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林业>园林苗木移植技术>正文

园林苗木移植技术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1 所属栏目:林业

  

    摘 要:随着环境的美化,需要大量的园林苗木。但是园林规划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在移植苗木时,必须掌握好移植技术,以提高园林苗木的成活率,培育出理想的树冠。

  关键词:

  关键词:园林; 苗木移植; 方法; 抚育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突飞加快,城市绿化将成为美化环境的重要方向,对苗木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为提高城市绿化苗木的质量,满足绿化的要求,在短期达到绿化效果,就必须做好苗木移植工作。

  1 园林苗木移植的意义和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

  1.1 苗木移植的意义 苗木的品种多,在城市绿化中,要通过各类苗的生长习性来进行培养。一般来说,幼苗喜阴或耐阴,且生长所需的营养面积小,因此需要密植。当苗木长到一定的时期,为了改变地上部分的通风透光条件,扩大地下营养面积,必须进行移植。为培育出理想的树冠,优美的树姿,高质量的园林苗木,必须在培育期间减少病虫害的影响。而只有通过一定次数的移植,才可培育出绿化中所需的大规格的苗木。

  1.2 保证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 为保证移植苗木的成活率,必须了解苗木移植技术。不同的苗木在移植后成活率不同,因此,在栽植前必须了解其生活习性。为了获得更高的成活率,在挖掘时,要注意主根系的完整度。由于根系的损伤会打破原来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消耗大量的营养,如果不能及时恢复,苗木就有死亡的危险。所以,必须解决地上部分和根系间水分及营养物质相互平衡。要想保证移植成活率必须根据苗木的习性,尽量减少根系损伤,适当剪去树冠部分枝叶、及时灌水,正确调整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促进苗木的根系与枝、叶的恢复与生长。

  2 移植的次数、时间和密度

  2.1 移植的次数 绿化过程中,一般播种或扦的阔叶树种都必须年满1 a才可进行第1次移植,然后就要根据其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苗木的株行距来确定再次移植的时间,一般每隔2~3 a移植一次,移植时,必须扩大相应的株距和行距,苗龄达到3~4 a方可出圃。有的绿化工程要求绿化效果立竿见影,这时,就需要5~8 a甚至更长时间的苗木。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的苗木由于移植时的成活率低,因此,每隔3~5 a移植一次。总体来说,园林绿化苗木的移植次数取决于该树种的生长速度及对苗木的规格要求。

  2.2 移植时间 一般多在苗木休眠期进行移植,但常绿树种也可在生长期移植。

  2.2.1 春季移植 陕西省榆林地区冬季寒冷干旱,一般选择早春移植,因为早春解冻后,树液刚开始流动,枝芽还未发芽,土壤温度和湿度都能满足根系生长,有利于提高苗木移植的成活率。

  2.2.2 秋季移植 秋季移植一般都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进行,此时根系还没有停止活动,进行苗木移植成活率也相当高。

  2.2.3 夏季移植(雨季移植) 常绿针叶树种的苗木可在雨季初进行移植。

  2.3 移植的密度 为保证苗木营养充分,必须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密度主要取决于移植苗的株行距及它的生长速度、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培育年限等。

  3 移植方法与抚育

  3.1 移植方法

  3.1.1 缝植法 适用于小苗和主根发达而侧根不发达的苗木。移植时,用铁锹或移植锥按株行距开缝或锥孔,将苗木放入缝(或孔)中,尽量使苗根舒展,压实土壤,勿使苗根悬空。

  3.1.2 穴植法 适用于大苗、带土移植或较难成活的苗木。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的根系。移植时,先在穴内填放表土,把苗根放入穴内,再填土至穴深1/3~1/2时,将苗木轻轻上提,使苗木的根系在穴内舒展,不窝根。填土至穴深2/3时,将土壤踏实,最后用土填平。

  3.1.3 沟植法 先开沟将苗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放入沟内,然后覆土,此法一般用于移植小苗。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移植,都要舒展苗木根系,把握好移植的深度。移植后,为保证成活率,必须进行养护管理,统一规划,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和中耕除草工作。

  3.2 移植苗抚育 培育移植苗的管理工作包括灌水、中耕除草、追肥和防治病虫害及防寒越冬等。

  3.2.1 灌水 苗木的成长的关键是灌水,所以苗木在移植后必须立即灌水,并且要注第1次必须透水,然后再连灌两三次。之后视天气和苗木的生长情况而定。但要注意,灌水不能太频繁,否则地温太低也影响苗木生长。

  3.2.2 中耕除草 在苗木的生长期中会长出一些杂草加之降雨、灌溉等就会造成土壤板结,使苗木根系生长发育都受到影响,此时就应采取中耕除草措施。一般1 a进行3~6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随苗木的生长逐渐加深,但不能伤及苗木,所以,中耕必须注意附近,行间、带间宜深。

  3.2.3 施肥 在施肥时,应考虑到气候、苗木的立地条件和土壤条件,充分发挥土地肥力。不同的树种生长期不同,所需的肥料和数量差异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