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电脑 网络 传播 转换
[论文摘要]电脑网络的迅速发展,数字新技术使一种崭新的网络与传播方式诞生,它形成了自身一系列的特色。本文结合传统与传播方式,阐述了网络与传播方式的10种转播。
互联网新载体的不断发展,新数字超文本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方式、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神话的建立,使电脑与传播超脱了传统的壁垒,催生一种电脑网络全新的叙事风格。网络与传播超越了艺术与现实的界限,超越了传统文体所规范的界限,成为一种虚拟与虚构的结合,技术与想像、视觉与听觉、梦幻与现实的结合,传统那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审美教化等功能正在被网络所消解。“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以技术媒介替代艺术规律、以工具理性替代诗性智慧、以技术的审美性替代文学的审美化”的与传播方式正在形成。依照德里达的说法,传统的“线性”和印刷文本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种向四处蔓延与散播的可以无限链接的电脑“非线性文本”的诞生。因此,笔者认为,网络与传播方式是前所未有的,显示了传统方式在网络时代的转型,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一)由传统书面语言向电脑语言转换。传统纸质媒介时代的与传播均离不开书面语言,人们只有通过书面语言来获取意义,从而达到交流、理解和共鸣的效果。书面语言是以文字、图像等符号为主要手段来叙述的。网络时代的电脑语言则是以数字编码程序为核心来叙述的,作者操作鼠标、敲击键盘,在数字“0”与“1”二进制语汇排列中完成解码的转换,将人的思维与电脑处理在“人机”转换中变成文本,引起语言的重构。法国学者巴尔特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的观念之所以转变,是因为我们对于语言的概念转变了。他认为,作品与文本的差异在于作品是实在的,它占据了书的空间的一部分,而电脑文本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即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构成的“抽象空间”,只有读者介入方能体会,文本以语言为媒介并且用来指出和说明某种隐于其中的社会特性。电脑语言导致了网络特殊形式的产生,最早借助于电脑语言的人,大都是电脑操作的高手,他们的技术能力远远超过能力,“技术的艺术性”被计算机网络写手演绎成“艺术的技术化”,传统的纸质语言的艺术性已被电脑“界面”的感觉性语言所取代。再说网络时代是视觉时代(也称“读图时代”),电脑图像的显示与传播也优于文字的阅读。
(二)由传统文本叙述向网络超文本叙述转换。传统(出版物)是依照线性运作的,通过设置章节与页码标注,并以字、词、句、段、标题等形式固定下来,每一页都有页码顺序,作者与读者的任务就是逐章、逐节、逐页、逐段、逐句以至逐字往下写与读;其展示作品的内容逻辑线索清晰,情节完整连贯,文字手稿是有厚重感、原始性和收藏价值的物质体。而网络超文本与传播带来的是文本的非线性、多义性、选择性技术,当电脑中的光标移至文字或图像时,点击键盘或鼠标,显示屏上的主页会跳到链接的新主页上,使各个书写片段之间埋下重重链接,瞬间的链接能将无数文本关联起来在众多文本之间漫游,标示着网络文本是更大的虚拟空间大文本的一部分,颠覆了传统那种专注于单一作品的与阅读方式。这种超文本方式将文本的核心词句链接在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之中,变得既无固定方向又无清晰线路,跳跃且极不稳定,作者与读者便处于纵横交错的路径中与阅读,随着鼠标在网中游走,彼此交叉、四通八达的网路使他们感到困惑,文本可整段删除或移位,凸显出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这样,电脑文本的多变性导致了意义的去中心,文本内部结构变得松散,思路与语意开始断裂,印证了波斯特所谓的主体去稳定化倾向。网络超文本方式,给作者带来的方便,当作者将文字输入电脑时,显示器上出现以光速变化的文字痕迹,这些符号代表着内存中的ASCII码,作者怎样想,电脑就马上显示了出来,手稿消失了,触觉与特性分离,实现了时空的同一性,主客体一瞬间真正实现了交融。就此,罗森伯格干脆将读者(reader)与作者(writer)两词斩头去尾合成一个新单词——wreader来表示网络超文本带来的这种状况。所以“荧光屏——客体与书写——主体合而为一,成为对整体性进行的令人不安的模拟……电脑书写处于划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上,给笛卡尔二元论所代表的澄明而确定的世界带来些许含混。”网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处处能体现网络超文本的印记。
(三)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转换。传统媒介文本的传播方式是发布一传输一接受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方式在结构上是固定的,缺少变化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更改。网络新文本传播的出现则形成了传播发布一传输一接受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文本传播的单向性与呆板性,受众变成了信息的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由点到面的多元化传播之中,互动传播时代真正到来。网络就是互动性的,是人——机互动产生的结果,通过人机互动又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者与在线的读者,随时可以进行再创作和再诠释互动,而这种流动且连续的互动,是任何传统媒介所难以做到的。尤其LINUX软件的发明带来了新方式的革命,作者公开代码让网友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该系统在网络协作中完成,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本体意义上的原作了,一切文本在读者的参与中不断变化。网络互动新方式,无疑赋予了网络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平等的崭新天地,在这种互动中作者的权威逐渐消失,读者力量却在逐渐提升。虽然参与者受到“传播环境”,也就是电脑网络系统的制约,但相对于传统与传播而言,网民却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去“再创作”的权力,这样就实现了创作与赏析的统一。如当网络诗人们一人一句地联句赋诗时,一个集体与鉴赏于一体的系统也就在网络世界形成了。这样“作品的‘界面’流动感淹没了,‘纸面’沉淀的文学性强化了人对机器、艺术对技术的依赖,使得千百年来文字书写、纸介印刷、线性阅读的文学活动,变成了机器操作、比特叙事、图文匹配的观赏性浏览和趣味性选择,用多媒体‘立体叙事’方式全方位刺激人的感官,冲淡了文字风格韵味的深层体验。”
(四)由传统的精英性向网络的平民性转换。传统是精英们的天下,对百姓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很难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是因为传统后,作品要投寄到刊物或出版社,经过编辑的严格审阅,层层把关修改,达到要求的作品方能发表。而网络空间是一个平民化的空间,这里没有中心和权威,颠覆了等级制度,也就没了审核机制,网络处于绝对自由的状态。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网民可以方便地掩盖自己的身份;加之网中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编辑的把关,网络的这种“低门槛”大大地刺激了“草根”平民自由表达的欲望,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袒露心迹、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作品”贴于网上。在网络虚拟世界,作家与百姓变得模糊不清,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是平民张扬个性的天地,许多写手甚至把网络当成笔墨游戏之地,他们只是追求情感的一时宣泄,在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中表明自己,故有人称之为“孤独者的狂欢”。正如网络作家李寻欢所言:自由,不仅是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平等,网络不相信权威,也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非功利,的目的是纯粹表达而没有经济或名利的目的;真实,没有特定目的的自由更接近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因此,网络已成为网众自由言说、表述梦想的精神迷狂场所,没有了精英与平民、雅与俗、欣赏者与创作者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结构。
(五)由传统的历时性向网络的即时性转换。传统印刷类作品,读者只有在文字叙事中展开丰富的审美想像,并通过想像将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形象,才能在与阅读中产生审美愉悦。加之传统出版有严格的审稿程序、印刷出版过程,读者读到作品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当代网络技术对文化主体的侵入,促使受者的想像力开始萎缩,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快捷迅速,信息流量大,储存海量,信息转瞬即逝,良莠难分,网络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转变为与超现实的虚拟关系,突破了时空的屏障,审美距离感完全消失。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和传播的节奏,传者与受者追求的是在场的“现在时”,追求叙事的随机性与任意性,重要的是“吸引眼球”,不会为作品的深度与意义而费神,网络作品呈现出生活的原生态。从现状看,网络与传播通常做法就是将作品贴于BBS,或列入首榜目录供网民点击,好的文章收入到文集,然而,当作品收入个人文集便有如进了“棺材”而无人问津了,这同传统作者希望将自己的经典永载史册的渴求与做法完全相悖。网络也造成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阅读方式是沿着线性从头读到尾,而在网中阅读摆脱了线性约束,其阅读的随意性很强,在鼠标超链接的导引下,可跳跃式地通过节点衔接来海阔天空的自由阅读,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巨大的阅读空间里,读者可选择作品的某段放射出去,引出其他感兴趣的段落阅读。再说网络阅读者也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细心品味,因此使网络不可能精雕细刻,其文字表述方式就非常简单而直观。“即兴作品”的创始人卡普劳在论述“即兴作品”与日常生活品“用过就扔”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提出“即兴作品”以展出一次最为理想。另一位“活动艺术”流派代表人物阿甘姆也针对“即兴”艺术阐述过自己的看法:“我们与三分钟前的自我不同了,再过三分钟,我们又变了。……我试图创造一种不存在的视觉形态为这种看法造型。形象一出现又消失,什么东西都留不住它。”这样的追求,必然逼使网络传者与受者只能追求短暂的当下性,他们只在写与读所带来的文本快感中度过,这也决定了网络与传播往往是昙花一现,许多网络文本只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便被淹没在帖海之中,而成为大众时代的“快餐文化”。所以,法国学者巴尔特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后现代的作品只是一种文本而已,文本背后再没有现代主义那种终极关怀、精神与审美价值的追求,相反,电脑文本开始趋向多元开放、当下离散等形式。
(六)由传统书写汉字向网络工具汉字的转换。传统汉字是象形、寓意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主要是靠书面文字保存和传播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书写汉字,经由象形而转变为抽象的审美嬗变,其枯润疾涩、点画结合、笔意浓厚、血脉相连、虚实相生、错落有致,或平和含蓄的尚韵,或刚劲雄健的尚法,或自由豪放的尚意,非手写不能体验。这是因为中国文字具有独特的致美构造和书写方式,它可以说是一种最为普及、最引人入胜的艺术,这种象形文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思维,造成中国汉字完全是“字”的思维而不是“词”的思维,人们在点横撇捺书写中享受着一种美。电脑网络产生后,人们也发明了各种汉字输入法,尽管操控键盘很自由,电脑中也设计了楷隶行宋等十几种书体文字,但因受技术工具所决定,电脑文字的塑造脱离了作者的控制,显示屏上的文字转瞬即逝,不像传统手写在纸上的文字那样具有自我的个性和强烈的物质感;电脑已不能像传统书写那样挥洒自如,没有书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体现书写者的个性气质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电脑文字充其量也就是整齐划一的新型美术字而已。电脑网络的出现,使中国文字表现发生了巨大变革,派生出种种特殊的文字与文体,其日益标准与廉价导致了汉字“书写”的大众化与程式化。因为电脑文字太标准化了,文字言语也溶进了外来文字(如拼音系统),变得只是敲击电脑键盘输入自己想要的已编程的字符,人们已经无法通过手迹来区分作者,没有丝毫个人风格与特色,人人均变成了电脑操作系统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器件。电脑网络汉字输入法,彻底解构了汉字象形本质,代之以“工具主义”的规范化,使汉字的用笔、结体、意境、章法、神情之美全然无存,在电脑符号编码与解码之间,中国文字的那种深度与厚度已经消失。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