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畜牧>论文发表牛口蹄疫的鉴别及防治措施>正文

论文发表牛口蹄疫的鉴别及防治措施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1 所属栏目:畜牧

  

  论文发表牛口蹄疫的鉴别及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疾病又称为“蹄癀”或“口疮”,是一种引起蹄部、口腔和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溃烂的热性疫病。该疫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途径多及潜伏期短,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普及牛口蹄疫的鉴别及防治措施,使养殖者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减少和控制牛口蹄疫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1 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牛在感染口蹄疫病毒之后,一般有2~7 d的潜伏期。发病初期主要表现是发热,一般可达到40 ℃以上,神情呆滞,进食量明显减少,有时还会发出吮吸声。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也会越来越显著,可以明显看到口腔内出现白色水泡,若水泡破裂则会逐渐溃烂,同时鼻部、乳头、蹄冠和趾间的皮肤出现水泡并很快破裂,鼻部、乳头出现带血的粗糙颗粒状糜烂创面,牛蹄处可能出现蹄匣脱落。如果母牛在怀孕期间感染口蹄疫,则可能会导致流产。如果病牛在发病期间未出现继发性感染,则病灶部位会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如果病毒侵入心肌则可能导致病情快速恶化,促使病牛因心脏麻痹而突发死亡。

  2 牛口蹄疫的临床诊断

  目前,牛口蹄疫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等。通过这些依据可以初步确定所感染的疫病是否为口蹄疫。但是,口蹄疫病毒有许多种,为了准确掌握所患口蹄疫类型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收集患病区域的皮肤或分泌液,送到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检验。在送到实验室之前,可将采集物置于50.0%甘油-生理盐水溶液中,并及时送到实验室鉴定病毒类型。如果牛已经到了恢复期,则可取牛血液,分离出血清,运用琼脂扩散实验来鉴定病毒类型。

  3 牛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对于动物疫病来说,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牛口蹄疫当然也是如此。首先要从根源上进行防御,减少牛对口蹄疫的感染及传播,从而降低养殖者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牛口蹄疫疫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避免从疫区引进携带口蹄疫病毒的牲畜,由于口蹄疫病毒不只是会在牛之间传染,也可以在羊、猪、骆驼、鹿等多种动物之间互相传染。因此,要避免从疫区引进所有能够感染和传播口蹄疫病毒的牲畜。二是定期注射疫苗,尤其是如果当地有发生过口蹄疫疫病时,必须定期对所养殖的牛注射口蹄疫疫苗。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清理圈舍内的废弃物,保持圈舍内良好的卫生及通风条件,定期对圈舍及饲养工具进行消毒。四是及时隔离,对于发现已经发生口蹄疫的病牛,及时进行隔离,并对其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对于由于发生口蹄疫而病死的牛进行无毒化处理。对感染病毒的圈舍进行消毒,直至7 d后方可让其他牛入栏。五是合理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牛,要及时采集样品送去检验,以确定所感染的口蹄疫类型,便于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4 牛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临床实践表明,如果牛感染的口蹄疫病情不太严重,则可以在15 d内自动痊愈。但是,由于在发病初期无法确定病情是否严重,在发现有口蹄疫感染发生时,必须进行及时隔离。对于疑似病例要有专人独立饲养,对于其生活过的圈舍及饲养工具要进行全面消毒,一般采用2.0%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水消毒即可。对于疑似病例所排出的粪便,要经过发酵后才可使用,或直接掩埋处理。为了加快感染疫病牛的恢复,可以使用一定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如果病牛在自逾期内病情未明显缓解,则需要选择对症药物进行治疗。口腔采用2.0%醋酸溶液或1.0%明矾、0.1%高猛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涂抹碘甘油、青黛散、冰硼酸或3.0%紫药水。病牛蹄部首先用3.0%来苏尔或1.0%硫酸铜清洗,后涂抹龙胆紫溶液或青霉素软膏。如果病牛的蹄部病变严重,涂抹药膏后用纱布包扎。另外,用1.0%硫酸铜或1.0%福尔马林溶液对水,让牛蹄完全浸泡在药水中,每天2次,连续浸泡7 d。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2.0%来苏尔消毒液、0.1%高锰酸钾溶液对病牛乳房部位清洗。如果病牛为奶牛,则需要在挤奶后在病变区域涂抹抗生素软膏。如果病情发展至恶性阶段,在给予对症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根据病牛的体质情况给予适量的强心剂(如樟脑、安钠钾)、滋补剂(如葡萄糖盐水),增强病牛的体质,提升病牛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