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 1 中水回用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中水回用技术应用起步较晚,上世纪 80 年代,国内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十分严重,中水回用被提上日程,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北方缺水城市的工矿企业。如北京、天津、青岛、西安等水资源紧缺的城市,都相继建成了一批中水回用工程,在 1982 年,青岛最先将中水回用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随着中水回用技术的日益发展,我国大中城市的中水回用工程已逐步推广,但大都是以小区中水系统为主的小规模中水处理系统,大规模的中水处理系统数量不多。
1. 2 中水回用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成本偏高。在实际使用中,中水应用的成本相对于城市自来水的优势并不明显,国外中水价格是自来水价格的80% ,而我国中水成本比较高,部分规模比较小的中水回用工程的中水价格甚至高于自来水价格,成本偏高成为制约中水回用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常用的中水处理技术,其中多被采用的是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但是这种技术的运行成本比较高、设备价格比较昂贵、产生的污泥数量很多,容易造成污泥膨胀等问题。
(2) 人们对中水回用存在一定的偏见。我国居民对中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中水的安全性、卫生性尚存各种顾虑,在思想上难以完全接纳中水,因此对中水回用较为抵制。加上社会对中水回用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中水回用的认知上不足,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水回用的大规模推广与普及。
2 中水工程应用的优化策略
2. 1 改进中水系统设计
中水系统的设计中,细节设计非常关键,要充分保障水量平衡,提高中水回用技术的可操作性,同时要注重降低中水回用技术运行成本的设计,并且要尽量实现系统的自控功能,以期逐步实现无人操作这一目的。在中水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系统优化的理论方法综合规划中水系统,以便降低污水排放量、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化布局中水系统,最终达到降低能耗和节约运行成本的目的。与此同时,也要改进和完善中水回用系统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强系统的维护管理,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2. 2 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1) 加快市政中水水网建设。中水回用技术应用较晚,加上之前市政建设时未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因此,水网管道建设时没有建设中水管道,一些道路的地下管道已经安排的很紧凑,中水管道很难寻找建设位置,或者有的地下空间充裕,可以加设中水管道,但是需要破路修建,成本很高并且影响正常交通。因此,市政建设中加快中水水网的建设非常迫切,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中水水网像城市自来水网一样,遍布城市乡村,这将会大大促进中水回用的普及与应用。
(2) 利用水价的杠杆作用进行调节。目前我国的城市水价一直较低,加之中水回用技术应用成本偏高,造成中水回用在经济上没有多少优势。所以,为鼓励中水回用技术的普遍应用,国家应该适当地调整水价或者采用免费、低价使用中水,充分利用价格的杠杆作用,使得中水会用具有比较大的价格优势,这必将会推动中水回用的广泛开展,有力地促进中水回用技术更大范围的普及。
2. 3 加强中水利用的运行管理
(1) 加强中水回用技术的科学研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水回用技术科技含量比较高,技术性较强。加强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寻找更加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开发更为先进的中水回用系统,必将大大降低中水回用的成本,保障中水原水的水量,提高中水的水质,提高中水的使用效率,从而节约日益紧缺的淡水资源。
(2) 充分利用雨水。淡水资源日益短缺,雨水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雨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近年来,城市绿色建筑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加上城市防洪压力的逐年增加,使得建筑工程雨水回用备受建筑师青睐。因此,在降水量充沛的地区,屋顶雨水水量充足,基本能满足景观用水、喷洒道路、地下车库冲洗等用水需求。
3 中水回用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
3. 1 科技发展会推动该技术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展
研究一种节能省地的中水处理方法,有利于中水回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目前研究较为前沿的一种处理工艺是生物曝气滤池,这是一种集曝气、过滤于一身的装置,与一般的活性污泥与过滤相结合的方法相比,具有节能、系统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处理水质稳定、便于管理等优点,容易推广应用。生物曝气池不需要沉淀池,可以直接进行固液分离。在维护管理上,可以借助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实现一小时一次空气冲洗,一天一次反冲洗,完全不用担心堵塞问题发生。
3. 2 中水回用技术的提升可降低成本
活性炭决定中水水质的传统局面也在慢慢改变,日本新建的新宿区海洋旅馆没有采用活性炭吸附,而是采用接触氧化加砂滤,该工艺完全可以满足中水使用需求,降低了中水处理的成本。此外,简单经济的次酸钠溶液消毒方法也已经被研究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越来越经济、中水水质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简单智能,这必将会推动中水工程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4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对中水回用技术的不断研究探索,中水系统运行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再借助于国家政策上的倾斜、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上运用价格的杠杆作用、加强市政水网建设、充分利用雨水、加强科普宣传等等措施,中水回用技术面临的难题必将逐一被攻破,并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中水回用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势必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李洋。 符合 LEED 标准的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J]. 给水排水,2012,38(5) : 77 - 80. [2]彭世瑾,王莉芸,蒋兴林。 深圳建科大楼绿色建筑节水设计[J]. 中国给水排水,2011,27(2) : 45 -49. [3]王则慧,陈静,王耀堂。 建筑中水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与研究[J].给水排水,2012,38(9) : 70 -75. [4]赵陈果。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5]潘琦,王峰,刘军,等。 上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中水工程成本效益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10(4) : 458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