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 林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水土保持、放风固沙、保护基本农田等作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但就当前林业的建设情况而言,其生长和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受到多种形式的危害,①滥垦滥伐等现象所造成的林业资源的破坏和森林覆盖率的降低;②火灾、冰雹、霜冻、雪灾等灾害带来林业资源受损现象;③病虫害等有害生物所带来的危害。有害生物的危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极为严重的,其影响范围较大并且具有较快的扩展性,此外,该种危害可能是致命性的。对于林业而言,有害生物的存在使得林业树种的生长、寿命及树种的质量等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实现林业综合效益,应加强对有效生物的防治工作,以营林技术的应用作为基础,营造一些不利于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通过生物、化学与物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来提高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和治理,改善林业生产环境,为其生长提供保证。 2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 营林是对森林等林业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其面临的各种有害生物进行科学地预防和治理,以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治理。 首先,从被有害生物侵害的树木出发,通过清理等措施来降低病虫害存在的密度。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除了从根本上消灭有害生物外,还应注重物理上的隔离治理。对于一些已经遭受病虫害的树木,采取及时的治理措施,通过虫害防治工作来切断传染源,从而避免森林生物危害面积的扩大。治理过程中,可通过物理隔离的措施,将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划分疫区、保护区等防止有害生物的蔓延,从而有效避免危害的扩大,将一些受害的树木进行清理或者几种虫害治理等措施的应用来实现物理隔离治理的效果。在森林受害的初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进行治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有害生物侵害的密度,从而降低林业经济损失。另外,在树种的选择上,应选用一些具有较强抗病虫害效果的树种,以有效防止虫害的扩散,更好地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 其次,要注重伐根嫁接等技术的应用使森林更快恢复。在清理受虫害树木以防止危害扩散的同时,也要注重伐根嫁接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森林资源能够在较快时间内得以恢复,保证森林覆盖率的稳定。该技术应用时,要综合考虑有害生物的具体损害情况、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等影响树木生长的因素,对于伐根嫁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其成活率,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治理。 再次,可设置必要的隔离带实现治理的目标。林业所面临的有害生物较多的是昆虫类,对于其防治可以从其迁飞以及扩散能力等角度出发,通过隔离带的设置有效的降低其对林业的危害。在治理过程中,对于昆虫的迁飞特征等要有充分了解,在其幼虫期进行及时消灭,使其在不具备飞行能力和扩散能力时设置一定的隔离带,来将其进行转移,降低对森林的危害。对于隔离带的设置,要将其置于有害生物飞行或扩散的必经之处,选择一些有害生物非寄主的植物,并且合理设计其宽度,实现对有害生物的防治。 最后,要注重树种免疫力的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还应注重树木自身免疫力的提升,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种植来实现对不同虫害的有效预防,避免一些虫害的感染和扩散。 3 营林与病虫害防止 为更好地实现营林的经济效果,实现对林业危害生物的有效防治,在营林过程中注重混交林的应用,以提高森林的病虫害免疫力等。 3.1 注重混交林模式的选择以及应用 混交林能够实现较好的营林效果,但在营林时要综合考虑行间距、株距等相关因素,以保证其生长环境。对于混交林模式的设计上,要使其符合森林生长的要求并且要有利于抗虫害能力的提升等。此外,还应注重对传统的混交林模式的优化和改良,切断有害生物的食源,实现虫害防治的目标。通过不规则的混交林分布模式,使得森林物种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使其自身虫害防御能力提升,使得林业发展目标得以保证。 3.2 注重树种的选择应用 树种是混交林建设时所应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对于病虫害的转移以及有效预防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通过一些免疫能力较强的树种的应用,使得病虫害失去寄主也无法实现寄主的转移,从而避免森林树种的交叉感染等,实现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通过树种的搭配使用,使得林业物种资源不断丰富,有效保证了森林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推动其经济效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