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练习是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声部训练的关键环节。声乐发声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使学生夯实声乐演唱的基本功。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接受科学的发声训练,对他们实施有针对性的发声教育。我国许多优秀的歌唱家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与磨砺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声方式的,并以最适合的发声方式和独特的声音个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声乐课上,一定要讲究学生发声训练的方式方法,要正确运用歌唱呼吸,训练喉结的稳定性,巧用哼鸣,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注重对学生乐感、音准、节奏的培养,矫正学生发声训练中的不良心理,从而使他们在声音技能上能够稳步提高,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与风格。
一、正确运用歌唱呼吸
在唱歌的时候,演唱者要正确运用呼吸来唱歌,具体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控制气息:第一,演唱时要选择一种科学的方式来呼吸。例如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由于它的呼吸方法十分符合人体的生理构造,所以这种呼吸方法正在被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和近现代欧洲声乐教学广泛采用。在利用此呼吸方法进行歌唱时,演唱者要利用好胸肋肌肉、腹部肌肉,尤其要利用好腹直肌,而且还要利用横隔膜来辅助控制气息。
它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充分调动人体呼吸器官的积极作用。通过培训,演唱者可以自由地控制气息,从而使得歌声的强、弱、高、低可以随心变化。歌唱者可以通过快速吸气、缓慢吸气,慢吸气、慢呼气,快吸气、快呼气,以及缓慢吸气、快速呼气的方式来练习。其次,在唱歌时,采用鼻子和嘴一起吸气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能够增加进气量,放松吸气通道,从而让全身保持松弛自由的感觉。打几个形象的比方,“闻花”的动作、“呵欠”(哈欠开始状态)等方式就与我们所说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相类似。至于到底吸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吸到确切的地方,有两种方法可以尝试:第一,放松身体,非常舒适地坐在椅子上,双脚放在地面上,双腿分开,把两只手肘放在膝盖上,然后吸气,在这种情况下,腰围、腰、背等部位则会有“外部”扩张和膨胀的感觉这种扩张是通过一种自然意义上的呼吸三部曲(吸--吸下来--腰围扩张)来实现的,而不是机械地完成的。第二。在床上躺下,最好躺平,然后放松,自然吸气,这样会使得腰部、腹部有肿胀感和起伏感。这种吸气方法较之站着吸气,吸气量要大得多。所以站立吸气时,就要找寻这种感觉,要使站立吸气的强度和深度达到以上所述的程度。这样反复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感觉到吸气的程度越来越深。此外,吸气时要把握好“深”和“度”,而不是“多”.当 “吸着唱”或 “要有吸着气唱的感觉”的时候,或“持续不断地通气”“增强打哈欠”、想着唱与吸的感觉、并且能够科学地应用“吸与唱”的对抗的时候,就会产生不会让刚吸入空气跑掉的现象。如果解决了呼吸浅的问题和难以控制气息的问题,那么正确使用呼吸进行唱歌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二、训练喉结的稳定性
创造令人难以置信的歌声奇迹的基础是拥有发声的准确性以及令人称赞的音色,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那么歌者就要学会合理科学地协调喉结与声带的发音机能,这样才能拥有完美唱歌的坚实基础。调整发声、发音功能,这是在声乐歌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类的发音器官(喉咙)有两个声带,喉结上下移动声带可能会造成或松或紧:提起喉结,声带张力降低;喉结下沉,声带收紧,张力增强。喉的运动功能相当复杂、微妙,但唱歌发声状态的调整并没有那么困难。心理活动对喉部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让喉结稳定在最合适的位置进行发声呢?如果喉结稳定在喉的低点位置,声带处于紧张状态,声带边缘就会变薄。
这种积极的状态,将会造就出灵活的声带,从而使得声带振动面积不断变化,即改变了高音。正确的方法,不仅能使声带良好地发声,同时还可以改变音高的变化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歌者的喉结在使用两个小的声带时就可以唱三个八度。
三、巧用哼鸣
声带重机能是歌唱的基础技能,对于初学声乐的歌者来说这一点十分重要。然而当他们有了声带轻技能的意识以后,一般会很难驾驭对声带轻机能与重机能的协调运用,他们的中低声区演唱直、白,高声区演唱空、虚,这样自然无法很好地融合声带的轻重机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此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到轻、重机能复合发声机制的切入点。我们大家都了解,歌唱声音整体状态的建立可以通过哼鸣训练法来建立,这种方法是可以建立复合发声机制的。然后经过连续的坚持练习,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上行音阶和琶音大跳等扩展音域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唱歌时声音就可过渡到全声状态了。
但是在达到全声状态之前,学生必须要使用哼鸣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半声(此时喉头要低而稳定,气息要足)练习,学生就可掌握轻重机能的运用,从而找到复合发声机制的准确切合点了。只有进行正确的练习才会获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学生要做到,在哼鸣时位置要高、声音要亮,集中而松弛却又富有弹性和穿透力。在练习这种方法的时候,我们的叹气状态应由低到高以半音进行哼鸣,以便找到高位置的感觉。
四、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
发声训练不仅要巧用哼吗,还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
自然、优雅的姿势是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歌唱中的站姿不同于生活中的站姿。通常情况下,歌唱站姿要适度收紧臀部、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可以是一前一后,重心在一只脚的中心。如果是女性,可以站一个丁字步,腰椎和胫骨脊椎要直,然后自然扩张胸部,稍向后扩张两肩,总体仪态要落落大方,身形挺拔。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注意自己的姿势,在语音训练时总是很休闲、放松地站着。这样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是需要更正的。在声乐训练以及歌曲演唱中,歌者只要一出声音就应保持良好的站姿,要保持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
五、注重对学生乐感、音准、节奏的培养。
为了在舞台上能给观众以最好的音乐享受,对歌者乐感、音准和节奏的培养,以及歌唱的节奏训练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学生在歌唱时往往会忽略乐感的重要性,如果不及时进行指导和培训,将不利于学生歌唱的发展。一个人的乐感虽然有自然的一面,但也有被塑造的可能性。只要学生知道自身的缺点所在,那么通过提高艺术和文化的修为、扎实的基本技能训练,就可以产生良好的乐感。
在指导学生进行声乐训练的时候,不仅要要求学生唱的每一个音都要准确,还要让学生唱对每一个节奏,即拥有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此外,学生不能只满足于音准阶段,培养其内在的节奏感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当歌者自己将技巧完全掌握后,“忘记”技巧进行演唱,才能够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六、矫正学生发声训练中的不良心理
声乐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不良心理,并予以适当的指导和矫正,以确保顺利进行歌声培训。在歌声培训和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缺乏对歌唱发声训练的正确认识。让学生明白发声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是克服这些困难的基础,再加之以适当的训练,相信很多不良的心理就可以得到纠正。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能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本功和各种歌唱能力,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艺术和技术潜力,从而帮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郭燕芬。《发声练习:把握音乐课堂教学的“命脉”》新课程(中),2011(06)。 [2]李亚囡。《声乐教学气息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大舞台,2011(08)。 [3]王南竹。《声乐教学中歌唱艺术情感表现的研究》。民族音乐,2011(03)。 [4]杨华。《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02. [5]高清明。《声乐课中的发声练习与歌曲演唱》。音乐大观,2011(10)。 [6]李磊。《浅谈歌唱中“松”与“紧”的把握》。安康学院学报,2010(01)。 [7]赵琰。《学点发声技巧──谈气息调节的训练》。宁夏教育,1994(Z2)。 [8]杜黎。《音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9]阿文兴。《论声乐教学与演唱中歌唱心理的作用》。保山师专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