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建筑科学>救助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研究>正文

救助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建筑科学

  

  国务院2003年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细则,人性化与专业化的救助制度从此取代强制性收容遣送制度,城市收容所迅速调整为城市救助站[1].2006年民政部发布施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各地相继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分中心,及街头服务点、社区服务点。近年来各地城市社会救助管理工作把对受家庭暴力危害的妇女儿童的维权、庇护工作也纳入工作范围。因此城市社会救助建筑从救助功能方面可以分类为城市救助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家庭暴力援助中心等。为方便管理与资源共享,这些建筑在实际选址与建设中常常形成了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的建筑群体,救助建筑形成向功能复合型转变的趋势。随着救助建筑由封闭式管理模式向服务性模式的转变,救助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与提高;同时因为救助建筑没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对救助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特征的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建筑规模与选址的影响

  1.1建筑规模对室外环境总体布局的影响

  国内将城市社会救助站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国家三级、国家二级和国家一级。民政部2012年实施发布的《救助管理机构评定标准》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均涉及到救助建筑室外环境的规模核定问题,调研发现新建救助建筑的人均室外活动面积指标接近10㎡/床,改扩建救助建筑的指标则明显偏低(表1)。因此设计中对建筑与室外环境的空间关系进行合理布局,充分拓展受助人员室外活动场地变得更为重要。救助建筑室外场地规模较小时,建筑形体与场地可呈嵌合关系,场地形成多个围合或半围合庭院,建筑底层可局部架空向场地延伸,同时通过场地的功能复合运用增加受助人员室外活动空间;救助建筑场地规模较大时,建筑形体布局可以相对松散,室外活动场地可较为集中,同时考虑根据受助人员类别对场地进行针对性分隔。

  1.2建筑选址对室外环境总体布局的影响

  救助建筑基地选址如位于城市环境中,基地不宜邻近喧闹的商业街区、城市重要标志性建筑、重要公共建筑,亦不宜邻接即将开工建设或正在建设的开发地段。如遇上述情况,可采取绿化、水体等手段减少噪声、扬尘对基地的影响,并进行一定的视线遮挡。在救助站附近有游乐设施、开放公园,则可适当减少儿童活动器械和活动场地面积并且组织受助者到开放公园等进行活动,在基地附近有停车场、停车楼等,可适量减少基地内的室外车位数量。

  救助建筑基地选址如位于乡村环境中,基地邻近山体、丘陵时,要避免雨水汇集对室外场地的影响,场地设计和视线方向要配合山势,避免山体对受助者产生过于封闭的体验。救助建筑基地邻近开阔水面、大型河流时,场地设计可以利用水面形成开放的景观,但同时要注意设计中安全防护措施的完善。

  2.室外空间环境主要构成要素及设计特征分析

  2.1室外空间环境主要构成要素包括:(1)道路:包括车行道路、人行道路。(2)空间围护界面:包括建筑外墙、栏杆、基地围墙、绿篱、树丛等。(3)室外场地:包括基地出入口广场、室外停车场、庭院、室外活动铺装地面等。(4)绿化景观:包括灌木、乔木、草地、水体、种植园地等。(5)景观小品及活动设施:包括雕塑、景墙、亭子、花架、器械活动设施、戏水设施等。

  2.2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室外场地围护界面较为封闭;活动场地空间分隔不明确;不同人群使用的室外活动场地可识别性较低;场地内活动设施不齐全;室外空间形态过于单调等等。

  2.3各个要素的设计特征分析:在室外环境功能设置与空间布局方面,有别于一般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救助建筑在满足被救助者基本生活需求与人身安全的同时,还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共活动空间。救助建筑必须考虑救助对象的心理行为规律,在防伤害设计、无障碍设计、安全疏散设计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2.3.1道路:道路设计需保证救助车辆能在基地出入口就近停靠;道路系统应简明通畅,具有明确方向感与可识别性,以便于受助者识别与记忆;道路系统应避免人车混行,车行道不应穿越受助者生活区。

  2.3.2空间围护界面:空间围护界面不应使用有尖锐突出物的做法,构筑物阳角部分须做圆角处理;基地围墙应具有一定的通透性,避免全封闭围墙以减少场地的封闭感,基地边界可以采取围墙与绿化、水体相结合的形式;建筑外墙与场地宜设置一些过渡空间,如采用底层架空、柱廊等形式;可以采用坡道联系建筑与室外场地,满足各年龄层使用人群以及残障人士需求。

  2.3.3室外场地:基地出入口需保证其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灵活性,方便受助人员寻找;不同受助人群的室外活动场地应具有场所感与可识别性;小型活动场地应选择运动强度较小、占用场地较少的项目(如羽毛球场、篮排球和网球等),主要以愉悦身心为目的,以避免剧烈运动带来的身体撞击。老年受助人员室外活动场地应有利于老年人的自然交往,适应老人强身活动和娱乐消遣,有良好的日照与小气候环境,同时力求靠近老年受助者居住空间。未成年受助人员活动场地的位置应紧邻居住空间或有直接而不受干扰的通道,应与其他运动项目的用地分隔开来,与机动车道保持一定距离,距离不够时应加设围护隔离措施。

  2.3.4绿化景观:绿色植物需选择无刺、无毒、无刺激性气味的品种,有彩化、净化功能且富于季节变化,有助于缓解受助者情绪;为了夏季遮阴需要,可以在室外活动场地四周局部种植高大乔木,下层配置耐阴花灌木,从而形成一定的绿化密度与层次;可将绿化与水景相结合,利用喷泉的水声可以起到掩蔽噪声的作用,水体形式可以分为线状与面状,面状水体可以分割场地,包括方形、弧形以及两者相结合等形式,其中弧形更具有凝聚力,对受助人员的心理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2.3.5景观小品及活动设施:对于未成年受助人员,需要引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知识的兴趣,可以采用知识型(例如木质音乐矮墙)、科技型(例如地球仪雕塑)以及趣味性的雕塑;固定的运动器械有助于促进平衡感与运动能力的提升,器械色彩以鲜艳醒目为佳,在布置时应注意器械之间的间距,间距太小可能会有危险;在光照充足的活动场地可以布置种植园地、玻璃温室等,培养受助人员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室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市政设备设施时,设备设施的尖锐、突出部分需做弧形处理,设备设施无裸露电线和危险悬垂物,场地周围无明显持续噪声。

  3.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3.1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受助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受助人员除流浪、乞讨成年人外,还包括老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大多持有既寻求庇护又追求自由的心理状态,有些受助者因心理、生理等各种原因,对工作人员提出无理要求或辱骂、殴打甚至进行自残。

  救助工作完成后受助人员离开时心理与情绪状应该是稳定的,并且身体达到一定的健康标准,因此救助建筑需要创造多样化的室外空间环境以适应不同受助人员的心理要求与环境选择,需要室外活动场地动静分区以适用于不同人群,减少建筑构件或构筑物带给受助者的监禁感,通过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的更新给受助者带来亲切感,同时以促进受助者与社会工作者的交流为目的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灵活布置各种互动设施。

  四川绵竹市救助站较好地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室外空间环境设计较为出色。该建筑在平面功能上充分考虑受助者性别和年龄差异,将受助区的宿舍和餐厅按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未成年区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庭院,通过建筑的围合、庭院空间形态的变化、植株的配置、墙面肌理的搭配来丰富使用者的感官体验。场地的围墙和防护栏一改以往类似监狱一样高墙铁丝网的冷酷形态,采用尺度宜人的深色陶土砖贴面,防护栏采用扁铁和不锈钢圆管编织成富于格网韵律的防护花格窗,结合建筑白色粉刷墙面,庭院郁葱的常青树,入口小巧活泼的月亮门,使人立即产生亲切感,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

  3.2场地复合运用设计

  当救助建筑室外场地较为紧张时,可以运用场地复合的方法达到提高用地效率的目标。场地功能的复合运用包括:消防回车场与室外活动场地的复合运用;消防水池与景观的复合运用;屋顶平台的综合运用;露天活动场所与交流场地的复合运用;停车场地与绿地的复合运用等。 消防回车场在平时用作室外活动场地的典型案例有荆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屋顶平台的综合利用表现为利用低层建筑的屋面布置花坛、阳光房及休憩座椅,使受助者感受到类家庭式居住环境的亲切气氛。露天活动场所与交流场地的复合运用可以是以花架围合的半圆形露天剧场,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和凝聚力,同时剧场坡地上种植大片草坪可供受助者休憩并享受阳光,对受助者的心理康复有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促进受助者之间或受助者与工作人员的交流。

  3.3创造多样化的室外空间

  在满足空间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空间的变化宜有一定规律;空间尺度宜分别适应老人、未成年人和成人的生理要求;空间界面的设计可以形成开敞与封闭的变化、竖向高差变化、空间连接与分隔形式的变化;室外场地空间形态的形状不宜过于单一,空间形态组合可以形成叠加与交错、集聚与扩散、分离与吸引、重复与韵律等多种变化,以求营造活泼轻松的空间氛围,有助于安抚受助者的心理,空间形态也不宜过度地追求复杂的变化,避免使用者产生混乱感。

  3.4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策略

  在救助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受助人员室外活动场地调整建筑形体布局,采用半围合庭院、底层架空、浅水池等手段改善建筑的小气候,也提倡采用一些被动式太阳能的处理方式比如蓄热体、阳光房等。这些设计手法可以和救助建筑的具体功能结合起来,阳光房可以用作救助建筑的活动室,底层架空可以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留出大面积的场地作为活动空间,室外浅水池可以与建筑的景观结合并缓和受助人员对建筑环境的心理感受。例如美国达拉斯救助站采用底层架空的连接体,既适应了当地气候需求,又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4.结语

  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现状并不容乐观,分析其中的原因,部分是相关研究的缺失,但更多是建设过程中满足于完善建筑主体的功能设置,而忽视室外空间环境对受助人员心理的积极作用,因此对救助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研究还需要结合行为学、设计心理学进一步探索与总结其设计规律。    参考文献:

  [1]高中华。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变迁[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27(06):86-93+127-128.  [2]殷伟韬,张宏。 绵竹市救助站的人性化设计[J]. 建筑与文化,2010,(09):90-91.  [3]邓翔,庄程宇,刘伟。 狭处逢生--荆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设计[J]. 建筑学报,2010,(10):88-91.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