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坐骨结节黏液囊肿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大型犬幼犬阶段的疾病。坐骨结节位置的皮下血清样水状囊,呈现界限清晰的波动性肿胀,周围包裹密集的纤维结缔组织,慢性损伤引起的是无痛的隆起,常发生于两侧,通常发生于8个月以下的幼犬,以德国牧羊犬居多。形成的原因和常见的肘关节黏液囊肿(肘部水囊瘤)相同,原因多为遭受外力机械性损伤而致皮下黏液囊内黏液异常渗出增多,是患病动物经常性的钝伤以及皮肤在硬的地面压迫引起的,一般是非开放性的损伤和非开放性肿胀,其黏液囊炎一般也是非感染性炎症,非开放性的囊肿基本不会引起全身症状。坐骨结节、髋关节、腕关节和根骨的黏液囊肿是比较罕见的,目前国内现有资料上还没有查到针对性的相关文献资料。但笔者可能由于地区关系一年可接诊十例左右坐骨结节黏液囊肿的病例,合并髋关节黏液囊肿的少见。
1 患犬基本资料
德国牧羊犬,3月龄,母,体重8 kg。
2 就诊原因
臀部肿块逐渐增大。
3 病史
发现半个月左右,开始臀部两侧有两个鸡蛋大小柔软的肿块,逐渐增大。一窝3只幼犬其它2只未见异常.没有用药治疗过。在家里饲养,主食狗粮和鸡肉。吃喝两便一切正常,运动无碍。
4 临床检查
整体状态良好,无明显脱水,体温38.3 ℃,粪便气味正常,呼吸规律,结膜颜色轻度苍白,局部淋巴结未见肿大,腹部触诊未见异常,可见臀部两侧、髂骨体和坐骨处皮下明显肿胀,突出于皮肤界限分明,每侧可见两个肿块,质地柔软有弹性,不游离无疼痛(见94页图1、图2)。
5 鉴别诊断
皮下脓肿,皮下血肿,坐骨结节黏液囊肿,髋骨结节黏液囊肿,皮下血清肿。
6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液生化大致正常。
7 影像学检查
7.1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见会阴部软组织密度肿胀,骨骼完整并未受影响。
7.2超声检查
肿块超声检查可见不规则囊性多房性低回声区域,多普勒无血流。
8 细针抽吸:
可见红色、黏稠液体,染色镜检大量红细胞、少量炎性细胞。
9 初步诊断
坐骨结节黏液囊肿合并髋关节黏液囊肿。
8 治疗
8.1 保守治疗
临床中对于小的坐骨结节囊肿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抽吸囊液和囊内注射药物(抗生素、类固醇、普鲁卡因)。囊内注射药物操作简单、痛苦小、恢复快、做好无菌工作感染率也比较低,但治疗前要先尽量抽净囊液,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抽吸。然而大部分囊肿呈多房性,抽吸无法清除囊内的衍生物,治愈后会留下比较大的坚硬的增生物。
8.2 手术引流
对囊肿不进行切除,开放性引流,恢复时间较长需要主人有足够的时间护理。
8.3 手术切除囊肿
对于不是很大的坐骨结节黏液囊肿不建议使用这样的方式,较大的囊肿可以进行手术摘除。 此病例由于囊肿较大经过主人同意进行了囊肿切除手术:
1)气管插管、吸入麻醉、铺盖创巾、常规消毒。
2)开口应该尽量远离肛门,常规方式剥离囊肿,可见坐骨结节黏液囊肿和髋关节黏液囊肿是独立的,分离尽量完整,囊肿都与下方的肌肉连接紧密,剥离时为了保证剥离的完整性可能会损伤部分表层的肌肉组织,髋关节黏液囊肿无明显的根蒂,坐骨结节黏液囊肿经过分离最后囊壁附着于坐骨结节上,附着面积直径2 cm左右,直接结扎部分囊壁会残留,所以需要进行完整的切除,特别是附着于坐骨结节这部分的囊壁(见94页图3)。
3)术中剥离导致右侧坐骨结节处囊肿破裂,清理囊液后可见囊内多房样的结构、增生的结缔组织囊壁,囊壁内非血管的管状物经查阅解剖资料无果,初步怀疑为囊内衍生物(见94页图4)。
9 治疗效果
术后留置引流管引流但效果不佳,术后7 d左侧伤口愈合良好,右侧坐骨结节处出现少量清亮分泌物部分伤口周围皮肤增生未愈合,进行了二次处理,将坐骨结节处进行彻底的清理,用电刀进行烧烙,留置烟卷试引流条,皮肤进行减张缝合,4 d后去除引流条,8 d后拆线愈合良好。
10 预后
虽然术后可能出现复发、伤口感染、伤口二次愈合的情况,但对于大的囊肿或引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经过细心耐心的治疗大部分可痊愈。
11 预防
对于易发品种幼犬的休息区应给予柔软或有弹性的衬垫减少直接的损伤和压迫。
12 小结
1)对于不是很大的、主人不追求外观的囊肿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仍是首选。
2)开口位置应该尽量远离肛门,减少感染几率和对肛门的影响。
3)缝合是建议进行压迫缝合。
4)坐骨结节处囊壁一定要剥离干净。
5)建议用烟卷式引流,有负压引流装置更好。
6)分离坐骨结节处囊壁的时候最好用电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