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产油效率最高的油料作物之一。目前,菜油已占国产植物油的50%以上,在我国食用油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1].然而,当前我国食用油消费的60%以上依赖进口,油菜面积和单产徘徊不前。大量研究表明,基施或叶面喷施硼肥可消除“花而不实”,从而提高油菜产量[2-4];亦有报道显示,叶面喷施多效唑对控制油菜株高、提高产量也有明显效果,但效果随喷施时期、作物品种及土壤条件不同而各有差异[5-8].为深入探究叶面喷施不同药剂在油菜上的效果,特开展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浙油50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的药剂包括:磷酸二氢钾,安庆市喜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多聚硼(纯硼含量>17%),智利化学矿业有限公司;多效唑(有效成分含量15%,可湿性粉剂),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赤霉酸(有效成分含量85%),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能量合剂,郑州汉奇化工有限公司;咪酰胺(有效成分含量25%,乳油),广东中讯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1.2方法
共设置4个试验处理:B1,667m2喷施20g多聚硼+100g磷酸二氢钾+30mL咪酰胺;B2,667m2喷施1g赤霉酸+30mL咪酰胺;B3,667m2喷施40g多效唑+30mL咪酰胺;B4,667m2喷施20g能量合剂+30mL咪酰胺;以上各处理均667m2对水30kg.以667m2喷施30kg清水作为对照(CK)。各试验小区面积32m2,各处理均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均在初花期(从开第1朵花到有20%开花)一次性喷施。
试验于2012-2013年在浙江省余杭区仁和镇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前茬为晚稻。各处理均按667m2施尿素40kg,磷酸二氢钾50kg,氯化钾13kg和硼砂1kg进行,其中,尿素分3次施用(基肥∶腊肥∶苔肥=5∶2∶3),其他均一次性作为基肥施用。
1.3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成熟期,每小区取样10株进行经济性状考查,小区单收进行测产。种子晒干后用近红外分析仪测定其含油量。所有数据用软件DPS7.5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及产油量
由表1可见,各试验处理667m2的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喷施多效唑+咪酰胺(B3)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73%,其次为喷施能量合剂+咪酰胺的处理(B4),比对照增产7.45%,2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均达极显着水平,喷施赤霉酸+咪酰胺的处理(B2)667m2产量也达到181.69kg,比对照显着增产,而喷施多聚硼+磷酸二氢钾+咪酰胺的处理(B1)仅比对照增产2.15%,差异不显着。
各处理的含油量比对照均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仅0.3~0.4百分点,产量最高的B3和B4处理其含油量最低,均为43.77%,但其单位面积产油量却比对照增加6.81%和6.54%,差异极显着,B1和B2处理的产油量较对照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着。
2.2农艺性状
浙油50在不同药剂喷施条件下,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2)。B1和B3处理的株高分别比对照高5.2和5.8cm,其他2个处理与对照相差不大。
4个试验处理的有效分枝部位都比对照降低,其中B4处理最低,仅67.3cm,比对照低7.5cm.B3和B4处理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均为5.5个,比对照增加0.7个,二次有效分枝也比对照略高,而其他2个处理的一次有效分枝数与对照基本持平,二次分枝数略有下降。4个处理主花序的无效角果数比对照少1.1~2.6个。B1处理的主花序有效长比对照高,有效角果数比对照多9.8个。B3和B4处理的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分别比对照多4.2和5.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分别比对照多23.3个和22.0个。角果长度以对照最低,除B3处理的每角粒数比对照低0.2粒外,其他都比对照高。4个试验处理的千粒重均比对照低,其中以B3处理最低。
3小结与讨论
在本试验中,叶面喷施4种不同药剂后,其对产量增产的正效应大于含油量降低的负效应,其中喷施多效唑+咪酰胺(B3)和喷施能量合剂+咪酰胺(B4)处理单位面积产量和产油量最高,且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着(P<0.01)水平。
按每667m2药剂和用工费用15元,产量增产6%,菜籽价格5元·kg-1计,每667m2可增收36元。因此,初花期叶面喷施多效唑或能量合剂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初花期叶面喷施多聚硼+磷酸二氢钾+咪酰胺是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要求试验推广的一项技术,从本试验看,其增产幅度较小,可能因为基肥施用了足量的硼砂和过磷酸钙,初花期再次喷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这项技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前还须进一步试验。
多效唑本应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在本试验中喷施后,油菜株高反而有所增加,这可能与喷施时期和喷施次数有关。喷施多效唑有效降低了分枝位,增加了分枝个数和单株角果数,而千粒重降低,这究竟是多效唑的抑制作用,还是由于角果数增加而使得每个籽粒光合产物分配减少所致,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任廷波等研究表明,在油菜抽薹期喷施多效唑效果最佳,且与施用氮肥的水平具有互作效应。由于不同品种对药剂的反应不一致,因此,在不同时期喷施及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其对浙油50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值得进一步试验研究。
药剂喷施后,菜籽、土壤、残叶中的残留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本试验由于当时未考虑周全,在此方面未获得数据,还需在接下来的试验中进一步补充。
参考文献: [1]殷艳,王汉中。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成就,问题与科技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4):1-7. [2]李志玉,郭庆元,廖星,等。两种硼肥对油菜新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6(6):46-49. [3]刘丽君,崔国清,李学初,等。硼肥不同施用方法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1,25(1):32-34. [4]张东昱,陈修斌,夏叶,等。沿祁连山冷凉旱作区硼肥对油菜增产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1(3):102-104. [5]刘慧杰,苟文峰。多效唑对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系)的效应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92(6):16-18. [6]胡正元,周常海。免耕直播油菜喷施多效唑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03-16805. [7]杨宇,邓正春,吴平安,等。多效唑在油菜上的应用试验[J].作物研究,2011,25(1):37-38. [8]任廷波,赵继献。氮肥和多效唑喷施时期互作对优质杂交油菜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93-1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