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舞蹈>赣南民间舞蹈的表演技巧分析>正文

赣南民间舞蹈的表演技巧分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民间舞蹈的风格是从舞蹈所表现出的内容、动作和形式中集中体现出的艺术个性与艺术魅力。民间舞蹈不仅体现了较强的民族精神,也是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与社会时代气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赣南民间舞蹈以其多彩的内容和极具内涵的表演形式为丰富客家儿女的精神生活做出了较大贡献。下面本文将通过对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赣南民间舞蹈的表演技巧展开具体的分析。

  一、矮子步

  (一)矮子步的生成语境与表现特点

  作为赣南民间舞蹈的一种主要表演技巧,长期以来,矮子步在满足赣南人民娱乐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矮子步的动作风格来源于赣南人民的采茶劳动,而关于矮子步的形成具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每逢春季采茶时节,赣南地区的采茶女和采茶郎便一同上山采茶,男背茶篓,女提茶篮,又因为茶树比较矮小,采茶女需要躬下身来才能够采摘到茶叶。当茶篮装满后,采茶女便把茶叶倒进双腿半蹲的采茶男所背的茶篓中。这种“负重必蹲,搭茶要矮”的采茶方式促使了矮子步的形成。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赣南地区丘陵较多,且茶山陡峭,上山采茶的人们需要以躬身半蹲的姿势爬山前行,久而久之,这种肢体形态在经过赣南地区民间艺术家的加工后便形成了现在的矮子步。

  矮子步在表演过程中具有低桩、中桩和高桩之分,经过民间艺人的创作与改善后,形成了河西与河东两种不同的派别,且两种派别在表演上各有特色。一方面,河西流派的矮子步跳跃的幅度较大,且表演内容丰富,舞蹈动作受赣南地区武术的影响较大,因而形成了以矮桩为主的表演形式。另一方面,与河西流派的矮子步相比,河东流派的矮子步则以“稳”为主,要求舞蹈表演者走桩时要四平八稳,且见长于高,因而河东流派的矮子步主要以高、中桩的舞蹈为表现形式。

  (二)矮子步的表演技巧

  1.双腿全蹲与半蹲

  在表演技巧方面,矮子步的基本步伐包括了惊步、铲步、摇蹉步、交叉步、滑步以及高、矮步等。作为采茶舞中男性角色的舞蹈基础,矮子步的动作交错复杂且千变万化,但却始终以“走”矮子步为核心,即每个动作都是在男性舞蹈者双腿保持全蹲或者半蹲的姿势下进行的。在表演中,表演者通常双膝半屈,抬头、直腰且左手抚在腰间或胸前,右手持扇立于头上,以单腿跳跃或双腿同时跳跃的形式演绎舞蹈,快慢自如,且动作随意。

  2.中、高、矮桩的表演技巧

  作为生与丑的主要舞步,矮子步又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促进着赣南地区戏曲事业特别是戏曲舞蹈的发展。以丑角为例,在戏曲的表演过程中,正丑多以单水袖和扇子作为核心道具,并以高、中桩为主进行矮子步的表演。

  例如,戏曲中的茶童与米童等均是利用矮子步的方法进行表演的。而反丑在矮子步的表演中多以动物的模仿为主,将矮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戏曲中的“刘二”等角色。综上所述,矮子步以其独特色的风格和表演技巧被广泛地应用到赣南民族舞蹈中,并促进着赣南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单袖筒

  (一)单袖筒的生成语境与表现特点

  与矮子步的来源相似,关于单袖筒表演形式的来源也不同的说法。第一种为采茶舞的开创者遭人暗算后失去了左臂,但却有幸被一名采茶女所救,为了遮掩失去的左臂使其可以继续舞蹈,采茶女遂为其缝制了一件左边衣袖较长的布衫。采茶舞的先师在穿上这件衬衫后,便舞动出了绚烂的“袖花”,在经过了舞者效仿和历代传承后,形成了现在的单袖筒表演风格。第二种说法是:采茶舞的传人被困在了峨眉上,由于云雾缭绕难以辨别方向,他在寻路的途中被一条黄狗所救,为了表达对这条大黄狗的感激之情,采茶舞传人便加长衣衫的左袖,以此来模仿狗的尾巴。第三种说法是:

  在很久以前,采茶舞虽然属于民间舞种的一部分,但由于受到表演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局限,常被一些大戏班子瞧不起。

  但赣南地区的采茶人却不甘示弱地根据大戏班中元帅升帐时的穿着,为自己做了一件“三花衣”。在进行演出时,其所着衣衫的左手水袖长似凤尾,而右手执扇犹如蛟龙,这种“龙头凤尾”的着装方式体现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以采茶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赣南民间舞蹈中,单袖筒以其独特的服装道具和别具一格的艺术表演形式被广泛地应用到戏曲中生与丑的角色扮演中。与其他剧种所应用的水袖不同,赣南地区的采茶舞中的水袖表演者通常只有一只左袖筒,且左衣袖要比正常的右衣袖长66cm。这种表演技巧通常以耍甩挥舞为主要表演形式,在结合了传统戏曲表演风格的基础上,将客家人民的生活风俗较好地融入到舞蹈当中,使采茶舞更加富有当地的民族特色。

  (二)单袖筒的表演技巧

  1.单袖筒的独特动作

  在以采茶舞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赣南民间舞蹈中,单袖筒的表演形式只用于男性舞者,且多为当地勤劳朴实、爽朗大方的青壮男子。一方面,男性舞者以单袖筒的表演形式传达了赣南人民豪爽、勤劳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赣南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虽然采茶舞中涉及到的水袖均为单水袖,但是舞者利用袖筒所表现出的动作和感情却极为丰富。按照表达内容的不同,可将单袖筒的动作表现形式分为抛、扬、摆、坲、甩、抖、抓、遮、捧、挥等,而丰富多彩的动作又具有独特的含义,例如,扬袖表示潇洒、洒脱的意思,而捧袖表示表演者对观众或对另一角色的尊重。

  2.水袖表演中的肢体配合

  除了耍甩袖筒等动作外,水袖的整体表演技巧也很关键。由于表演者的力量在水袖上的施加地点不同,可将单袖筒中的整体水袖动作分为:抓袖、被袖、凤尾袖、胸前纹袖、前后甩袖以及狗尾袖等。将上述多种形式的水袖表演技巧进行结合,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舞蹈姿势,使采茶舞显得更加独特且富有韵味。此外,表演者在熟练地掌握单袖筒的动作技巧后,还需要对动作的运用技巧进行深入研究,使受众领会赣南地区民间舞蹈的真正魅力。水袖技巧的重点在于表演者手、肘、肩、腕等肢体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一方面,娴熟的水袖动作可以体现出单袖筒表演者高超的技能;另一方面,肢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又将表演者对民间舞蹈的理解以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较好地传达给欣赏者。

  三、扇子花

  (一)扇子花的生成语境与表现特点

  利用道具的丰富性与变化性来美化舞蹈的动作,并凸显浓厚的民间艺术色彩是民间舞蹈中最为显着的特点之一。作为赣南地区民间舞蹈所用到的主要道具,扇子通常以“扇子花”的形式将表演者内心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并通过对气氛的渲染,使欣赏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表演者所要表现的内容。扇子花的由来是在明代以前,为了使得制作出来的茶叶具有较高的质量,大多数茶农会将锅作为煮茶用具,且以手工作坊式的民间方法进行茶叶的加工制作,而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手持大蒲扇不停地对茶叶扇风才能够使茶叶维持香醇的味道。后来,这种被用于生产和劳动中的蒲扇便应用到采茶舞中,来渲染舞蹈带来的欢快的气氛。但由于蒲扇的面积较大,所以后来就被灵活且美观的折扇所代替。

  扇子花可以分为单扇花与双扇花,单扇花为男女舞者皆可用的表演道具,而双扇花大多情况下为女性舞者所使用。

  单扇花与双扇花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胶州秧歌、云南花灯等赣南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而且也大幅增强了民间舞蹈的表现力。

  (二)扇子花的表演技巧

  1.基于民谣的扇子花表演技巧

  赣南地区的老一代民家艺术家将扇子花的动作形态总结为:“过头如葵花,落地滚西瓜;手舞似流水,左右如月挂”。具体是说:将扇子花举过头顶应该犹如葵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色,将折扇在地面上舞动应该与西瓜滚动时的情境相似。

  2.双手的协调与配合

  除了以民谣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扇子花表要技巧外,舞者的肢体配合,特别是双手配合也是扇子花的另一项核心表演技巧。以手舞动扇子时,动作应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左右舞动扇子时,应该表现出月悬高空时的气场。这是对扇子花动作技巧的规范,也是以扇子花为主要工具的采茶舞的具体要求。

  在多种类型民间舞蹈生成语境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赣南民间舞蹈以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为主要表现形式和表演风格,在加强对赣南地区民间舞蹈表演技巧的研究力度的同时,对促进当地文化传播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2]盛雯.《中国歌剧表演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3.  [3]郑中建.《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