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而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的信息,是一种非具象的艺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音乐的有效教学,关键之一既是在歌曲教学中让学生感情融合进诗情画意的情景中。音乐课如何由浅入深、由远到近、由具体到抽象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做了以下初步探究:
一、引导启发想象
先让学生听—些直接模拟的音响,如鸟的鸣叫,汽车的滴滴声,海浪声等音乐模拟声,引导学生想象。 这些熟悉的自然音响,他们一听便能理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很有成效。 然后从学生生活出发,启发学生想象,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组成音乐欣赏,学生也容易接受。 如教授《可爱的动物》一课时,可先在多媒体中出示一幅图片:在茂密的森林中,有大象、黑熊、小鸟、白兔;然后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图,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象相联系。 一般学生都能想象出“小鸟在树林中唱歌”、“大象甩动着长长的鼻子在草地上走动”、“小白兔蹦蹦跳跳地摘蘑菇”、“笨重的大黑熊在吼叫”等动人情景。 这样反覆听反覆讲, 就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低年级的音乐课本都有插图,教师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如老师弹奏后可问学生:“你们听了这段音乐好像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随着音调的起伏而加深联想。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会说出各种各样的联想,课堂教学的气氛也随之活跃。 在鼓励学生想象时,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归纳小结,这样使学生感到歌曲并不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而是有趣味的“活动图画”。 在《木偶的步态舞》欣赏教学中, 笔者首先让学生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欢乐情绪和愉快情感。在这两个环节中笔者更注重学生听后的自身感受:有的学生觉得小木偶是不想练琴溜出去玩后发生了一些事情,有的学生认为是小木偶第一次来到主人家参观主人家房子时和名 猫之间 的故 事…… 总 之 每个 学生 经 过 启 发 后都有自己的理解, 虽然不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但笔者也给予了肯定。
二、语言表述形象
在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还要启发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自己所感觉到的形象。如教唱人音版《小雨沙沙》这首描绘大自然风景的歌时,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的感受议论、想象:唱了这首歌后面前有没有出现一年四季“雨”的画面?你能用一句话把你想象的画面讲给大家听吗?学生纷纷回答:“春天的雨,像千万条丝线从天空飘洒下来,沙沙沙沙,就好像谁在拨动琴弦”;“夏天下起瓢泼大雨, 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 雨水哗哗地流着”;“秋天的雨,带着凉意,唰唰唰唰,把空气过滤得格外清新”;“冬天的雨, 是纷纷扬扬的雪花, 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白地毯”……这样透过孩子们的眼光,勾画出一年四季“雨”的不同声音和形态,充实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把《小雨沙沙》这首歌曲唱得感情充沛。在教唱《摇船调》这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时,可以采用听范唱、读歌词、再听范唱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首歌写的什么? ”“是写小船儿出发了,要去美丽的台湾岛”, 一个小朋友抢先回答。
“这首歌,在我的想象中是这样的:蓝色的大海,风平浪静的海面,小船扬起风帆,飘向美丽的台湾岛, 又载回了台湾的小朋友”……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的激情。这样,即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有助于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真是一举多得。
三、渲染诗情画意
为了运用形象的语言对歌曲的艺术境界进行具体的描述,笔者在教《大海摇篮》一课前,设计了如下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边有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在海滨游泳,在海滩散步,可以兴高采烈地拾贝壳,可以兴趣盎然地观日出……蓝天和大海在远处相连, 海面上白帆点点,海鸥自由地飞翔,交织成一幅幅多美的侧面。 经过如此渲染,诱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而后,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一系列彩色的海滨图片, 加深学生对歌曲艺术境界的理解。
再如《拍手拍手》是一首欢快流畅的歌曲。 根据歌词的特点,曲作者将旋律写成两个乐段,并采用了领唱与副歌交替出现的形式,领唱部分比较自由,带有叙述性副歌部分配上二部合唱,呈现出欢快的场面,情绪热烈较有声势。 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让学生引申理解, 加上歌曲本身欢快的节奏,力度的变化, 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很有节奏的为歌曲拍手,完成间奏,细腻地抒发了孩子们的情感。
四、领悟音乐真谛
儿童歌曲的体裁是丰富多彩的,为了表现出完整的思想内容,塑造一定的音乐形象和体现感情,自然会运用不同的音乐结构形式。 而旋律的发展、变化、高潮的出现和歌曲的艺术形象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音乐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旋律中,也常常借助于节奏、 和声和织体等方面,前呼后应、时急时缓、有强有弱才能生动地体现音乐形象。
如《金扁担》节拍的变化,第一、三乐段四三拍,活泼跳跃而富有舞蹈性,描绘汽车进山寨的欢乐情绪, 第二乐段四二拍,形成对比,舒展而富有歌唱性,描绘大路宽广美丽。这使整个歌曲既统一又有对比,既优美动听又适于载歌载舞。
又如《时间象小马车》中,让学生认真体会小马车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节奏变化, 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并导出“渐强”、“渐近”两种记号,并引导学生用它们来演唱歌曲,指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为歌曲伴奏,并在课后让学生探究本次课的内容, 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五、结语
总之,老师每教一首歌曲都要通过理性分析,展开形象思维,先把握音乐形象,然后引导学生在听与唱中展开想象的彩翼,再现歌曲描写的具体情景,使学生情绪饱满、体验丰实,逐渐提高感受能力。让我们像有经验的导游那样,悉心引导学生去探幽寻美,启发学生自己去采掘美的智慧花朵,让孩子们幸福地歌唱,让孩子的感情触合在歌曲的诗情画意之中!
参考文献: [1]孙 睿 ,孙 暾 .有 效 教 学 研 究 的 回 顾 与 思考[J].基础教育,2008,(01). [2]黄 缨 岚 .从 评 价 中 反思 有 效 教 学 [J]. 中国音乐教育,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