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确,任何事物都互相区别并不断发展变化。这个规律用在歌唱上也同样如此。因为人们由于各自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生活经历、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个人的气质、性格、爱好等的差别,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和反应就不尽相同。因此,对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演唱者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那么如何让演唱为歌曲“锦上添花”呢?这就需要演唱者做好歌曲的二度创作了。所谓“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歌曲的二度创作呢?笔者认为演唱者应该着重注意以下五点:
一、二度创作时应注意作品的风格
作品的风格主要包括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作曲家风格。
1.作品的时代风格
不同时代的作曲家创作的风格必然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情况不同,受到的教育也因教育和科学的状况必然不同。譬如,演唱古典时期作品的时候,力度不能过大,强弱的幅度不能过于夸张,尽管当时人的情感也十分感人,但是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技术范围以及当时的审美要求,都不允许也不可能让那个时代的作品像浪漫时期那样的激烈、情感起伏那样的大起大落。同样一首《我爱你》,贝多芬的歌曲和格里格的歌曲就有很大的不同。显然后者比较热情、冲动,比较表露。
2.作品的民族风格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点,演唱时千万不可混淆,譬如意大利人比较热情,声音是喷薄而出,热情洋溢;德国人就比较严谨、理智,情感表现大部分时候都受到严谨的控制;法国人浪漫、讲究和典雅;俄罗斯人豪爽乐观;日本人细腻、多愁善感。这些都应该在演唱时用恰如其分的声音方式表现出来。如果演唱德国作品用意大利式的热情,显然就过了。
3.作品的作曲家风格
即使是同时代的作曲家,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教育程度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譬如,威尔第和瓦格纳是同一年出生的音乐家,他们通过歌剧创作所表现出的思想就有很大的区别,威尔第在歌剧中更多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解放的血与火,而瓦格纳则更多地把理想寄托在神界的众神之上。
二、二度创作时注意作品的五点要素
作品的五点要素包括音符、休止符、速度、节奏与力度。
1.音符:每部声乐作品中的每个音符都是作曲家的心血,是他们心中情感的倾诉和流露。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不要随意地添加许多的装饰音,画蛇添足。
2.休止符:休止符虽然不发声音,但它的重要性不比任何一个音符差。休止符与音符一起构成音乐,同样是音乐生命中的一部分。古人云:“此时无声胜有声”,足见它的重要性。譬如《教我如何不想他》中的“水面落花慢慢流”这句旋律,“花”只用前半拍,后半拍休止,这个休止很有意境,感觉是客居海外的游子陷入对祖国的思念之中,由于激动而出现了哽咽,此时的休止符如果处理得好,就能抓住观众的心,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3.速度:速度是声乐作品的心跳、脉搏,就像人的心跳脉搏一样,不能乱跳,否则是要出大问题的,演唱时应注意速度的准确性。譬如新疆风格的歌曲《思恋》,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有人演唱时就把它唱得比较欢快,成了“快三步”,而实际上这首歌的速度标记上写着“忧郁地”,显然不是轻快的情绪,如果我们放慢速度再从容演唱一遍,其委婉抒情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4.节奏:每一部作品都一定会有它的节奏特点,只有抓住这个特点,才能更好地体现作品的风格。譬如《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是一首典型的新疆塔吉克民族风格的歌曲,特点非常鲜明,7/8拍的节奏几乎贯穿全曲,民族风格浓烈,如果演唱时不注意把7/8拍唱成6/8节奏,整个作品的风格就走样了。
5.力度:不同的声音力度所体现出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用唱《英雄赞歌》的力度来演唱《摇篮曲》,也不可能用《阿依达》中的“凯旋归来”的力度去演唱《佳尼斯基基》中的“我亲爱的爸爸”。
三、二度创作时注意音色的调整
音色是表现歌曲情绪情感的基本定位,不同的歌曲需要有不同的音色来演唱。歌唱的音色有许多种,一般来说表现快乐、幸福、天真活泼,奋发向上的情绪情感时音色应偏明亮些,而表现爱情、祈祷、理想、神圣之类的情感情绪时,音色应该比较圆润,略带一点暗色,如果表现悲痛欲绝,黑暗、残暴、死亡、恐惧、阴险的情感情绪,就要采用比较暗的音色。总之在演唱作品时,应该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已掌握的声音技巧,调节出比较适合作品内涵的音色。
四、二度创作时注意把握歌曲的三个“点”
歌曲中有三个点:高潮点、静点和转折点。高潮点是全曲情绪最高涨的地方,静点指情绪和情节发展相对静止的地方,比较内心化,转折点则指一种情绪向后一种情绪转化的音或句,这个音或句过后,新的情绪层次开始了。譬如黄自的《花非花》,第三句“来如春梦不多时”是全曲情绪最高涨的一句,高潮点就在“多”上。这句后的气口就是转折点,情绪从相会的幸福转向别离的惆怅,转折点后第四句的音调如叹息般地下行至最低音“三”字的拖腔“6”处,是失望、遐想、回忆、体味等等。出神入境的时刻,此处为静点,这个音后才唱出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无觅处”。总之只要认真找出歌曲的三个点,并处理好三个点的艺术表现,那么整首歌就像画龙点睛一样活了起来,生动起来,使之富有艺术魅力。
五、二度创作时注意个性化处理
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对于感觉较深的地方可作出与众不同的设计,从而给人一种新颖鲜明的印象。当然前提是不能违背歌曲的原意。譬如聂耳的《码头工人歌》,在尾段的处理上,不少人在朗诵之后,把“向着活的路上走……”一段唱得稍快一些,显得热情饱满、信心百倍,但也有人就在此作出了个性化的处理,在朗诵之后,仍保持歌曲开头的速度,除了内在的信心和坚定的情绪外,反而给人一种顶着逆风、背着重负前进的印象,让人感到斗争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总之,二度创作时只要掌握好以上五点要求,那么你的演唱一定会为歌曲“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
[2]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 人民音乐出版社
[3]《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