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矿业工程>一起特殊突水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正文

一起特殊突水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矿业工程

  

摘要 本文针对海孜矿745工作面2005年5月21日发生特大顶板砂岩突水、瞬时最大水达3887m3/h的罕见事故,从充水因素、突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断本次特大突水事故因,提出745工作面水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 特大突水 突水源水害 顶板 对策

1.前言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海孜矿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经技术改造后核定生产能力150万t/a,主采煤层为下石盒子组7煤、8煤及山西组10煤。

海孜矿一水平84采区自1998年开采以来有6个工作面发生16次突水,突水量在10~350m3/h之间不等,突水水量衰减快、历时短,出水位置一般在项板周期来压过程中,沿走向多为90-100m一次,规律性明显,出水多显淋水形式,采取常规的防治水措施后,均能有效地避免水害事故的发生。但在745工作面特殊的地质、采矿、水文地质条件下,2005年5月21日,在工作面推进总长度140m处,发生了特大突水事故,瞬时最大水量3887m3/h,造成5名工人死亡。

本文将从745工作面充水因素、突水水源入手,对这起罕见突水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745工作面水害防治对策。

2.地质、采矿特征

2.1地质特征

7煤层厚度0.2~3.2m,平均厚度1.29m,平均倾角18°。7煤顶板为砂、泥岩组合岩性,自下而上有细中砂岩三层,厚度分别为2.28m、2.19m、5.16m,其余为泥岩、粉砂岩。法线方向54m以上为一层厚96~169m,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巨厚岩浆岩床,岩性以闪长斑岩为主。其下部为厚约23~25m蚀变带,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但其发育程度不详。第四系松散层厚247米,下伏四含厚度l0~14米,直接覆盖在煤系露头之上,四含单位漏水量q=0.0923-0.40411/s.m,为弱含水层。

2.2采矿条件

745工作面平均倾角15°,工作面走向长400m,倾斜长120m。炮采,支柱高度2.2~2.5m,单一走向长壁完全垮落法管理项板,平均单产2.5万t/月。截止200t年5月21日,工作面已回采走向长140m。

84采区7煤及8煤均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根据解突需要,该采区首先开采了下保护层10煤。采区内设计7煤工作面6个,745为采区最下部一个工作面,开采深度为-327.8~-382.1m,7煤距下层10煤法距80m。745工作面平面、剖面示意图见图1,图2。





745工作面回采之前,采取了多种防治水措施。①补做岩石放水巷并与机巷最低处贯通,工作面形成出水自流条件;②机巷由架棚支护改为锚网支护,以防突水冲垮巷道;③沿机巷施工5组9个放水孔,放水孔距80米一组,回采前累计放水16万m3。


3.突水原因分析

3.1突水经过

2005年5月16日12点745工作面顶板首次出水,水量达350m3/h,出水点在机巷以上10-20m处,17日早6时水量降至35m3/h,以后至21日突水前水量一直稳定在30m3/h左右。出水后,矿立即安排停采撤人,定时测量水量、风量、瓦斯变化情况,维护巷道,保持通风。水质化验显示为顶板砂岩裂隙水,非第四系四含水。

由于煤层软,地压大,16日出水后工作面变形严重,5月21日矿安排部分工人进入工作面维修。12时45分机巷以上10多米处,顶板突然发生突水,瞬时水量达3887m3,在腰巷以下作业的5名工人因来不及撤离而遇难,水体顺岩石放水巷涌入采区轨道下山,流入大巷,将轨道下山底板冲出1米多的深沟,破坏力极大。顶板砂岩突水,如此量大,实属罕见。

3.2 745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

3.2.1 该矿地质报告对7煤顶板砂岩及岩浆岩床的突水性描述甚少,仅个别孔作简易水文观测。岩浆岩床区地质勘探有4个钻孔发生漏、耗水,钻孔过岩浆岩的漏水量为1.2~12.8m3/h,表明岩浆岩是含水的,在岩浆侵入煤系地层冷凝收缩过程中形成的结晶水储存其裂隙中,因此岩浆岩水可能是7煤开采的间接充水水源。

3.2.2岩浆岩底部“蚀变带”的含水性显示,蚀变带水可能已成为745工作面顶板砂岩突水的直接补给源。

经查阅22B5、22B6等钻孔柱状的简易水文参数,过7煤顶板钻孔砂岩漏水量达1.92~4.16m3/h:蚀变带泥岩、砂岩漏水量为0.9m3/h。初步分析该蚀变带有贮存运移地下水的条件,但其富水性不明。

3.3 745工作面突水源分析

3.3.1 突水水源的排查与初步认定

根据勘探报告,7煤顶板砂岩裂隙水q=0.0005251/s.m,可视为隔水层。但顶板砂岩16次突水表明实际为含水层,而本次突水水量大(3887 m3/h),来势猛,因此,排除了7煤顶板砂岩水是主要突水水源的可能性;由于745工作面风巷是沿原743工作面机巷沿空送巷,可排除老塘水为本次突水水源的可能性;745工作面以突水点为中心,以100m为半径范围内无地质勘探钻孔,排除有封闭不良钻孔成为本次突水水源的可能性;突水地段无断层分布,排除断层水成为本次突水水源的可能性;根据突水量衰减快以及水质、水温特征分析,排除了奥灰导水陷落柱成为本次突水水源的可能性:根据5线剖面,工作面风巷距四含底晃最小距离为122m,依《三下开采规程》公式计算,两带最大高度约36.6m,从而排除了四含水成为本次突水水源的可能性;7煤底板至太灰距离170m,且本次突水为顶板水出水,从而排除了太灰水成为本次突水水源的可能性。


由于上述7种水源被排除,都不是本次突水的主要水源,因此,只有745工作面的上覆岩浆岩及其蚀变带水,有成为突水的主要水源的较大可能性。

3.3.2突水通道分析

通过对745工作面突水冲出的冒落、裂隙带岩石标本特征对比分析认为,岩石标本是7煤项板0.5~31m范围内的砂岩及泥岩,表明导水裂隙带是通畅的突水通道。其上至岩浆岩底板有13m的岩层,根据计算,在0.78MPa压力下不会被突破,但能被远远大于0.78MPa的矿山冲击地压所突破,从而有可能成为突水通道。

没有特定的水源和通道,绝无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水量。

3.3.3 “离层水体”可能成为突水源分析

本次突水无任何预兆,与顶板砂岩突水由小到大并有突水前兆的规律相悖;瞬时最大突水量达3887m3/h,在两淮矿区顶板突水的记录中是史无前例的,创顶板突水量最高记录,在国内也极为罕见:瞬时最大突水量衰减快(仅18分钟),具有“封闭水体”突水的特点(如老空水),2小时后水量衰减了77%(由3887m3/h减至905m3/h),3.5小时水量衰减了97%(由3887 m3/h减至139 m3/h)。

据本次突水特点,依突水量为指标划分等级,可以认为本次突水是无突水预兆的以“离层水体"为水源的突发性特大突水,突水通道不明。

经分析,推断本次特大突水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客观上原因

1992年提交的精查补充勘探报告中没有提供有关7煤顶板岩浆岩、岩浆岩蚀变带及7煤开采主要充水因素的资料信息,客观上造成了人们不了解岩浆岩水、蚀变带水等水害隐患的存在,误导了745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方向即只以砂岩水为主要防治对象。

②在矿山冲击地压的作用下,“离层水体”可能是本次突水的最主要直接原因

10煤层采厚为2m,依据两淮矿区实测地表沉陷资料,下沉系数一般为0.8~1,则该工作面开采后地表的最大下沉值应为1.6~2m。而84采区10煤1042工作面开采后,地面仅下沉0.1m,下沉系数0.05。因此,在岩浆岩不下沉的条件下,其下方形成了离层空间并充满地下水,形成“离层水体",从而使745工作面已成为事实上的“水体下”开采。

745工作面于2005年元月开始回采,至05年21日已推进140m,依地表及岩层移动规律,工作面地表下沉及岩层移动正值活跃期,因此导致7煤上覆岩浆岩产生移动变形,由此产生巨大的动压或冲击地压,最终诱发突水灾害。但“离层水体”事实存在与否,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勘查、研究。

综上所述,745工作面“5.21”特大突水是在特定地质、采矿、水文地质条件下发生的,是难以预见的水害,是采矿史上罕见的突水特例。


4. 745工作面水害防治对策

本文对745工作面“5.21"特大突水水源、通道及突水原因做了初步推断,但在该面特殊的地质、采矿、水文地质条件下造成异常的突水因素应进一步深入勘查、研究,才能为745工作面试采及7煤层乃至整个中组煤的开采制定防治水措施提供依据。

采用地面、井下相结合的工程研究方案。地面布置6个勘探钻孔,工程量2500m,井下进行工作面顶板瞬变电法探测,先期施工6个顶板放水孔,工程量640m。

4.1地面勘探工程

①初步查明岩浆岩、岩浆岩底部蚀变岩垂向分布,详细了解裂隙发育情况,观测含水性能,测定基本水文地质参数;

②确定7煤层上覆岩层岩性结构特征;

③取样测定岩浆岩、岩浆岩底部蚀变岩和覆岩物理力学指标参数,为相似材料模拟提供依据;

④地面钻孔用作水位监测孔,为井下放水试验(脉冲干扰试验)提供观测条件;

⑤利用一个钻孔建立“离层标",以进行岩浆岩与下伏岩下沉速度、幅度的直接观测:

⑩利用两个钻孔进行震波CT测试:

①地面钻孔作为连通试验的试剂投放通道。

4.2并下探查工程

①利用瞬变电磁方法查明顶板富水异常地段,为放水孔设计提供依据;

②查明煤层顶板岩性、结构、含水情况、主要隔水层位:


③建立试采过程中的顶板水(离层水体)疏放系统,保证工作面在疏干的条件下试采:

④配合地面钻孔进行放水(脉冲干扰)试验、连通试验;

⑤建立试采过程中水位监测系统。

4.3其它水文地质研究

①水化学测试研究:钻孔施工竣工后,应采集水样,进行水化学测试研究项目的实施,为查明水源积累资料;

②冲击地压相关项目的测试研究:进行取岩样及原始地应力测量等;

③测井:利用钻孔进行数字测井,增加井中测流、大于30℃时进行近似稳态测温;

④放水试验、连通试验:根据观测、化验数据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⑤cT测试:利用地面钻孔进行一个剖面的试采前、试采临近剖面30m、试采至剖面时和试采至剖面后30m共4次震波CT测量,以观测“三带”发育情况和可能的“离层空间"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情况;

⑥相似材料模拟:利用地面钻孔采样和测试资料,较为真实地进行相似材料模拟,以再现“5.21”突水机理;

⑦地下水动态观测:整个勘探和试采阶段,进行钻孔水位(压)、突水点涌水量、放水孔放水量、水温、水质等项观测工作。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判断主要含水层补、迳、排关系,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⑧化探工作:根据地面钻孔采样化验资料,建立分层水化学模型。

工程研究完工后,尽可能查明“5.2l"突水机理,初步制定出海孜矿7煤及中组煤安全开采的防治水措旅,其研究成果经过专家论证后,作为745工作面试采及7煤与中组煤安全开采的理论依据。

745工作面尚有可采储量5.7万吨,工作面恢复开采主要取决于能否查明“5.2l"突水水源、通道形态和突水动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可靠的水害防治对策措施。海孜井田16~23勘探线间7、8、9、10煤层被岩浆岩覆盖的总面积10K m 2,可采储量4000.7万吨,是海孜矿稳产的重要资源条件,各煤层开采存在的水害隐患问题与745工作面相类似,因此,加大投入,进行补勘和水害研究与查治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