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观众角色转型与节目元素创新──北京电视台首届“网络互动春晚”>正文

观众角色转型与节目元素创新──北京电视台首届“网络互动春晚”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新闻

  

关键词: 观众 节目 网络互动春晚 北京电视台

  2010年初,由北京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网络互动春晚”无疑是虎年来临之际最引人注目的嘉年华会之一。如果说传统的电视春晚是一台精英闪亮的艺术盛宴,那么“网络互动春晚”则是一出雅俗交融的欢庆的流水席,不那么华贵,也不那么精致,但却开放、包容、互动、畅达。

  作为主流电视媒体的北京电视台创办这一出网络互动春晚,某种意义上,颠覆了此前人们关于“网络春晚=山寨春晚”的刻板印象,不妨视为传统电视媒体向网络平台全方位进军的一次新尝试。虽然,呈现在网民眼前的这一出网络春晚,还多多少少带有传统电视春晚的一些节目样态和演播格局中,对于网民观众的心理预设,也还带有一些传统观众“收看-欣赏”的心理模式,但是就整个网络春晚的创意策划和传播特点来看,仍然散发出鲜明的独特个性:

  首先,从创作主体来说,“网络互动春晚”的制作,打破了传统春晚一直被电视专业人员垄断制作的情形,草根网民的力量和智慧开始渗透其中。其次,从播出看,“网络互动春晚”采取带状播出形式,一连七天每晚在同一时段定时定量播出,而非传统电视春晚仅仅在除夕之夜集中在四小时左右的时间内点状播出,一气呵出。第三,在收视方面,传统电视春晚的收视是“共时分享”,亿万观众在同一时刻同步观看同一节目;网络春晚则是“分时共享”,观众拥有更大自由度,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电视编排,到主动地选择内容和收看时间,实现“主权在民”。最后,节目形态上,不拘一格的新节目样式,藉网络科技之助,富于创新和想象力,令人眼前一亮。

  “网络互动春晚”受到广大网民尤其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显现出一些区别于传统春晚的新特点新思路,以下我们选取若干加以分析。

  一、参与互动:“表达意见”与“表演展示”

  “网络互动春晚”之所以备受关注,既源于它开启了主流媒体联袂新媒体的大幕,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草根们提供了进行自我展示星光大道。它将受众的参与互动作为构建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使得受众需求与节目传播形态有了“甜蜜的结合亮点”。

  如今,传统的电视春晚也开始有网民们不断出谋划策,纷纷献计,但是基本上还是由电视精英们操作,无论主题思想、节目内容设计,还是表演嘉宾的选择,都带有浓厚的精英意识,刻意强调专业性。“网络互动春晚”则不同,它不仅积极吸纳普通网民参与互动,而且网民参与互动的方式也在向纵深发展。

  这种发展,首先体现在网民的智慧和意识可以比较充分地渗入“网络互动春晚”的筹备和策划。据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介绍:“七天七台晚会共需要七个导演、演员和节目创意无数,都将来自网民的推选。而七台晚会的主持人,除了北京台自己出七个台里的主持,他们的搭档也全将由网络‘海选’产生。主办方还将在网上全部公开‘网络春晚’筹备过程,随时接受网民建议和监督。”[2]显然,以这种方式布局的“网络互动春晚”,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网民大众的意志,网民们可以参与节目策划、筛选表演嘉宾的人选,从而使得“网络互动春晚”真正体现出某种“我的春晚我做主”的草根特性。

  “网络互动春晚”的网民参与,还体现在很多身怀绝技的特色网民纷纷通过网络平台自我选拔、自我推介,从而登上属于自己的春晚舞台,完成从一个接受者到内容生产者的嬗变。例如,“佛山大叔”便是通过自己在新浪微波中发帖自荐,进而被网友推选,最终成为“网络互动春晚”的表演嘉宾。当然,一批已经走红于网络的焦点人物,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网络春晚的表演者,模仿达人天天、西单女孩、中关村男孩、民间女高音黑妮等民间草根的精彩才艺秀,也令人目不睱接。

  传统春晚一直是年度新时尚和流行语的发动机,也创造过许多文化新现象。近年来有互联网文化的冲击下,其引领潮流的风头,渐渐渗入更多的网络元素。比如,许多词语都是网上“语言”,不少段子和情节也来自网络“传说”。不过这种“拿来主义”仍然是一种捡拾,一种似乎随意的借用,需要经过由“民间”到“殿堂”的转换。而网络春晚,则直接依托普通网民的无穷智慧,几乎原生态地呈现草根艺术,想唱就唱,想演就演,只要有能力,谁都可以成为“明星”,为网民原创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包容而亲和的舞台。

  可见,传统的电视春晚中的观众参与模式──“意见表达”,在“网络互动春晚”中演进成为“表达意见”与“表演展示”并存的模式,这使得普普通通的广大网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字观众”或者“反馈主体”,在互联网构筑的平台上,他们有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主体”。

  二、观众心理:“收看-欣赏”与“观看-认同-参与”

  传统电视春晚的舞台上,专业造诣精深的艺术家和演艺明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草根艺术家”则难觅踪影。观众们更多是带着“收视-欣赏”乃至“倾慕”的心理观看,不可避免,传受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相形之下,网络互动春晚则呈现出“精英草根同欢”的景象,观众大多以一种更轻松娱乐的心态,观看艺术家和明星的精彩节目,也包容不那么专业的“网络同道”的表演,由此产生“自己人”的认同心理,享受参与节目传播的全部过程,此为“观看-认同-参与”模式。

  在网络春晚中,不时奏响主旋律昂扬的声音,如谭晶演唱的歌曲《生命》,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激情;与此同时,也有散发着纯粹娱乐快意的各种演出,黄渤、陈楚生、曾轶可、李玉刚、维塔斯、金孝妍、红楼剧组诸演员等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外演艺明星,纷纷登台亮相,还有“网络达人”的特色表演,掀起一个个狂欢高潮,让人们轻松享受生活的愉悦。网络春晚,可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相得益彰,雅俗共赏,尤其是一些富于特色的草根表演,令不少观众情有独钟。


  某种意义上说,特色草根节目之所以成为观众关注的一大焦点,成为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