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建筑科学>广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认知的体验式调研>正文

广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认知的体验式调研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建筑科学

  

  王灿明在《体验学习解读》一文中提到“体验式教学”,最初源于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 John Dewey) “做中学”的经验学习理论。库伯( David A. Kolb) 于 1984 年提出了经验学习的四阶段周期,即具体经历———反思内省———抽象归纳———行动实践,成为公认的体验学习的经典理论。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区别于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收”的单向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以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基础,让学生去亲身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能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地进行学习的实践创新型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理论和实践多应用于常规教学中,在建筑学科内的运用较少。本项目基于“体验式教学理论”完成的小洲村研究调研对广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认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且过程中“体验式教学”理论的运用的经验和成果也对建筑学科提供了一种创新学习体验。

  1 传统调研方式

  在对小洲村进行传统式调研过程中,我们着重以传统调研中的宏观视角去整理和研究小洲村,力求达到对小洲村全面客观的了解。我们需要做到对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脉和居民生活的了解,对当地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空间形式的理解,追寻其历史沿革和发展立场以求得时间维度的完整视角,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翻阅资料和走访询问完成; 对水系、建筑和节点的分析则是通过现场调研绘制图纸拍摄照片等办法获取数据信息,再通过技术图纸的手段表达。

  2 体验式调研方式

  2. 1 总结、归纳和应用体验式的调研方法

  体验式教学理论下的调研模式,以亲身体验为基础,加以三种重要的调研方式: ( 1) 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对场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价值进行思考,对比不同类型人群的生活需求和空间感受。( 2)情境体验。通过系统性的情境模拟的方式感知居住、工作和游玩的感受。( 3) 实践体验。与当地居民共同体验生活,感受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空间的感受。

  2. 2 四种角色的代入对主要的村落空间形态的认知

  本次调研以小洲村旅游观光区为研究范围( 2004 - 2008 发展起来的空间) ,这个范围包含了以华台山为中心至水系两岸的村落空间,范围内混合了游客、村民、艺术家、艺术学生主要四类不同使用人群,具有代表性。

  2. 2. 1 居民村落中对小洲村的空间形态影响最大的角色莫过于居民。居民在村内活动类型及使用空间类型最多,是对小洲村进行空间认知的最重要的角色。

  ( 1) 生活。村落内长期居住的原居民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一般出外打工,早出晚归; 老年人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白天,或理内,家务工作,或出外,三五成群拉拉家常; 到了晚上,几个小店铺为居民提供谈天说地的空间。居民时常利用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私人利用,对于其他人群可能造成不适或不便。河涌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位于家门口的水源,使用起来还是十分方便。街巷是连接各住户的一个纽带,村落中只有河边道路和极少数的街巷可以通过运送货物的三轮车。街巷对居民的影响之大体现在村落内绝大部分的街巷只有居民通行,而街巷空间除了交通功能外,居民们会利用街巷做家务,娱乐( 如打麻将,下象棋等) ,甚至是发呆。

  ( 2) 生存。如果说小洲村慵懒悠闲的气质是人们所向往的“生活”,那么小洲村内的商业发展就是村民“生存”的产物。作为一个传统古朴的小村落,为了迎合商业的发展,居民改造自己的住宅,以岭南特色美食,农家乐,民宿等增加收入。更有甚者,把单层传统住宅改造成多层现代住宅出租。这种情况在近两年发展极为迅猛,以至于村内烟尘四起,空气混浊,终日萦绕装修的噪音,使居民们怨声载天却又对这种情况感到无奈。

  2. 2. 2 艺术工作者小洲村保留下的水系特色,岭南文化的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聚集,在小洲村寻找创作的灵感,主要以关山月等大师的到来以及艺术村的建立为标志,小洲村一系列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艺术工作者到来有着密切的关系。

  ( 1) 水系。小洲村的水系是村落的一个重要特征。艺术家最能感受到村落内的河涌水系对整个空间的价值。在寻找工作室的地址时,一般选择河道边的建筑。对于艺术家的抽象思维中,对于村落的记忆都寄托在水系当中。无论是创作灵感的空间,或者是村落的路线,重要位置的定点,都会以水系作为记忆的基准。

  ( 2) 建筑空间。因为公共建筑的便利性,一部分艺术工作者选择入驻公共建筑,如一些废弃的公祠等,改造成自己的工作室,使公共空间私有化。或利用公共建筑与广场作为作品的展示、行为艺术等的艺术空间。部分艺术家选择民居中的特色建筑或者其他传统建筑,进行局部或者整体改造,作为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沿街的空间可用作作品展示与售卖,沿街商铺改变了村落的沿河立面,也改变了人的空间感受。比如对有特色的立面产生喜爱的情绪,产生驻足行为,但是因为聚集的人数变多而产生空间拥挤的心理感受等。

  2. 2. 3 艺术类学生小洲村出现大量以培训艺术生为目的的画室,从各地聚集到小洲村的学生成为小洲村长期停留人群之一。出于方便考虑,画室会提供邻近住宿,学生也会选择租住在附近。

  ( 1) 往返画室与住宿。村中的画室多设置于村口附近,而住宿分布相对分散。往返于画室与住宿两点之间,是学生体验小洲村空间形态的主要方式。对于初来的学生,迷路在所难免; 而一段时间后,他们能自如穿梭,偶尔其他路径往返两点。

  ( 2) 写生地点。小洲村内具有较多景点,然而一些古村落的重要特征如河涌、巷道也是学生绝佳的写生地点。但是除了少数的几个广场,小洲村公共空间的尺度多数较小,长期逗留进行创作易造成交通堵塞,创作也受周遭环境影响。

  ( 3) 课外生活。学生的课外生活也是对小洲村空间体验的一个部分。在紧张学习之后,学生渴望会在村中寻找一种解压的方式,或是到酒吧感受喧闹,或许是闲坐桥边感受流水潺潺。同样的空间形态在不同的学生眼里,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2. 2. 4 游客总体而言,小洲村在游客眼里由以下元素组合而成:

  ( 1) 巷道空间。初进小洲村,街道边的墙画,一下就把人带进艺术空间当中。各种街巷有各具特色的小店,抑或耳目一新的装修,抑或文艺休闲的氛围,无不在描绘着小洲村的艺术气息。而一些很明显狭窄而阴暗的窄巷,没有路标的指示,也没有游客的踪迹,常常直接被忽略。    ( 2) 河涌桥梁。在小洲村游览的时候,游客的视线几乎没有离开过河涌。即使迷路,只要找到河涌,就能找到方向。小河涌并不清澈,但这种水乡情怀,以及河涌两边古树,枝桠盘虬,增添不少惬意。与河流相呼应的便是各种新旧桥梁。桥梁不仅作为交通空间,更是有居民在桥梁上谈吐倾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3) 拆建与改建。近年来小洲村沿河部分不少地方都在拆建与改建房屋,环境杂乱,不免让一些想要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游客有些失望。

  2. 3 四种角色对相同的村落空间形态产生不同的认知

  对于小洲村内特殊的空间形态研究,我们主要通过三个不同的方面表现理论与实感的差异。在真实的空间使用的情况下,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下不同人群对空间形态的认知不尽相同。

  ( 1) 高宽比。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对高宽比例的取值进行了解释: 邻幢间距( D) 与建筑高度( H) 之比为 1. 5 ~2 是使用最多的数字。当 D/H <1 并逐渐减小时,则有近迫感,其空间如同剩余空间;而当 D/H >1 并逐渐增大时,则有远离感; 当 D/H = 1 时,建筑高度与间距之间存在着某种匀称。

  在小洲村中,D/H <1 的窄巷空间及 D/H =1 的河涌边商铺空间占大多数( 图一) 。窄巷空间排布紧密,进深极长,这种空间理应给人近迫感,使人感到不舒适。但是这样的空间被加以利用,精致布置,却给人以温馨亲近的感受,这种空间为游客带来了新奇的感受; 对于居民,窄巷空间仅作为交通空间; 对于艺术家,显然这个空间吸引力不足。河涌边的街道 D/H 约为 1. 5,是各类人群最常使用的交通空间。对于游客,这是最为主要的游玩路线; 对于居民,是集休闲娱乐,交通休憩于一身的使用空间; 对于艺术工作者,是主要的灵感来源及作品展示空间。

  沿街商铺空间比例匀称舒适,但是随着使用人群的交叉,慢慢形成了一个具有近迫感的空间。

  ( 2) 底界面与侧界面。底界面即地面,街道的底面处理可以影响街道的空间划分,组织流线,甚至人的心理感受。侧界面是由沿街的建筑物以及其他装饰构成的竖向立面,侧界面的高低与底界面的宽度共同影响啦街道空间的深度。侧界面组织的节奏与韵律是街道结构的关键。

  使用频繁的底界面与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侧界面则具有观赏性要求( 图二) 。小洲村街巷桥梁的铺地都使用古老的麻石材料,时空穿越感只有在传统古村落才能愈演愈烈。街道的侧界面除了由建筑立面构成,还有使用者的行为。由于村落街巷空间狭窄,一些宽敞的街巷便成为了很好的晾晒空间。对于居民来说,这是极为方便舒适的,但对于游客与艺术工作者来说,这样的界面极度影响了观赏性及艺术性。

  ( 3) 开敞与封闭。格哈德·库德斯认为,私密的小型广场可以拥有较高的边界。边界高度与广场宽度的关系在 1∶ 1 或 1∶1. 5 时显得更为完整,边界显得亲近而且具有保护作用。当上述关系为 1∶ 5 ~ 1∶ 8时,广场空间将显得十分开敞,利于举行大型活动。对于中等大小的广场,要建立私密性,上述比例在 1∶3 ~1∶ 4 很有利。

  [3]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简氏公祠的前广场,此外还包括河涌两侧岸线、桥头路口等,在特定时间会举行祭祀、聚餐、贸易、竞赛、集会等村民集体活动。这些地方保持着较为开敞的空间格局,与周边密布的街巷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次我们能依稀分辨出原有的传统村落肌理,即一种“街巷空间 + 公共空间”的空间组织模式。简氏公祠的前广场显然是作为一个开敞空间吸引人群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适用人群多为居民,夜晚凉爽清幽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休闲。即使在白天,也极少游客及艺术家逗留,因为开敞的空间形态中却缺乏活动类型。

  相反,一些较为幽闭的古屋空间,缺少自然光线与活动空间,却意外得到游客与艺术家的青睐。

  3 传统调研方式与体验式调研方式的结果对比

  传统调研方式提供了宏观理性的信息,优点在于调研后对场地又实际客观的认识,对后期工作的正确展开方向打下了基础。而缺点在于单纯地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往往忽略了人的心理感受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体验式调研与传统调研的区别在于体验式调研重视感官体验。抛弃现有的主观思维,亲自代入角色,而非以专业者的角度看待空间,是模拟角色的重点。体验式调研关注点较为细微,容易缺乏全面认知,过分强调人的感受容易忽视客观事实,但是真实反应了人的思想情感,关注“生活节点”的互动以及与社会接轨,吸引对“人”的关注,也是对古村落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传统调研具目的性,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获得结果。而体验式调研,在曲折中寻找答案,从不同的方向入手,或许过程中绕了弯路,但无疑思考得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图三) 。    4 研究结论

  本项目通过将学生角色分别拟定为居民、艺术工作者、艺术类学生、游客四个身份在小洲村“生活”一段时间,通过观察,采访,以及亲身体验,完成了对小洲村村落内空间形态的认知研究。试图模拟一个真实的身份,联想村落空间形态与行为的关系,形成设计者为“自己”的使用而思考设计的一个环节。通过这种感性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平时在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当然,古村落的形成与历史文脉有着莫大联系,而体验式的调研方法只能局限于当前的时间状态。

  从传统调研的“过去”加上体验式调研的“现在”,才能形成更以人为本的“未来”。因此只有将两种调研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不断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日) 芦原义信着,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2006.  [2]黄谦,牟江. 成都市历史传统街道空间形态的分析对比研究———以宽窄巷子与锦里古街为例. 517 -6611( 2011) 36 -22442 -04.  [3]格哈德?库德斯.《城市结构与城市造型设计》,2007.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