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艺术魅力与发展现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戏剧表演
一、花鼓戏的由来 花鼓戏是一种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的地方戏曲艺术形式。花鼓戏最初的雏形源于宋代的一种民间技艺“花鼓”,这是一种没有故事情节且简单的歌舞艺术形式。经过明、清的发展,也开始融入其故事情节,并初步形成了一旦一丑角色的戏曲形式。从宋代的“花鼓”到明清时期增添了故事情节及角色的变化,这与花鼓戏“班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班社”的作用在于组织和聚集花鼓戏演员、承接演出,收徒传艺、训练艺人、排练剧目,有时也收集和创作一些剧本。这与现在的剧团职能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它更为自由,更接近老百姓,起到自娱自乐的效果。但对于花鼓戏这样一种地方性小戏曲,常常也会遭到禁演和歧视。所以,在演出时必须兼顾表演一些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很大程度上使花鼓戏与大戏剧目之间形成了一种交流与借鉴。 二、湖南花鼓戏艺术魅力 在中国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深受老白姓喜爱的地方戏曲,不同的地域其风格也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地域性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不同地域的独特风格。湖南花鼓戏从明清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按其不同的特色发展来分类,可以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宁乡花鼓戏等。长沙花鼓戏是指以长沙话为舞台语言的花鼓戏,主要流行在原来古长沙府所管辖的十二个县如湘潭、浏阳、醴陵益阳等地。其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描写人们的劳动生产、四季景色、歌颂爱情、反应社会现实、描写生活小事、歌颂和讽刺人和物、传说神话故事等等。通过小故事来反映社会现状或告诉人们一些人生哲理,对人们具有教化作用。整部剧作通过选取民间生活中讨学钱这样一件小事,以小见大,将当时的社会现象用诙谐的形式描写出来。就人物角色的塑造来看,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1.没有真才实学的私塾先生(张先生),反映出旧式文人落魄和滑稽的形象;2.能言善辩、机灵聪慧的陈大嫂,这一点属于传统花鼓戏一旦一丑演唱的形式。 (一)曲调及其表演形式《张先生讨学钱》在演唱上采用了独白和对答的方式。整剧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张先生阐述了自己生活的境况,形式上属于个人独白。将自己在一些节日里的生活与其他人进行对比。第二部分为张先生爬上越岭来到了陈大嫂家,与陈大嫂展开斗智斗勇的讨学钱过程。本部采取二人对答的演唱形式,其中加入了很多说白。二人从开始的客套和尊敬,逐渐发展到矛盾的升级。最后,陈大嫂用一个谜语“两座山打垛”打一字的谜语,告诉张先生门外墙上有答案,将其扫地出门。正当矛盾升级时截然而止,给欣赏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二)语言的地域性语言的地域性是花鼓戏的最大特点。湖南花鼓戏因地域的不同其方言也就存在着差异。长沙花鼓戏是指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的花鼓戏。这种戏曲与方言的结合,使戏曲的语言方言化,让花鼓戏更加具有地域特色,更具民俗性,深受百姓的喜爱。我们从长沙花鼓戏代表剧目《张先生讨学钱》中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花鼓戏除了与当地方言结合使戏曲语言的方言化之外。还有在衬词的使用上也是很常见的如“哦嗬”、“呀哟价”、“哪”、“哇”等等。 (三)戏曲的伴奏在戏曲之中乐队的伴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花鼓戏的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一般有大筒、唢呐、梆子(用于打节奏)。大筒形式二胡,声音清亮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的保持常用语戏曲角色演唱时伴唱主要演奏主旋律。具体的运用也根据剧本的故事情节发展而发生变化,一般故事到高潮、每幕的转换和过门时往往会比较激烈和急促转换为武场的伴奏。 (四)戏曲载体戏班的发展花鼓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也逐渐走向规范化、程式化和专业化。 湖南花鼓戏的发展经历了三阶段:草台班时期、半台班时期、专业剧团时期。“草台班”时期:没有固定舞台,是指长期流动于农村、集镇、庙会的戏曲班子。半台班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湖南等地即演唱汉剧、湘剧、祁剧等大剧又唱花鼓戏的戏班。客观上促进了花鼓戏的发展,大大丰富了花鼓戏的剧目。 三、湖南花鼓戏的发展现状及其价值 (一)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现代媒体和文化的发展成为必然,这对湖南花鼓戏这种地方性艺术形式是很大的冲击。近年来,外来文化影响使青年人对传统艺术产生了轻视,认为花鼓戏是一种“落后的艺术”,导致去学习和传承的人越来越少。因此,直接或间接的导致花鼓戏剧目和曲目陈旧、演员缺少、发展经费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二)传承与发展花鼓戏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它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我们要不断推广宣传花鼓戏这种艺术形式。让花鼓戏不但是一种地方戏曲艺术,而且要成为一种文化的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学习它。其次,建立花鼓戏文化收集整理研究机构,加强对原有传统剧目的收集和整理,不断丰富和创新,将新的时代气息融入其中。第三,要注重对花鼓戏演员和爱好者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应开设花鼓培训班或花鼓戏艺术学校。 四、结语 湖南花鼓戏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戏曲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地区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和文化的一种升华。湖南花鼓戏以幽默诙谐的创作手法、生动的语言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我们讲述了劳动生产、男女爱情、家庭、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我们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欧阳觉文。湖南花鼓戏名剧名段选(续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2]欧阳党文。湖南花鼓戏名剧段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3]郭克俭。戏曲鉴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4]胡淳艳。中国戏曲十五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