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更加普及,计算机作为一项高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就是它的软件,计算机之所以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依靠的就是软件。计算机软件是用各种电脑语言编写而成的,凝聚了软件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它具有作品性,可执行性,更新速度快,开发过程困难等基本属性。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美国,欧洲等一些西方国家引起了一连串的计算机软件开发风潮,开始大力发展计算机产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计算机软件的种类逐渐增加,计算机软件涉及面也非常广泛,其中包含有聊天软件(QQ、MSN、飞信、阿里旺旺等),办公软件(搜狗输入法、金山WPS、OFFICE、金山词霸、福昕PDF阅读器等),音乐软件(千千静听,酷我音乐盒、酷狗音乐、QQ音乐等),视频软件(暴风影音、爱奇艺影音、QQ影音、百度播放器、射手影音等),下载软件(迅雷、QQ旋风、网际快车、电驴等),游戏软件(植物大战僵尸、4399游戏盒、红色警戒、三国杀、连连看等),系统维护软件(瑞星杀毒、金山卫士、驱动人生、QQ电脑管家、超级兔子等),学习软件(有道桌面词典、万能五笔、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等)。从计算机软件诞生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独立于计算机硬件一个巨大的产业。
1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状况 自20世纪初,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的问世至今,计算机由最初的只是科学计算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逐渐起到主导作用。可以说现今社会,人类生活几乎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更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并且计算机早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计算工具来使用,而是作为人脑智力的扩充和延伸,在数据通信、经济、管理、工程、医疗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软件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增长,软件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然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还是有存在的问题:(1)缺乏高层次人才引领软件技术的开发,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只能生产市场最低端的产品;(2)国家对于软件发展不够重视,以致出现了盗版软件等现象,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直接影响到软件的发展和提升。(3)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能不够强大,既有硬件上的不足,又存在软件上的漏洞。
2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更加普及,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对其性能和功能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计算机与网络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软件的种类繁多,对于从事不同工作的人都会找到适用于他的不同的软件。下面就简要介绍下计算机软件在教学,项目工程和移动通信/数据中的应用。
2.1 计算机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软件早已经运用于学校教学中。在学校,教师们要想做出一个个优秀的教学课件,就会用到计算机软件中常用的办公OFFICE软件,若有专业需求的老师还会用到专用的计算机软件,例如工程制图课程中,老师一般都会用到最基本的CAD制图软件,数学课上老师也会用到较常用的MATLAB,Lingo等数学软件,多媒体音乐软件也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成功应用到了数字音乐中(电脑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及与音乐相关的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计算机软件运用到教学中有很多方面的优势:(1)增加了信息量,学生们在单位时间里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利用软件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继而培养了他们的兴趣。随之,教师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变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们学习,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计算机软件在项目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更加普遍,软件技术也有极大的进步,已经广泛应用到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比如项目工程管理,工程制图,工程造价等等,都需要用到计算机大量软件。
(1)计算机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如今信息化社会,不管是信息量还是信息的传播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就导致了项目各方的交流不易,所以对于一个工程的管理成败来讲,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是非常重要的。此时,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按照功能分为两个档次,高档次的如P3等功能强大,但价格较高,低档次的TimeLine只能提供项目中某一些方面的解决能力。
(2)计算机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 对于一个整体的项目工程,计算机软件运用到工程制图中大大降低了工程师的劳动力,相应也加快了工程开发的进度。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制图软件技术也不断提升。其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初步使用,PC机的广泛使用,工程制图软件的飞速发展。目前计算机工程制图软件非常多,比较常用的是AutoCAD,Solidedge,前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维绘图软件工具,后者具有强大的三维构建及修改功能。
(3)计算机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 随着IT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及信息技术的完善,计算机逐渐运用到了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中,从手工录入计算到借助预算软件及网络平台来完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只需要几个小时。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应软件将会越来越多,操作也会越来越简单,计算也会越来越精确。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领域中的发展给许多行业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且有应用更加广泛的趋势,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学习,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提高软件行业的竞争力,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工程项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3 计算机软件在移动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全国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网络应用发展的覆盖程度逐渐加深。Internet和移动通信是目前IT技术中的两大热点技术,移动计算机通讯网络正是在这两大热点技术结合下应运而生的。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是指主机可以在网内随意移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这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是方便携带的,如HandbookPC(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等,而且配有无线通信设备,用户可以在室内室外任何无线网络可以覆盖到的地方,甚至不同的国家之间随意发送或接收各种各样不同的数据信息。计算机通信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功能,资源共享功能,分布处理功能及信息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功能,正慢慢成为一个较为活跃的领域。
移动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横向应用(广泛应用于电子邮件和移动多媒体应用等),纵向应用(主要应用于服务业和无线电子商务行业)和移动Internet的应用(常用于移动E-mail,铁路航空订票额结算等领域),它是实现个人通信的重要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4 计算机软件在移动数据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讯数据业务的发展,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应运而生,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只能进行单一的语音通话)和第二代如GSM移动通讯(能解决简单文本通讯),第二点五代(2.5G)是移动数据时代的起始点(能进行数据的下载并且能对相应数据进行处理,支持音乐,照相机等多媒体功能,上网浏览网页及收发电子邮件等等),继而移动开发商开始对第三代3G通信技术深入研究,3G移动通信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3G网络将为移动业务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不仅提高了通信质量,也实现了视频通话。3G时代将是全方位的移动数据服务时代,随着3G网络的开通,无线网络的速率问题将得到根本改观。
移动数据服务时代随着3G业务的开通离我们越来越近,3G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美好,但其发展历程不会平坦,3G移动通信技术虽然在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流行,但在我国才处于起步阶段,3G技术的成熟程度也是消费者比较担心的问题之一。
综上,3G移动通信技术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中国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也逐步开展了。4G移动通信网络比3G移动通信网络有较大的优势,4G可以在不同接入技术之间进行全球性的互通和漫游,能够支持多媒体互动业务,相互交错的功能性更强,4G移动通信技术将逐渐满足未来市场上年轻一带的多样化需求。
3 网络系统安全的学习 自从计算机网络诞生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帮助,另一方面,网络安全开始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也时刻在考验着计算机系统网络管理员,我们同样有必要制定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保证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问题,其存储的安全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军事等一系列的部门,因此掌握计算机系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主要面临的威胁有病毒威胁,计算机硬件故障,用户自身安全意识不强,黑客等。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务必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建设和管理,建立网络防火墙,利用防病毒软件技术以及采取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等加密措施及备份措施。
计算机系统安全是一项动态工程,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以调整自身安全策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我们要主动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尽量使用安全的工具进行系统的维护,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总之,计算机软件技术作为一项高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整个国民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它带给人类的便利是多方面的,不同种类的软件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计算机信息系统也逐渐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向新型发展方向靠近,并在实际中逐步加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邵国红。探析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J].硅谷,2011(2)。 [2]黎碧霞。浅谈3G移动通信网络安全技术[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5)。 [3]姜杰。浅谈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路安全对策[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2)。 [4]李福寿。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2(2)。 [5]谢新梅,黄俊钦,宋荣方。4G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分析[J].现代通信,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