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性耕作技术
根据盐池县自然条件与种植业状况,2009年被农业部划分为西北绿洲农业区,并实施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县建设”项目。在2003—2005年和2006—2008年盐池县分别被确定为自治区级和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的基础上,通过不间断的试验与项目建设,确定了一年一作春玉米留高茬(≥20cm)覆盖少耕播种技术模式、冬小麦留高茬(≥15cm)覆盖免耕复种青饲玉米技术模式,筛选出了适宜的机具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大面积的生产试验、示范表明,一年一作春玉米较对照增产313.5kg/hm2,节水450m3/hm2,田间扬尘量减少61.9%,土壤有机质提高0.015%;冬小麦复种青饲玉米较对照纯收入增加1740元/hm2,节水750m3/hm2,减少田间扬尘量减少66.5%,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1%。
2田间蓄水改土技术
盐池县属旱作农业区,十年九旱,小旱小减产,大旱大减产。其原因:一是农田耕层浅、难蓄水;二是次生盐渍化较严重。机械深松耕则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春播前的土壤水分与含盐量的测定,深松地10~20cm耕层含水量较对照田高18.5%,当一次降雨50mm时,坡度10°左右的坡地雨水渗入速度提高5~10倍,人为营造了“土壤水库”,含盐的表土中的盐分通过强降雨入渗到鼠道后随底层水排出。0~5cm耕作层脱盐率为59.6%,5~15cm为55.4%,15~30cm为56.9%,30~50cm为36.4%,50~60cm为72.1%;深耕20cm的农田,0~5、5~10、10~20、20~30cm的田间含水量分别较翻耕深度10~15cm对照田高35.7%、45.5%、21.0%、14.3%。
3地膜覆盖技术
近年来,盐池县将地膜覆盖作为每年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年均秋覆膜0.53万hm2,分别改制了与11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单幅施肥覆膜机和与47.8kW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双幅施肥覆膜机,薄膜规格为600.000mm×0.005mm,施肥量为150kg/hm2,充分利用当地秋季降雨集中的气候特点,实现秋雨春用,较好地解决了春季干旱难下种的问题。据测定,降雨利用率提高104.6%,1kg纯氮和五氧化二磷分别生产向日葵12.6、68.6kg,平均产量达1971kg/hm2。正如当地群众谚曰:“要想有钱花,铺膜种葵花。”
4黄花菜移栽技术
针对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矛盾,盐池县提出了到“十二五”末,玉米、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由目前的1万hm2压缩到0.47万hm2、黄花菜种植达到0.53万hm2的战略目标。据测算,黄花菜栽培1年用水量为4500m3/hm2,较种植玉米节水3000m3/hm2,干黄花菜平均产量3000kg/hm2,产值8.4万元/hm2,纯收入近6万元/hm2,较玉米种植平均增收3.5万元/hm2。
5节水灌溉技术
盐池县干部群众在与干旱作斗争中创造了窖水节灌技术,由过去的干旱区只解决人畜饮水逐步向发展农业灌溉转变,由传统意义上的浇地向浇庄稼转变。该项措施探索出了秋雨春用、备水抗旱、山区就地摆脱贫困的新路子。据统计,该县现有生产用水窖10.7万眼,修建集雨场210万m2,可发展节水微灌面积0.36万hm2。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该县充分利用11~13kW小四轮拖拉机保有量多、作业灵活便捷并适合小地块机械化作业的生产特点,引进甘肃定西双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BFGM-2型玉米穴灌施肥覆膜点播机,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施水、点播、覆膜5道工序,施水量、施肥量、穴粒数等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据测定,恒量穴灌水量为0.4kg/穴时,平均灌水量2729m3/hm2,与人工提水灌溉作业相比,节约用水量1.5~1.8m3/hm2,同时玉米平均产量可达6000kg/hm2。
6结语
旱作节水农业是一项以“水”为中心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还是节水灌溉技术,虽然节水效益、经济效益显著,但其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还需要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政策驱动、行政推动,也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参与配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节水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成,由注重单一农田水利技术为主转向以技术组合配套为主,优化技术模式,进一步提升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生产力水平。
本文作者:冯全东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花马池镇水利区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