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通信>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研究>正文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通信

  

  论文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短信预警 短信平台
  论文摘要:在介绍突发事件分类及特征的基础上,从传送时间、预警区域、预警对象、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分析预警系统应解决的问题,给出了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的结构,分析了相关模块的功能。

    
  1 引言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国正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期。根据中国年鉴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自然灾害严重,共造成2325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48992.5千公顷,倒塌房屋146.7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63亿元。为了最大可能地避免发生灾难事件所造成的伤害,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方式进行研究。由于手机具有普及面广、便携性强、可将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个人等优势。所以本文提出建立基于移动通信的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帮助人们预防灾难、减轻灾害。
  
  2 突发事件分类与特征
  
  2.1分类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分类分级的目的是为制定应对的方案和资源的需求提供依据。
  2.2特征
  不同的突发事件由于可预见性、可控制性、扩散速度、影响范围、损失程度、持续时间等诸多要素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突发性。人们难以准确的把握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爆发的程度。
  危害的严重性。这种损害性不仅体现在人员的伤亡、组织的消失、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上,而且还体现在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所造成的破坏性冲击。
  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预测。
  处置的紧迫性。突发事件发生需紧急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否将造成重大损失。
  
  3 系统应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系统预期的功能,预警系统应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3.1传送时间短。传送时间是指从系统发送预警信息开始到被成功传送至终端的时间。这就要求预警信息的信息量要小。另外由于预警系统是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所以在系统传送的过程中,应该以比其他信息具有更高的优先权,优先使用信道,进行预警信息的发送。传送时间的长短决定该系统的成功与否。通过有效的方式及时地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损失。日本的预警系统在2008年6月14日7级地震中,提前10秒在部分区域实现了由电视等媒体发布的地震预报。距离震中30公里以外的地方在地震摇晃发生之前十多秒就得到了地震预报,距离越远,效果越明显,起到了一定的预警作用。而汶川地震,我国距离震中较远的地方,甚至千公里以外的沿海地区感受到震感时才知道发生了地震。
  3.2预警系统应能根据突发事件覆盖的区域,进行有选择的通知。不能将信息发送给所有的人,也不能让处于危险区域的人们接收不到信息。不加选择的进行预警信息的发送,可能会造成其他区域人们的恐慌,而且占用有限的通信资源、延长数据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时间,甚至有可能造成信道拥堵导致预警信息发送失败。这就失去了预警的作用。
  3.3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当前由于虚假和垃圾信息较多,为加强信息的可信性,预警系统应能阻止虚假的预警通知、保护预警通知的完整性。手机用户对接收到的预警信息可以鉴别信息的来源。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可设立突发事件预警的特服号码。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紧急事件特服号码,如美国的911、英国的999、我国的110等。在预警系统中使用一个易记的、权威的号码,一有突发事件政府通过特服号码发布预警信息。
  3.4实现多部门联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预警系统在多个部门之间应该是既是独立的,又是相关的。在发送预警信息的同时应该能实现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共同解决突发事件。
  3.5支持多种协议。主要协议有中国移动的CMPP、中国联通的SGIP、中国电信的SMGP、中国网通的CNGP、国际通用协议SMPP。至少能支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短消息协议。


  4 短信预警系统结构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危害严重性、应对紧迫性等特征,如地震和海啸从出现至到达只需几秒或至多几分钟。所以要求预警信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送给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用户。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是指,当某主管部门发现有需要该部门及时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时,能以最快的速度主动将预警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给涉及区域内的用户。根据通知的目的和紧急性,预警通知分为首要信息和辅助信息两种。首要信息用于快速向用户通告即将发生的事件,例如即将发生地震,所以要求有很高的时效性。辅助信息是首要信息的附加信息,是一些具有指导或指引性的语句,指导人们在危险状态该怎么做或到哪里获得帮助等。
  短信预警系统由信息收集系统、预警中心、通信传输系统、接收终端四部分组成。
  
  4.1信息收集系统
  预警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专门专业的网络管理系统也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预警信息的汇报。例如,通过地震台网可以向预警中心上报地震信息、通过气象台网可以将暴雨、冰雹、龙卷等恶劣天气涉及的区域及发生的时间传递给预警中心。通过信息收集人员也可将突发事件信息上报给预警中心。
  4.2预警中心
  预警中心由信息处理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及信息处理及发送模块组成。
  信息处理模块负责将从信息收集系统接收的预警信息进行信息整理、加工,使之适合作为可发送的预警信息,并存储到数据库中。虽然一条手机短信的最大长度有70个汉字,但作为预警短信要求短而精。特别是首要信息,要用尽可能少的字清楚的表达预警信息,不能让用户看后产生异议。
  数据库服务器用来存储预警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所有的信息。为了便于短信信息和用户信息管理,数据库中建立若干个有关联的数据表,包括用户信息表、待发信息表、发送成功信息表、发送失败信息表等。
  信息管理和发送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负责对信息发送前的进一步确认并确定预警信息的优先级别、类别。信息发送模块使用申请的特服号码实现向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功能。具体应包括发送对象选择,应能识别并确认在灾害发生区域的所有的手机用户。实现这部分功能应与通信系统中原地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的信息建立连接,以获取当前区域的手机用户信息。
  4.3通信系统
  通信传输系统采用移动通信的SMS短信平台。预警系统应跨接多种网关(CMPP、SGIP、SMGP、CNGP、SMPP),以符合不同短信平台接口协议,满足不同运营商的接口要求,保证用户系统在连接不同网关时的稳定性。实现从预警系统到运营商短信平台的互连互通。在接口中应能识别预警信息,以使预警信息具有较高的优先级,优先在信道中传输。
  4.4接收终端
  接收终端具有基本移动通信服务的手机。其负责接收从预警中心经通信系统发送来的预警信息。
  
  5 结束语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而且该比例仍在快速增加。其中,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浙江五省(市)的电话普及率都超过了100部/百人,其中北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由此看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既及时又可达到较高的覆盖面,建设突发公共事件短信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芳.移动通信网的公共预警系统研究[J].北京:通信技术,2008(11):211-213.
  [2]马科.陈和平等.基于移动平台的火灾短信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5):2387-2389.
  [3]孙秋伟.基于GSM的短信报警收发平台设计[J].福州: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44-48.
  [4]陈伟.山东气象服务短信平台建设的探讨[J].北京:通信世界,2004(10):45-46.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