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舞蹈>汉代袖舞的形成及其审美特征>正文

汉代袖舞的形成及其审美特征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汉代袖舞是江淮流域的楚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周文化相互碰撞、彼此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它兼具北方的雄健风骨和南国的柔美姿态,既充满周文化中在礼治熏陶下的严谨气度,又充满楚文化、特别是巫山文化的浪漫气息,突出地反映出汉文化博大、雄放的时代特征,为中国古代世俗乐舞的第一次高潮提供了充分的见证。

  一、汉代袖舞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

  汉承秦制,将一个大一统王朝延续了四百余年。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实力赋予了两汉王朝以大一统的自信,其间,开疆拓土、对外交流、民族融合等,皆有空前建树。这一切为汉代文化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持续上升的国力和相对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汉代袖舞得以不断汲取其他舞蹈的长处以充实自身。其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听凭人的天性和想象力展开,更像是一种自由发挥的舞蹈,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前秦时期的文化,主要是代表统治者趣味的上层文化,民间世俗文化处于沉睡状态。而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自信与文化的相对包容性,则使民间世俗文化有了繁荣发展的可能,民间世俗乐舞便是其活力资源。而袖舞,则受到了上层与民间的双重喜好,代表了汉代舞蹈的主流。

  由于采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天人合一”成为汉代社会普遍的信仰。对上天的敬畏、对祖先的祀奉、对鬼神的崇拜,复兴了原始巫术的图腾崇拜传统。龙、凤、鸟等图腾形象在舞蹈中获得幻化的表现。袖舞的形成便与 “龙凤交翔”主题的表现有着密切关系。鸟图腾形象也经常成为袖舞表达的意象。鸟,作为当时人们所认知的飞得最高最远的物种,人们对其有着由衷天然的好奇。生活于农耕文化中的汉人本身对 “天”就有着无比的崇拜和迷信,而鸟作为一种与人可远可近的物种,被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是连接自身与“天”的纽带。早期的人们就有 “化鸟”的愿望和情感,而鸟也就不可替代地成为了人们传达情感、表达意愿的灵物。在汉代袖舞中,编舞者们运用道具表现 “化鸟”、进一步表达出人鸟一体的飞升愿望。

  汉代以前,诗、音和舞一直处于混沌一体的原始发展状态。到了汉代,虽然 “乐”、 “舞”仍然联称,但随着俗舞乐的兴起以及乐舞的大众化、时尚化要求,乐与舞已能摆脱固定联系模式,得到多样化的分合重组,这就为汉代袖舞创造了独立发展的空间。从现存汉代画像艺术所描绘的袖舞场面中,我们可以通过舞者夸张的动作,感受到这种舞蹈形式的热烈奔放,感受到其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同时,伴随着世俗化的历程,袖舞的艺术内涵不断得到丰富,艺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袖舞表演中,舞者通过运用拧、倾、圆、曲的体态,在起、承、转、合的袖势中,在忽展忽叠的形态中,在忽强忽弱的劲力中,通过动静、开合、高低、强弱的对比,将袖的韵律与身体的韵律融为一体,自觉深入到袖的每一次起、承、转、合之中,形成身体与袖体的融合、意念与动作的融合、情感与意境的融合; 通过运用身袖配合来表达感情和塑造性格,为袖舞的综合运用和舞台展现储备多方面的能力。相较而言,后世袖舞在技术上有诸多发展,但情感表现力却大不如汉代袖舞,因而后者其 “以袖比翼、以翼通天”的审美内蕴更是体现了在盛世汉朝的文化背景影响下舞者 “手翼”丰满欲试向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样一种腾空飞舞的美学特征,正好表现了汉朝人敢于不拘一格、向外扩张、欲与天空试比高的性格特征; 其 “飞升、自由”的审美心态与审美心境及赋予了汉代袖舞鲜明的文化审美特征,从而达到了以袖比翼、以袖示美的审美效果。

  二、汉代袖舞的动态之美

  舞蹈是通过肢体表演,表达舞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引起观赏者共鸣的艺术。而袖舞,顾名思义,是运用舞袖进行表演的舞蹈; 舞者通过对舞袖进行技巧性的展示来完成艺术表现。其重点在于舞者对舞袖的控制和驾驭。在汉代袖舞中,舞者的肢体动作与服饰运动消除了界限,人的肢体得以延长,创造出了 “翘袖折腰”的姿态美和 “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获得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 “物我合一”的舞蹈动作

  对于汉代袖舞来说,袖,不仅是一种舞台服饰,也不仅是一种表演道具,而是舞者肢体的延伸、动作的辅助、情感的语言。但是,袖舞之为舞,其动作不是笼统的,而是有着具体的形态类别。正是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动作姿态,为汉代袖舞“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赋予了生动的质感,提供了丰富的见证。汉代袖舞依其动态,大致有扬袖、甩袖、撩袖、绞袖、拖袖等类别。

  1. 扬袖。 “扬袖” 是袖技的主要技巧之一。根据出土的文物画像得知,“振臂扬袖”是舞蹈的基本姿态。舞者通过大臂带动肘部再到手腕发出的力量,使袖子展现出最长的袖体。舞者通过手臂用力,一手举过头顶,一手侧于身旁,两袖同时朝一个方向运动,使长袖如长虹一般,呈现飞舞的姿态,给人以飘洒、豪放的气势,如仙女在舞池中飞舞,似 “轻云之蔽月”一般婀娜多姿。

  2. 甩袖。 “甩袖” 是袖舞中的一个基本动作,也是袖舞必须掌握的重要动作之一。“甩袖”是指舞者向身体两侧挥舞袖体,然后大臂一挥,通过肘关节带动手腕的力量将袖体挥成一条直线,让人感觉袖体轻盈飞舞起来的舞蹈动作。 “甩袖”动作,通过人体最大限度的伸展,增强了舞蹈的动感和美感。

  3. 撩袖。相对于 “甩袖”,“撩袖” 是运用小臂与手掌发力,使小臂与大臂成直角状态,从而舞动袖体进行舞蹈。由于 “撩袖”的动作幅度较小,使舞者体态的舒展受到了限制。但 “撩袖”作为袖舞的标志性动作,是对古代袖舞的极大继承和发展。

  4. 绞袖。 “绞” 的形态是通过手腕的运用来完成的袖技,在抽袖的过程中,手腕带动袖体旋转,在空中呈现出动感。在出土的袖舞画像中,舞者左臂向外翻,使长袖在空中达成一个结,右臂甩袖而舞。从舞姿中我们可以看出,袖子所体现出的力量感及动势较为突出,再加上表演者的舞姿,使袖与身体的配合更加完美。

  5. 拖袖。 “拖袖” 是依靠表演者全身的配合形成的舞姿。舞者上肢带动袖体的拖动与下肢脚与胯的配合,形成拖袖这个姿态。这个舞姿不求体现袖舞的飘逸,而是突出它厚重感的一面。 “拖袖”可以使人感觉到表演者的沉稳和气势。

  “拖袖”依靠舞者身体的倾、折等舞蹈动作,运用手臂用力,带动长袖舞动,表现的是袖舞的婉约、静谧的情感,从而体现一种 “以身带袖”的动态美感。

  从以上描述可见,扬袖、甩袖、撩袖、绞袖、拖袖等类别,虽然动作有别,审美效果有异,但都贯穿着 “已手袖为容”的特征,那就是充分运用人体双臂,来展现和表达舞蹈的思想内涵,并导向一种超越舞姿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所有的舞蹈动作都体现出舞者对袖的高度控制,同时又不露痕迹,臻于出神入化。这时,舞袖已整个地融入了身体动作之中,并自然地连带着情感的表达。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将汉代舞袖变成了一种情感表达的语言。

  (二) “翘袖折腰”的体态展示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整体上充满自信与活力。艺术上 “放笔直干” (鲁迅语) ,状飞动之趣,充满舞的旋律。反过来,汉代舞蹈也分享了汉代文化的雄大、豪放的时代气息。袖舞“翘袖折腰”的体态特征便突出地反映了这个特点。在留存至今的汉代壁画和器物绘画中,我们会发现长袖舞的画面屡见不鲜。作为汉代最为成熟的舞蹈形式,长袖舞的动作特点就是 “翘袖”和“折腰”———舞者运用柔软的腰部展现动作,同时,双臂用力使舞袖在空中飞舞,不仅姿态优美,而且给人空灵、魔幻之感,唤起了人们天人合一的宇宙感。翘袖折腰的姿态充满虚实相生、以小见大、势贯天地的意境。如此看来,汉代袖舞在传统意义的袖舞基础上拓展了袖体的内涵,从而使舞蹈更具哲理寓意。

  “翘袖折腰”的舞蹈动作,重在力度,即腰对袖技、袖形、袖劲的影响,腰间的发力对袖技、袖体伸展及力度。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 “翘袖折腰”的几个动作要领的分析,来具体把握这种力度之美:

  1. 拧腰腆胯。 “细腰” 之美是战国时期楚人审美观的遗存,只有细腰才更能反映舞姿的轻柔、飘逸,也直接影响到舞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 “楚舞细腰掌中轻”、 “纤腰舞飞春杨柳”的一代舞风。舞者轻抬左脚成弓步状,由腰部发力带动身体上半身左拧腰出胯,将身体重点前倾于单腿之上,体态婀娜,从而呈现柔美之势,用以表现舞蹈的内在美。此类腰部多扭转,身体重心前倾的舞姿在袖舞表演中比比皆是。

  2. 左折右倾。舞者通过甩袖动作,将舞袖用力轻挑,呈现出 “翘袖”的姿态,除腰部以外的其他部位与腰部呈现相反的方向,以左、右两边为主要姿态来表现其舞姿轻盈柔美,技法优雅,活像两只展翅要飞的鸟儿,娴婉轻盈。

  3. 冲向斜前。舞者将身体置于倾斜状态,在失重的作用下,用手臂扬袖以保持身体平衡,袖体柔和轻飘。舞者往往通过这种姿态,来表现一种玄妙的感觉。

  4. 前俯后仰。 “前俯后仰” 的舞蹈动作对舞者的技能及体能、身体柔韧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舞者通过体态上的前俯后仰,挥袖起舞,可以表现舞者的灵活敏捷,对舞蹈的表现手法也是一种提升。

  以上观感,皆来自于汉画图像中 “翘袖折腰”的舞蹈形态。从中可见,汉代袖舞的 “翘袖折腰”,无论采取哪种技术动作,都始终围绕着力度之美的展现进行,构成了汉代艺术之为 “力的和声”的经典部分。另一方面,我们在此也能看到,汉代舞伎早已有了系统、严格、规范性的身体训练,在乐舞表演活动中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程式化标准,这套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汉代袖舞 “以翼通天”的意境

  汉代袖舞的袖包括了袖身和袖体两个部分。袖身是指穿在身上的遮掩胳膊的服饰部分,袖体就是连接在衣服袖口处的向外延长的长袖部分。这是一种服饰化了的舞蹈道具,长袖的操纵性主要在于长袖本身,它借助于手臂的舞动产生了飘逸、柔韧、连绵不断的多种力度变化,从而形成了袖体上下翻飞、回旋缠绕、婉转起伏、线条交错的空间形态。

  也因为如此,长袖舞综合了技艺性、观赏性、表现性而长久地流传了下来。

  (一) “以袖比翼”的飞升之趣

  考察袖舞的兴起和发展,我们不能不联系到中国古人的天命意识,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 “天”的崇拜,从而世俗化地表征了 “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在这种观念氛围下,汉朝巫风盛行,其结果是使远古图腾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袖舞最突出的舞蹈动作——— “以袖比翼”———便是图腾崇拜在舞蹈中的集中表现。而最具代表性的 “两袖舞形”,从某种意义上是运用袖这一道具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工具。

  与力的美学表现紧密联系,汉代舞蹈美学特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 “飞”的深度刻画。 “飞升”既表现了古人对浩瀚宇宙、对无限世界的向往、对永恒性的渴望,也特殊地带有汉代人与“天”对话的情怀以及事死如事生、对世俗生命轮回性的追求。宗白华先生指出: “在汉代,不但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常常用云彩、雷电和翻腾的龙构造,雕刻也常常是以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只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当时的前进动力。”

  袖舞作为汉代舞蹈艺术的代表,其表现风格和审美心态上也迎合了这一点。最为常见的以袖比翼、以翼通天的舞蹈动作,极大地表现了汉人对 “上天”的崇拜及试图与天相通的美好愿望。舞者舞动双袖,时而轻柔甩袖,时而用力 “撩”袖,就像鸟儿通过控制双翼而滞留空中一般,体现出古人善于将自然观察与超自然想象进行神秘沟通、从而导向永恒之思的能力。

  汉代袖舞中所透出的审美风格,不仅有极强的趣味性、寓意性,而且还蕴涵了 “人的物化、物的人化”的艺术个性。我们知道,早期的袖舞是舞者手拿鸟饰作为道具进行表演的,可是到了汉朝,舞者们已经不能满足于笨拙的以手持物进行表演。随着世俗文化的兴起,舞者们开始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结合当时汉服特点,将舞服发展为长袖用以模仿鸟的翅膀,取代了手拿道具的表演形式,这样演出更方面,更有观赏性。舞者将舞袖模拟为鸟的翅膀,赋予他们上天的力量,好像能够超越肉体的局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两袖代表的就是两个翅膀。这种激发超越感的表演形式,通过拉近人与天、人与神之间的距离,拉进了舞者与观者的距离,容易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

  (二) “以翼通天”的超升渴望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舞蹈服饰、道具的演变过程,是人们对远古图腾形象情感化、艺术化的过程。尤其是鸟图腾的想象,由于可知的原因,在汉代舞蹈中获得了特殊的发展,形成了以袖比翼和以翼通天的舞蹈形式。这种依靠转变形成的以袖比翼和以翼通天的舞蹈思维方式,为先秦至两汉人们对 “天”的崇拜赋予了全新的形式,代表了思维的进化和舞蹈在本体论层面的艺术拓进。其次,鸟图腾形象也并非单独地由鸟的自然形象中来,而是意向性地综合了龙图腾、凤图腾等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观念。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以“龙”图腾为主要崇拜对象的民族,并以 “龙的传人”文明于世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 “龙”是一种被人们赋予了更多寓意的精神寄托。龙的灵性为中国古代舞蹈提供了主要精神内容,龙的姿态为中国古代舞蹈提供了形式韵律,从而平衡了以鸟图腾形象为主创造舞蹈形象的单一性。以汉画砖上的长袖舞为例,其韵律似飞云流瀑。画砖上的束腰女子已经完全脱离了现实意义上的舞蹈,而是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样一种腾空飞舞的美学特征,正是鸟图腾其表、龙图腾其里的创造性综合,贴切地表现出汉朝敢于不拘一格、向外扩张、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社会性格。

  人类对于浩瀚宇宙的探索由来已久,对于“苍天”,人们似乎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

  战国诗人屈原的 《天问》中有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其中五十六个问天之语,正是中国古人第一次抖开了久久困扰和萦绕在心头的情节。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以 “天”为命题的探索和追问屡见不鲜。而在汉代袖舞艺术中,这种充满理想的 “天问”通过身体表达获得了完美的形象。相较而言,后世袖舞在技术上有诸多发展,但情感表现力却大不如汉代袖舞。原因很简单,后世舞蹈过分的技巧化追求,减弱了汉代袖舞那种 “以袖比翼、以翼通天”的精神。这种精神唯有在盛世汉朝的文化背景下,在质朴火辣的激情中,在一种欲超越有限生命的、强烈的世俗化渴望中才能存在。

  参考文献:  〔1〕孙颖. 中国汉代舞蹈概论 〔J〕. 中国文联出版社,143 -144.  〔2〕孙颖. 中国汉代舞蹈概论 〔J〕. 中国文联出版社,144.  〔3〕张宇晓. 汉画像中的长袖舞研究 〔J〕. 文化艺术研. 2008 ,(2) .  〔4〕彭洁波. 汉代袖舞研究三题 〔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籁) ,2009 ,(3) .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