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舞蹈>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正文

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科的非语义性、不确定性促使她具有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的方式。音乐学习原则上是不能依靠讲授的,而是要自己去感受、体会音乐,在音乐学习中,许多的学习目标蕴含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学习音乐我们不是强调学会了什么歌曲,而是强调审美教育中的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强调的是一种产生于实践中的“缄默知识”的运用和获取。
  
  一、何为“缄默知识”
  
  英国学者波兰尼早在1958年的《人的研究》一书中就提出一个观点: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通常所说的用文字或图案、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是通过正规的形式如学校的教育,大众媒体等进行传播,能够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拥有的,具有公共性的知识,又称显性知识;而另一种则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具有感性、内隐、意向化,零散性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又称“缄默知识”,它是人类非语言能力活动的结晶,是感性的。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我们所认识的这张脸,但是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辨认出这张脸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觉时常在我们的感知世界里出现。单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我们经常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声音来确定他是谁,但往往我们说不出根据什么因素判断的。一个作曲家、演员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总是要进行构思,要找艺术感觉、一种风格,如果没有这些活动,创作就没有个性,而这些活动又恰恰是在说不明道不白的个人缄默感觉支配下进行的,这就是缄默知识的力量。无论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不可言说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一样是大量存在的,甚至前者比后者更多,两者共同构成人类知识的总体。对于这种认识,波兰尼用一句精炼的话进行概括,即“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音乐作为艺术学科中的一种,其特殊的学习方式使得在音乐课堂审美教育中感性的缄默知识要比理性的显性知识更重要一些。音乐学科的教学方法与一般的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施教方法有所区别,对一首乐曲的理解感受、文字及语言等显性知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重要的是体验者自己对曲子的理解、感受等独具个性化认识即个体的审美经验。而所谓的“乐感”和“审美经验”就是一种对音乐特有的感知能力和个体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感性认识,是一种缄默的音乐知识,
  
  二、缄默知识在音乐学习中的体现
  
  1.缄默知识来自音乐实践活动
  缄默知识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具有不明晰性和不可表述性,个体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亲身体验以及同伴间的大量的交流才能把握,是一种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进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的艺术感觉必须重视音乐实践这一环节,只有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走进音乐,才能获得一些“心照不宣”的艺术感觉,即音乐类型的缄默知识的获得。而在反复的音乐实践中不断地从已有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经验、新的感觉,一种更深层次的领悟能力。具体做法就是观察生活,注意观察记录生活中的音乐素材、音乐特点;讨论反思,在音乐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反思缄默知识,积累缄默知识;合作交流,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音乐学习小组,在音乐学习活动中,通过交流合作倾听他人的音乐见解,借鉴他人的音乐观点以提高自己的音乐认识水平和经验。
  2.缄默知识是音乐创作彰显个性的重要元素
  《音乐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创作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创造性潜质,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创作一首音乐作品,除了必须具有作曲的基本常识等显性知识外,知识结构当中缄默知识的储备量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和风格。同样,我们去演唱一首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首先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它的思想内涵等,然后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缄默知识),根据自己个性化的创造进行演唱,丰富了歌曲的内涵。这个音乐实践过程中,通过已有的缄默知识或获得缄默知识的途径,发现一个有创意的独具个性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处于隐蔽模糊的状态,而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又获得新的经验,生成新的缄默知识。
  3.缄默知识丰满了对音乐作品的认知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高尔基说:“听音乐时要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换句话说,作曲是一度创作,演奏、演唱是二度创作,欣赏同样也是二度创作。
  艺术学科中的内容都是形象性、情感性和主观性的。由于个人知识修养(显性知识)、生活经验(缄默知识)、体验的角度不同,对同样的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理解与感悟。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周大风先生说过:“多加会意,少靠言传”,用这句话来作为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恰当的。也就是说依靠感觉而得,教师的言传应该是启迪性的、引诱性的,用旁引侧敲,或用比喻、形容来帮助学生起用已有的潜伏在脑海中的缄默知识来理解具体的音响,使之能得到更多、更快、更具个性的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才能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欣赏效果。比如,对肖邦的24前奏曲中的第15首,由于传说是肖邦在一座海岛修道院时倾听屋檐下的雨滴声时的,并且又有类似于雨滴的音型贯穿于全曲,因此,许多人把它叫做“雨滴”。而法国钢琴家柯托有他独树一格的解释,他认为第15首就应理解成“死亡像阴影一样在那里”。又如第24首,柯托的解释是“血、情欲的地狱、死”,但是许多演奏家更倾向于将这首前奏曲解释为肖邦对祖国的沦亡所感到的悲愤和悼念的情绪。
  4.缄默知识有助于展开音乐幻想的翅膀
  波兰尼指出:缄默知识代表着人类知识总库中那些无法言传的、不能明确地以概念、命题等陈述的知识。这种缄默知识以隐蔽的方式存在于人的认知结构中,“我们的知识多于我们所能讲述的”,说的就是缄默知识的隐蔽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又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在我国,也有这样一句俗语:“只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
  

三、缄默知识、显性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波兰尼在研究显性知识、缄默知识的时候曾提到它们与教育的关系,他一方面指出显性知识通过教育传播,另一方面也指出缄默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教育活动中只有以这种“潜在的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理智的力量”。对于前一点理论,我们非常熟悉,在传统钓音乐教育中,我们强调的是“双基”,过于强调乐理知识等显性知识的传递,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的标准化、模式化,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所获得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形成缄默知识,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的影响作用以及缄默知识自身的反思结果。这些与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缄默知识与其他活动领域的缄默知识一样,对于教学既可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又可能起到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影响来看,它们可能会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对于具有音乐审美经验和音乐创作训练的学生来说,可以从具体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审美经验;从消极的影响来看,它们则会降低教学活动的效率,甚至会从根本上阻碍某种显性知识的教学。
  因此认识和了解缄默知识在教学生活中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要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缄默知识的存在
  在传统知识观的支配下,知识简单地等同于显性知识,教师也就成了显性知识的传递者和权威的阐释者,学生则被看作是一个完全“无知”的人,在学习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知识观念的转变则告诉我们,学生来到课堂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生活中获得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的知识,他们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还是已有知识的批判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知识的生产者。
  2.充分发挥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教师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借助于学生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来获得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更要借助于显性知识和公共知识来检验、批判、修正他们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知识,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关于方法和资源方面的知识。在传统知识性质观和现代教育观的支配下,教学的核心任务或基本任务就是正确、有效地传递和掌握课程知识,师生关系的基本性质就是知识的传递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学生被允许的活动范围也就限制在这个极其狭小的圈子里而不能越雷池半步。新课程提倡张扬个性,充分发挥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决克服那种“满堂灌”或“一言堂”的习惯,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双方以及同学之间自由的对话,对话的双方都不是固守一种看法,而是努力挖掘自己对教材知识或其所提问题的理解。正是在这种讨论中,每一个人缄默的认识观点、立场、模式才能伴随他从具体的见解中“显现”出来,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检讨、修整、批判或利用。作为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包括自己对于学生、教学、课堂管理以及一些音乐学科知识的缄默知识,要把自己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审美经验心得和作品本身内隐的审美经验内容植入学生的心灵结构当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缄默知识,使他们学会不断地从自己显性的观点和想法中分析自己所使用的缄默知识,特别是那些缄默的认识模式。同时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递和反思课本上的显性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将那些难以说清的知识即缄默的知识用一些特殊的符号表达出来,从而对他们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检验。例如,有些学生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能够无师自通地表现出一些小技巧,像颤音、花腔等,问他为什么这么处理,说不出来,凭感觉,这个感觉就是缄默知识,教师在这个时候帮他总结什么叫颤音、花枪等等,其实也就是把缄默知识显性化。
  新课程强调音乐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审美教育来说,重要的是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潜效应,许多目标就蕴含在学习的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从缄默知识的理论来看,学会学习,不仅包括掌握学习的一些方法,而且包括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意或无意的缄默知识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要重新构建备课环节中的“三备”
  从实际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来说,都应该考虑到相应的缄默知识。众所周知,教学中的备课一般包括“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传统意义上的“三备”主要考虑的是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基础以及如何围绕教材知识的掌握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学生的缄默知识根本没有考虑。从缄默知识的理论出发,教师在“备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像以往那样理解教材知识及其结构,而且要考虑学生在响应问题上可能存在的缄默知识。比如训练合唱时,我们就要了解一下有多少学生接触过合唱,有没有多声部合唱的经验,和指挥的配合是否默契。当我们在讲解北方戏曲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学生是否听过、唱过或演出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南方的孩子不懂北方的音乐,北方的学生不爱听南方的音乐,特别是在开放的年代。在“备学生”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已经掌握的显性知识,而且要关注到学生已经掌握的那些缄默知识和认识模式。在“备教法”时,不仅要备教材上显性知识的“教法”,而且要备缄默的个体知识的教法;不仅要备如何使学生掌握显性的教材知识,而且要备如何使学生的缄默知识和缄默认识模式显现出来,如何检验、批判、修正和利用它们。由于这种个体的缄默知识来自个体的生活,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校外的社会、家庭生活的背景和文化背景,它们的差异会造成学生所蕴含的缄默知识的不同,从而造成对教材知识理解的不同。对这种不同的认同、尊重和关注可能是真正地实施新课程所提到的“因材施教原则”的思想前提。
  知识观的转型就是社会形态的转型,就是教育的转型。恰逢新课程的改革,适时地了解新知识观,建立崭新的知识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诠释音乐新课程的理念,服务于新课程。
  
  参考资料: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2
  [3]王小舒、凌晨光.《审美艺术教育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
  [4]《音乐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