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舞蹈>刍议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特点及其保护>正文

刍议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特点及其保护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内容摘要:文章从嗓音在社会交往中的用途入手,阐述了美好的嗓声在社会生活及交往中的重要性。要想使青年朋友将来都能有一副甜美悦耳的嗓音,就必须了解嗓子在变声期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保护好青少年的嗓子,使他们安全度过变声期,人人都拥有美好的嗓音。

  关 键 词:青少年 变声期 嗓音特点 嗓音保护
  
  声音就是力量。声音就是我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身份证,当它从我们的身体里呈现出来的时候,它正向世界展示着关于我们的一切。因此,声音就像一个比喻、一个向世界说明着我们是谁的标志。我们生活在“感知即现实”的文化中,如果你拥有自信的、有说服力的声音,那么你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开被重视与被忽视的两种不同感觉。
  中国人历来重视内在美。但谁也不能否认,内在美绝对无法取代外在美。内在美如能与外在美结合起来,是更完整的一种“美”。对这种“完美”的追求,恐怕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对于“舌头”即言语表达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人一开口,最吸引人的,当然是话语所携带的有用信息,即好的内容;但是,若没有健美的嗓音为物质载体,即好的形式,则其所负载的好的内容为对方接收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换言之,我们在说出吸引人的话语时若能运用上悦耳的嗓音,则是如虎添翼,表达效果与感染力都会得到提升。
  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艺术嗓音行业的演员也好,非艺术行业的嗓音从业者也好,还是自娱自乐层面的普通民众也好,在用声方面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媚强”的心理。这是导致大量嗓音受到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要想保护好青少年的嗓子,首先要了解青少年嗓音变化时期的身体、生理等特点。因为嗓子是整个肌体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医学书籍记载,血液病的咽病、神经系统病变的声嘶、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等精神因素等,都有可能影响歌唱发音的各部器官。所以,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的基本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嗓音,使他们能有一个健康、清脆、明亮、甜美、雄健的嗓音。
  变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性腺发达所引起的第二次性征候,是咽喉在短时期内急剧长大而引起的。人们在儿童时期喉头、声带都比成年人小,大约只有成年人的一半左右。这时的发声器官比较脆弱,男孩女孩的声音差异不明显。但到了青春发育期,由于内分泌的作用,身体各方面迅速发育,喉部在外形和机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喉头、声带等发声器官迅速生长发育与变化而引起明显的声音变化。这一时期在生理学上就称之为“变声期”。
  整个变声期可分为变声初期,变声期(也就是变声的旺盛期)和变声后期。据生理学家和医学家观察的结果:“在变声期前男女儿童喉的大小相差无几,喉的形状与体积的生理变化也很小”。从嗓音特点来说,音质、音色、音量和音域都大体相近。据有关专家对变声期前儿童音域的统计结果表明:“男孩和女孩声音的音域几乎是一样的”。而在青少年步入变声期时,首先喉头的外形有明显的变化,如甲状软骨即喉结迅速地增大并向前突起,喉腔变大,声带变长。在变声前,女孩的声带长度为10—12毫米,男孩的声带为12—13毫米;而在变声后,女孩增长到14—16毫米,男孩增长到18—22毫米;到成人时,女性为14—18毫米,男性为18—24毫米。根据医生在喉镜下的观察,青少年变声期间声带有充血、水肿和声门闭合不严等症状。由此发声器官必然会引起声音的变化,如在变声初期青少年会有声音不稳定、持久性差、容易疲劳、唱歌吃力、音质粗糙等现象;在变声中期(即旺盛期),则有声音变化无常、控制力差、胸声增多、声音低沉甚至有沙哑和失声等现象;到变声后期,由于喉结与声带的发育基本趋于稳定,声带充血状态基本消失,声带闭合基本完好,声音已接近于成人的声音,并且男女声之间在音色、音质、音量上的差异也明显形成,在音域上男声的实际音高比女声降低了一个八度。由此可见,这些生理与声音上的变化,也可作为判断青少年变声期的依据。
  我们了解到青少年变声期嗓音的特点与过程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好青少年的嗓音,笔者根据20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严禁大声喊叫
  在教学中常听人们谈到有些青少年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护嗓子,大喊大叫,遇到聚会、运动会时更是控制不住自己,常常出现嗓音嘶哑、说话吃力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唱歌甚至说话。所以,要保护好青少年的嗓音,首先要教育青少年不要尖叫、乱喊。
  因为,过分激烈而紧张地叫喊是最容易破坏声带的。中小学校在安排音乐课时,最好不要安排在体育课以后。在上体育课时,学生们紧张的跑跳,使呼吸加快、脉搏跳动加速,声带充血,在这种呼吸急促的情况下,青少年是不宜唱歌的,因为即使是稍稍平静下来,声带也还在充血状,脸色还是涨红的,这时的歌唱是不会动听的,反而会损坏声带。不论是在青少年时期,还是成年之后,过分的疲劳和无节制地乱喊乱叫都是声带的百病之源。青少年由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的速度不同,生理解剖特点的不同,所以必须注意照顾、锻炼、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教育青少年不要乱喊乱叫的同时,使他们自己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嗓子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二、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我国的戏曲艺术多年来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称得上是剧种繁多而又各有特色,这些剧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童年开始培养。因此童声的训练和保护,尤其是变声期的训练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处于变声期的青少年之所以嗓音会变粗、变低,是因为这时喉咙和声带体积增大的缘故。按照“弦短音高”“管长音低”这个简单的声学原理,就不难理解了。
  而出现声嘶是因为变声期喉部组织迅速发育,声带充血、水肿、弹力减弱、声门后半部闭合不全,有少数人出现变声三角。
  至于出现发音不稳、不持久、发音困难,偶尔出现怪音,则是由于在变声期里,喉结突出,声带变长,共鸣腔体积加大,喉部肌肉组织发声变化,肺活量增加,使原有的均衡匀称的发声动力平衡受到影响,因而发声时不能自如地控制各肌肉的舒缩,也不能自如地调节共鸣腔和用气,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嗓音的保护。青少年变声期是生理发展的必然过程。变好变坏是相对而言的。所以,那种主张“拼命喊嗓”喊出一副好嗓子的说法,以及在变声期绝对“静养”、不唱、不练,养出一副好嗓子的主张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绝不能单纯、片面地去看“拼命喊嗓”与“静养”,而应当把练嗓和养嗓以及保护嗓子结合起来。


首先,应当教育青少年在变声期阶段要安心保养,不要不断地发声练习,这一时期的发声练习一定要有节制,在练习时音域不要过宽,音量不能太大,歌唱的时间也不要太长,教师选择作品要注意因人而宜。如果嗓音变声过分,可不练,变声不过分或到后期,可少量多次地练,每次20—30分钟为宜,中间要适当间隔20—30分钟,这样可以使喉肌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以减少声带的疲劳。
  其次,变声期若出现发声障碍时,要给学生讲授生理解剖知识,使他们懂得青少年变声期声带(发红)充血或有喉部症状,是人体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不要恐惧和过分紧张。这一时期可定期检查喉部,对声带病变要及时检查,及时治疗,必要时要禁声,这对变声期的喉部发育或减轻症状是有好处的。
  最后,变声期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为了使他们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这时特别需要提高营养的质量,要注意蛋白质的保证,要注意粗细粮的搭配,多吃含有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摄入一定量的脂肪,以满足变声期身体迅速发育的需要。同时要注意饮食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忌食辛辣及过冷过热的食物。要注意加强生活调节,劳逸结合,注意环境和饮食卫生,禁止吸烟、喝酒,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对预防病症、保护嗓音有很大的帮助。
  青少年变声期阶段,声带充血、沙哑、颜色红、边缘肥厚、闭合不全等病状都是正常的。这主要是变声期声带突然增长、增宽,必然造成声带调节、使用等障碍。变声期遇到这些病状不必紧张,只要注意合理休息,不过分疲劳,不乱喊乱叫乱唱,注意增加营养、睡眠,一定会平稳度过变声期。
  三、日常生活中的嗓音保护
  发声器官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青少年变声期间,发声器官更为敏感,人体的哪一部分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发声器官的健康发育和发声运动。如伤风感冒、消化不良、风湿病、贫血等。特别是伤风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会引起整个上呼吸道发炎。鼻炎、咽喉炎、气管炎、扁桃体炎、急性鼻窦炎等,都会加重在变声期间声带闭合不全、充血、水肿及肥厚等症状,从而引起嗓音的嘶哑。因此,青少年在变声期间还需要预防感冒,多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的素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同时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正确地对待和认识变声期现象,避免不必要的心理与精神负担,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调理好心态和情绪,防止过分的情绪变化。祖国医学中所讲的“七情致病”“暴怒失音”“恸泣失声”就是指心理因素致病而言的。另外,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使发声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只有精力充沛,才能有坚实有力的声音。睡眠不足的人,身体就会感到困倦、精神疲惫,声音自然就会暗然失色。女孩子在月经来潮时,要多休息少用嗓,在感觉说话都很吃力时,应暂时停止用声。坚持每日早晚用温食盐水漱嗓,不但可预防咽喉部和扁桃体等各种炎症,还有消炎保养嗓子的作用。
  此外,青少年保护嗓子还涉及饮食问题。在变声期间一定要少食过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吃过之后,嗓子有黏液感,会觉得嗓子不清,直接影响到发声。虽然有些孩子从小就有吃辛辣食物的习惯,但在变声期间,还是要忌食对发声器官有强烈刺激的食物。同时,在盛夏炎热之时,不要过多地喝冷饮,特别是歌唱和运动之后,更不要立即喝冷饮,否则会导致嗓音疾病。
  总之,嗓音只有在正确、合理、科学的使用当中才能得到加强和锻炼;只有平时注意积极有效地保健,才会有一个好的、健全的嗓音。
  
  参考文献:
  [1]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2]徐小懿等.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3](美)亚瑟·约瑟夫着,田琰、叶凯译.美化你的声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4]彭莉佳.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5]弗·兰皮尔蒂等着,李维渤译.嗓音遗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