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微电子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而改革目前传统的经营管理形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商务模式,在提升农业的产业化程度,调整农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等方面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的。农业和电子商务如果能寻找到适当的结合点,那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电子商务农业
一、前言
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它是一种新兴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商务方式,原来面对面的交易方式,逐步变成了由计算机网络远距离操作完成的交易方式。
农业电子商务系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的产供销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而改革目前传统的经营管理形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农村中小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入世后,农产品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的市场正逐渐形成。农产品市场正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国内、外同行竞争的压力。因此,农民对农产品信息的了解、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农产品市场的买卖双方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交易的,即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总体水平共同决定的。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现实中的农产品信息难以完全了解,使得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成为主导,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农民极度缺乏市场信息,增加了农民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事时有发生,以及交通、通讯等其它因素的原因,农民难以及时、准确、可靠的得到市场信息,导致大量农产品流通不畅,影响了农业发展。而农业电子商务给农民多了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借助它能实现农业信息的沟通与知识的共享,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与交换,减少不对称信息的比重,它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的决策、指导生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农业电子商务改变着传统的农业贸易方式。农业电子商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模式将被打破。农民通过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贷、担保、交易、支付、结汇等环节。使农民可以更贴近市场,提高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使农民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及要求,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出来,从而促进了供需双方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电子商务跨越了地域、时空界线的特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节生产与市场的矛盾。
3.农业电子商务能有力的拓展产品的市场份额。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产品及生产资料开辟了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同时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将地理范围分散的,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组织化。
由于电子商务可以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营业时间,因而能让农民找到更多的新市场,吸引更多客户。另外,交互式的销售方式,使农民能够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本身的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稳定的顾客群。
4.农业电子商务能有效降低各种成本,提高效益。首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农民在购买生产资料或出售农产品之前,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价格比对,选择最合适的交易者。同时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帮助生产者及时获得管理信息、生产技术。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在网上签订种子、化肥及产品的供销合同。农民还可以在网上通过集体采购、招标等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市场技术、气象预报、法律法规、虫害预警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其次,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减少第三方或中介组织的参与,农民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可以直接进行交易,提高了市场效率,减少了中间交易成本。据统计,在传统商务模式下,商品从订货到售出过程中费用约占企业成本的18%~20%,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后,将该费用比例降低到10%~12%。同时,交易双方信息可以共享,减少中间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损失。再次,可以节省营销成本。使用因特网作广告,其成本要比传统广告媒体节省90%。利用网络向全球发布本地农产品资源信息,宣传、推介本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将本地区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网上农产品超市,不断扩大网上交易规模,逐步引入期货交易,发展“订单式农业”。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农业电子商务要发展,观念要先行。其发展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在我国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和主管领导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导致企业和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使农民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商务意识是根本,创新意识是关键,信息技术是手段。只有对农业电子商务有了正确的、积极的认识,才能务实的、实事求是的接受它。不能准确理解信息化,就不能正确地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2.扶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到2006年,全国已经超过1亿网民,然而农民只占1.4%。网络是农业电子商务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农民可以方便、价廉的用上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不能转嫁给农民,政府要给予广泛而有力的扶持。只有政府直接参与农业信息网络,才能建立起覆盖市、县、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政府可以通过工业反哺的方式来加大投入,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农行品的竞争力,又给农产品间接提供了补贴,同时又不违反WTO关于农业补贴的规则。
3.创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起宏观指导作用的政府农业网站。此类网站的特点是农业信息服务和管理。另一类是起农业信息中介作用的非政府组织网站,此类网站的特点是提供综合性农业信息或专业化信息。第三类则是直接用于农产品交易的网络,这是农业电子商务的最终表现形式,此类网站的特点是能够提供农产品网上订购和网上支付的网络。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各地的特点搭建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
4.建立安全的网上支付体系。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支付和交货是最终目的。而网上支付是农业电子商务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此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国际化、信息化、高水平的,被国际认可的支付网关十分重要。
5.优化、重组传统的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专业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往往不注重电子商务活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畅通,应对入世后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就必须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农业电子商务能够打造新型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对农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提供数字化的交易、拍卖、支付、配送等服务。在适当的时候建立若干农产品物流中心,增加对农产品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
6.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信息技术、网络知识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现有教育不平衡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中央和各级党校现有远程卫星教学网络平台,以及各种农村远程教育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
7.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其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特殊性,加大了其在特征和质量方面的度量标准的制定的难度,而标准是农业电子商务得以广泛开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进行比对,就没有衡量产品质量的准绳。因此首先要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管理和相关内容的研究,只有解决了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业电子商务才能做到质的飞跃。
8.建立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要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即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数据库系统。从而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占有率。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作为本世纪的主要经济贸易方式之一,将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因此,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