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林业>地方退耕还林的思考>正文

地方退耕还林的思考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1 所属栏目:林业

  

  1生态意识得以增强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现在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一些公司、企业、个体老板积极涌跃投资林业事业。

  2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工程实施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1)经济林在存活率、保存率、管护率和长势上都要比生态林好些,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高。(2)乡土树种比外来树种造林存活率、保存率高,管理轻松,成林速度快,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更高。(3)前期未彻底退耕,搞了林农间作的地块比没有间作的地快苗木长势好。(4)以公司、专业合作社、企业与大户实施的比一家一户造林效果好。但由于工程建设前期时间紧,任务重,准备不够充分,还存在一些问题。

  2.1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布局不完美

  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中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金钱)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是个别乡镇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扶贫措施,当之为“唐僧肉”,扩大范围,利益均沾,争夺退耕还林指标。甚至在退耕指标没有下来就叫村民造林,县委政府、林业部门不得不考虑农民生产、收入和社会安定团结,而被迫下达退耕还林指标,使得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应该退的没有退,而有些不符合退耕条件的又退了,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使工程失去本来目的和意义。

  2.2片面强调退耕,管理粗放

  在退耕还林之初,过于强调防止水土流失,要求彻底退耕,不准翻动土壤,禁止一切林农间作。农户放弃耕作后,也就放弃了对退耕还林地的管理,退耕还林地往往就成了自然撂荒地,安岳的土壤本属于比较贫瘠紫色钙质土壤,停耕后,土壤容易板结,杂草丛生,不利于苗木的生长。而退耕还林要在造林成功还林后,才能彻底停止耕作。且退耕农户习惯于林地粗放经营,重栽轻管,不注重苗木培育管理,不注重长远利益。一些全家外出户,从来不管理,也不委托他人管理,政府年年组织补植补造,既劳民伤财,又不见成效。

  2.3科技含量低,造林质量不高

  当前退耕还林的科技支撑不够,造林质量不是很高,主要表现为:(1)树种选择上欠佳,各乡在造林树种的选择上常常一刀切,坡上坡下都是同一树种,未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和立地条件做到适地适树,不利于苗木生长,在安岳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带显得生态林多,经济林太少。(2)造林多用裸根苗,实生苗。裸根苗造林季节通常较短,影响造林进度和存活率。实生苗推后了经果林挂果期,激发不了林农的造林与管护的积极性。(3)在实施过程中,对退耕还林农户的造林技术指导没有跟上。农户对退耕还林地的抚育管理、经济林追肥、修枝、嫁接等一系列技术落实不到位,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不多,后劲不足,难以发挥生态和经济效益功能。

  2.4注重生态效益,忽视农民收益

  第一轮退耕还林强调生态林建设,限制发展经济林,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没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和长远生计问题。“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成了一句空话。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2.5林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支柱产业

  第一轮退耕还林是在充分尊重农民自愿基础上,以一家一户实施的,退耕还林地分布零星,不集中成片,很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上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林业产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象十分突出,产业发展势单力薄,林农增收难,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3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建议

  3.1提高认识,强化政府引导

  政府要加大对《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退耕还林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确保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区域范围内,引导农民自愿退耕还林,科学选择树种,既要注重生态效益,也要注重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经济林,让退耕农民尽快获得收益,以实现自我发展。县委县政府在总结第一轮退耕还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实行严格目标责任制,严格进行考核。

  3.2适地适树,科学规划

  根据安岳县实际情况,按照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的原则,实行科学规划。一是坚持生态与经济相结合,适当扩大经济林比重,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更多地给农户带来收益。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坡度25°以上坡顶瘠薄地上发展生态林,栽植以柏树为主的乡土树种,在土层稍厚的地方种植以核桃、青花椒特色干果兼用林和桃、李、梨、柚等特色水果经济林,或营造香椿、巨桉等速丰生态林。在水功能区范围内,土壤较深厚的地方发展安岳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柠檬。三是参考安岳县优质林木调查成果,结合项目区实际立地条件,适当配植银杏、楠木等珍贵树种,以增加安岳林分多样性。

  3.3提倡土地合理流转,实现林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安岳县人多地少,原来退耕还林一家一户种植,退耕地量小,不利于集中管护,无法落实专人管理,难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第二轮退耕还林在实施过程中要提倡土地合理转包、林权流转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鼓励大户、业主、专业合作社、集团公司造林。农户提供土地与劳动力,业主提供资金与技术,培育柠檬、青花椒等支柱产业,推广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经营形式,促进林农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林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3.4鼓励林农间作,发展林下经济

  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前几年,鼓励退耕农户在不种植高秆与藤蔓植物原则下,在退耕地中搞林农间作,如种植蔬菜、花生、碗葫豆、大豆等矮秆作物,让新造林地保持土壤疏松,保证有一定的水肥管理措施,为幼树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立地条件,解决栽后无人管理问题。积极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合理利用树林空间,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新途径。

  3.5加大对项目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县政府应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退耕还林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安岳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区,冬干春旱,严重缺水,山多沟深,交通不畅,应在退耕还林区配套修建蓄水池、生产便道等,为林产品的销售运输和退耕还林生产管护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继续对林业实行长期限、贴息或低利息信贷扶持政策,为退耕农户提供资金保障。鼓励他们使用营养袋苗、轻型基质苗、嫁接苗等良种壮苗,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质量,促使经济林提前挂果,并保持优质高产,确保林农能增收致富。三是加强退耕还林科技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机构,注重专业技术培训,由各类科技协会、工程协会牵头,组织农业、科技、畜牧、扶贫开发等部门技术力量,开展退耕还林科技培训和服务活动,着力培养和扶持一批退耕还林科技示范户、林业开发大户,以点带面,推动科技兴林和科技致富。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