义,记者就是在这个“窗口”里发现、搜集、整理、传播消息的专业人员。不难看出,发现与搜集是采访,整理与传播是。这就是记者最基本、最平常的工作,但也是最难学、最复杂,终身都要修炼的能力和素养。
  如何办好广播节目,提高节目质量,除了丰富节目内容,增强创优意识;熟练运用手中的话筒,多出带“响”的新闻之外。究其根本,首先应该对广播记者队伍的采写素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访与是传播新闻的首要环节,也是新闻界经久不衰的话题。
  新闻界常说:“七分采访三分”或是“六分走、三分想、一分写。”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为了掌握第一手素材,亲身感受现实生活,只身前往我国环境恶劣、闭塞落后的的西南、西北地区,进行实地采访考察,历时十个月,行程四千多公里,最终写出了名震一时的经典之作《中国西北角》。
  新闻采访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是记者对事发现场和人的观察、感受。这就是新闻人常说的“用眼看、用耳听”的感性认识。第二是对所得材料的研究分析,这是记者对新闻素材的取舍,用“心、脑”思索的理性认识。第三就是记者采访中最原始、最常用的提问,它是“手、眼、心、脑”并用,可谓是“再实践”了。因为新闻现场情况复杂多变,时常发生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这就要求记者在这稍纵即逝的时间里,随机应变、机智、深刻地发问。由此可见,在采访的三个过程中,提问是广播记者最基本、最关键的采访技能。所以,这里就采访提问着重谈一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广播电视中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提问,某个人舍己救人、见义勇为或获得荣誉、夺得金牌……记者立即伸过话筒,问:“你当时怎么想的?你现在有什么感想?你还有什么话要对听众说?”……诸如此类的提问,千篇一律,千人一调,问者敷衍了事,被问者不知所云,听者味如嚼蜡,甚至贻笑大方。每当这时,在我们身边时常有听众调侃:“我当时想到了革命英雄。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我们记者的责任,也是我们的缺憾!
  结合自己在临夏电台的采访实践,谈谈广播记者在采访提问中值得关注的几个意识与操作上的问题。
  其一、提前谋划、准确到位。在新闻采访现场、新闻当事人,报纸、电视同行,各界群众等,无数双眼睛、耳朵在看你听你问什么,怎么问。在这关键有限的时刻,记者准确的提问,被问者圆满地回答,才能使广大受众获得满意的信息。
  美国记者麦克道尔说,艺术家、科学家、作家、政治家以及其他有名望的人,往往鄙视那些表现出对他们的活动和声望不了解的记者。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之初,有超前意识,提前谋划,尽可能多的占有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包括历史渊源,因果关系、各种细节;新闻当事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喜恶爱好,社会关系等等,研究分析出最主要的问题,然后尽可能详细的编写出采访提纲。提问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自然性,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其二、角度独特,思维开阔。在新闻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同一件新闻事实、同一个采访对象,几家新闻媒体或几位记者同时采访,其结果却各具特色,水平高低不同。有的平平淡淡、陈词老调,有的却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其差别就在于每位记者的思维方式不同,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便是记者智慧和经验“功夫”的展现。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独特的问题呢?从思维方式上来讲,首先运用跳跃式思维,从这件事连想到另一件事,由此时跳跃到彼时,在时间空间的切换中,引发你对事件和人物更全面、更细致的比较,从而激发出独特的问题。其次运用逆向思维,就是说对人和事不仅要从正面看,更要从反方向思考问题。多几个假设,多几次否定加否定,一定会有意外的想法和收获。最后运用换位思维,不仅是站在记者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更要交换身份,换位到新闻人物或广大听众的位置上看问题,假若我是他,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我们的采访就会变得更加客观深刻,突发奇想。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采访著名演员李默然时,问:“您在观众中有两个形象,一个是邓世昌、一个三九胃泰,对两个形象您如何看待?”机智幽默,含锋不露,可谓是棉里藏针,发人深省。
  采访是手段,是目的。深入采访,是为了写出好听的新闻稿件。下面我们对广播记者的素养,初步作一些探讨。
  假如有人问:“你会写广播稿吗?”你也许会觉得很可笑。我们经常在报刊、电视台发表新闻作品,送到广播电台播送,不就是广播稿吗?真正的广播人并这样认为。
法国大文豪法朗士讲过这样一件事:莫里哀写过很多剧本,上演后很受观众喜爱。但是,评论家认为他的文章不好,写得重复、罗索、冗长。法朗士说,这是看法不同,莫里哀的剧本不是用眼睛看的文字,而是用耳朵听的文章。广播是声音艺术,是听觉世界的科学延伸。因此,广播稿不是给人看的,而是播给人听的。反之亦然。
  广播稿是广播中各种不同报道体裁的统称,它包括新闻、通迅、录音报道、广播谈话、配乐(音)广播等报道形式。这些报道形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播给人听的,因此,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在上也有一些共同要求。我们竭尽全力办广播,搞“村村通”,目的是让千百万广播听众听懂听好,受到教育和影响。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的共同努力,而记者写好搞件则是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因此,广播记者应该精心研究广播的特点和要求,按照广播宣传的规律,不断磨练素养,提高广播节目的收听效果。
  广播稿的要求是由听觉规律来决定的,广播听众的心态,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爱”几“厌”。爱,是广播媒体的特色和优势;厌,便是广播节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爱新厌旧。即爱听时效性强、新鲜的报道。厌恶时过境迁,迟缓拖沓的报道。
  2、爱软厌硬。即喜爱活泼的文风和亲切悦耳的播音,厌恶生硬呆板,盛气凌人的说教。
  3、爱近厌远。即喜爱在地域或利益上与自己比较接近的报道,对相距甚远或关系不大的报道则表现出漠不关心。
  4、爱短厌长。即喜爱短小精悍的报道,厌恶篇幅过长,文辞拖拉的报道。
  因此,根据上述优势和问题,我们写广播稿,就应该在坚持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根据听众的要求去。归纳起来,广播稿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以具体形象的事实说话。要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枯燥的数字,力求使听众听得懂、摸得着。也就是使理性的东西形象化,抽象的具体化。
  第二,要写的短小精悍。短是一切新闻作品的共同要求。广播稿更要短,表现在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三个方面。简洁更是一切语言文字的最高追求,我们理应时刻铭记海明威等中外语言大师的谆谆告诫。
  第三,通俗易懂。这仍是从听的角度提出的,报刊上的文章看不懂,可以停下来琢磨,直至懂了再接着看;广播一听即过,如果哪个词、句没听明白,便无法补救。通俗绝非庸俗,语言要通俗流畅,要写“话”而不是“文”,应尽量少用行话、专用词和术语。
  第四,采用谈话体体裁。广播稿应当写的象谈话一样亲切、自然、口语化。目前,各电台己经开辟了这类节目,如谈话类主持人节目,但还做得不够。这方面应当向“对外广播”,“对台广播”的同行们学习,他们的文稿出来十分“甜美”,而我们为何对自己的听众那么“生硬”呢?总之,广播稿的最终标准,只有四个字“上口顺耳”。
  广播记者的采访与素养,是靠自身的不断磨砺而形成的,事业心、责任心、恒心、信心是我们广播记者的精神支柱。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不放弃,不抛弃!”新时代,对广播媒体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广播记者也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这有待于我们“广播人”携手并肩,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广播之路上,探索前进。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