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畜牧>猪场规模化养殖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正文

猪场规模化养殖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1 所属栏目:畜牧

  

    规模化养猪具有综合应用先进技术、生产效益高、利于产业化开发等技术及经济优势,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总趋势。随着规模化猪场建设规模及速度不断地提高,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猪场规划设计、生产工艺、猪舍布局不合理,种猪、饲料设施不配套等,造成猪场投产后环境污染严重、疫病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下、效益不佳、严重者甚至出现倒闭。本文从猪场规划、生产工艺、猪舍设计的角度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研究开发适应规模化养猪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新猪场提供一些思路。

  1 猪场的规划设计

  1.1 确定猪场

  性质、产品定位和规模

  1.1.1 性 质 与定位

  商品猪场种猪场: 原种场 、扩繁场 、繁 殖场

  1.1.2 规模

  规模的大小要看 实 际 的 投 资 能力,在饲养场地上主 要 表 现 在 粪 污处理、疾病控制因素等方面,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先做好,后做大。 一般以年出栏10000 头规模为宜,二点式 0.5 万~2 万头 ,三点式 1 万~3 万头为宜。

  1.2 场址选择

  1.2.1 生存发展环境

  长远规划:养猪业是长期产业,要了解当地远期的发展规划, 避免中途拆迁。 另外,对新建场规模不足万头猪场要从占地、水源、电力和粪污处理,利用环境方面留有发展余地。 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在 150~250 吨,水质要合乎饮用标准 ;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 自装机容量要在 80~100 千瓦;物料运输量大(大于 20 吨),交通运输要方便。

  1.2.2 卫生防疫环境

  养殖场选址要远离居民区 1 千米以上,远离兽医机构和屠宰厂 2 千米以上,远离公路铁路干线 1 千米以上。场地干燥、地形开阔并且通风良好。

  1.2.3 粪污处理及环境利用

  一个万头猪场日产粪约 18~20 吨,污水日产量约 70~100 平方米,选址时应充分考虑粪污处理利用环境, 猪场周围最好有农田、菜地、池塘等粪污利用条件。

  1.2.4 土地面积大小

  一个万头猪场按一点一线或集中布局方案, 场区占地需约 50~60 亩或按存栏猪基础母猪 45~50 平方米/头,或年出栏商品猪 2.7~3 平方米/头计算。

  1.3 饲养工艺设计

  饲养工艺的制定,要依据种猪、饲料营养、机电设备、经营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追求先进。 因地制宜地制定先进的饲养工艺是建设规模化猪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流行最广、技术先进的饲养工艺主要有:全进全出、均衡生产、早期断奶、隔离饲养、干清粪、小群饲养与单体饲养工艺等。

  1.3.1 全进全出

  猪群分为若干组, 每组猪群同时进入某猪舍饲养一定时间后, 同时全部转出猪舍,腾空后彻底清洗、消毒,再进下一批猪。

  全进全出的优点是有利于防疫, 能够充分利用设备,管理方便。

  1.3.2 早期断奶、隔离饲养

  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国内 28~35 天断奶,一年一头母猪产 2 胎,每年每头母猪提供肥猪 16 头;而养猪发达国家达到 2.4 胎, 每年每头母猪可提供肥猪 23 头。早期隔离饲养则可以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减少疾病发生, 提高仔猪健康水平、存活和增重。

  1.3.3 隔离饲养:多点式生产

  目前应用的饲养工艺主要有 3 种:一点式,二点式、三点式。

  一点式饲养工艺是指在一个生产区内按照空怀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育肥的生产程序组成。总体上说“一点式”猪场布局的优点是场地集中,转群、管理方便。缺点是母猪、仔猪、保育猪、生长猪、育肥猪都在一条线上,容易受到垂直平行交叉感染,不利于疫病防控,对仔猪健康和生长带来严重威胁和影响。

  二点式饲养工艺是指配种、妊娠、分娩在一个场地,14~21 天断奶后进入第二个场地进行保育、生长和育肥,这两个场地的间隔要大于 250 米。

  三点式饲养工艺是指配种、妊娠、分娩在一个场地,14~21 天断奶后进入第二个场地进行保育, 进入生长和育肥阶段转入第三个场地,场地的间隔要大于 250 米。

  实践证明,全进全出、早期断奶、隔离饲养这三点是现代养猪饲养工艺缺一不可的,只有全面实施,才能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1.3.4 饲养方式

  种公猪:单栏饲养,每栏 1 头;空怀母猪,小群大栏饲养,每栏 6 头;妊娠母猪:小群饲养,每栏 4 头,或单体栏限位饲养;分娩母猪:高床产栏,单栏饲养;保育猪:高床保育栏,原窝 8~10 头一栏;生长猪:平地面小栏,每栏 8~10 头;肥育猪:地面小栏,每栏 8 头。

1.3.5 饲喂方式

  种公猪、空怀、妊娠、哺乳母猪,采用有槽干粉料或湿拌料,定时饲喂,保育猪、生长猪、肥育猪均采用自动食槽自由采食。

  1.3.6 饮水方式

  一律采用鸭嘴式自由饮水。

  1.3.7 清粪方式

  舍内粪尿分离后,清干粪,舍外设集粪池。

  1.4 猪舍设计

  猪舍设计满足工艺要求, 保证全进全出;有节律、均衡式生产;(多点式)隔离饲养;与设备配套;选择好的建筑材料,既保温、耐潮湿、耐腐蚀,还要隔热、通风良好,并且便于清洁、消毒。

  1.4.1 确定繁殖节律

  以 7 天为宜,7 天是发情周期 21 天的倍数,便于配种、减少空配。

  1.4.2 确定主要工艺参数

  应根据种猪群的遗传基础、 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物质保障条件、 已有的历年生产记录和各项信息资料等,实事求是地确定各参数。

  1.4.3 计算猪群结构

  1.4.3.1 公猪群存栏:

  公猪数:基础母猪数×公母比例(600×1/25=24 头)后备公 猪数 : 种 公猪 数×年更新率(24×1/3=8 头)1.4.3.2 母猪群存栏计算方式:

  法一:基础母猪数×年产胎次×该猪群饲养日/365法二:日产仔窝数×该猪群饲养1.4.3.3 哺乳仔猪存栏计算方式:

  法一: 基础母猪×年产窝数×窝活仔数×饲养日/365法二:日产仔猪窝数×窝活仔数×哺乳天数1.4.3.4 保育猪存栏计算公式:

  法一:基础母猪数×年产仔窝数×窝活仔数×哺乳期成活率×饲养日/365法二:日产窝仔数×窝活仔数×哺乳期成活率×饲养日1.4.3.5 生长肥育猪群存栏计算方式:

  法一:基础母猪数×年产窝数×窝活仔猪×哺乳期成活率×保育期成活率×饲养日/365法二:日产窝数×窝活仔数×哺乳成活率×保育成活率×饲养日

  1.4.4 计算占栏头数和圈栏数

  要考虑猪群周转时进行空栏消毒、维修而确定的虚拟存栏数, 用以计算各类猪群所需的各类圈数。 计算方法:存栏猪数×(饲养日+消毒维修日)/饲养日

  2 规模化猪场规划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1 全进全出与单元式猪舍

  现代养鸡生产中普遍采用不同生长阶段整栋全进全出的转群工艺, 对疾病的垂直和平行交叉传播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养猪生产中,由于生产特点所限,一直没有解决完全的全进全出, 只能按照生理和发育阶段的特点修造不同的猪舍,在一栋猪舍内饲养不同猪群, 一部分猪转群后,对该部分猪栏和设施进行冲洗消毒,不能做到整栋猪舍清洗消毒。

  如何实施全进全出? 我们受坐火车软卧车厢的启发,设计了单元式猪舍,猪舍北墙内设一条通道走廊, 作为该栋猪舍的管理通道, 一个单元就像软卧包厢, 东西排列, 单元数量为某猪群的饲养周数加空栏消毒时间, 单元内的栏数由某一猪群一周的存栏数量和圈容纳猪数决定, 以一周为一个转群节律来计算, 亦可视猪场规模大小将猪群转群节律定为少于 1 周或多于 1周,但不宜多于 2 周,每个单元的猪栏排列可双列多列,南北或东西排列。

  例如:一个万头猪场,每周分娩 24 窝,每个单元设 24 个产栏,分娩母猪提前 1 周进产栏,哺乳 4 周(或 3 周)、清洗消毒 1周,则需(1+4+1)6 个单元(或 5 个单元),每单元设 24 个产栏,如双列则每列 12 栏。

  保育舍如 70 日下床,则饲养 42 天即 6 周+1 周消毒=7 周,设 7 个单元,每单位栏数同分娩栏数,其它猪舍也均宜设计单元式,按该群的饲养周期加 1 计算单元数。 每单元的圈栏数、圈栏宽度和圈栏排列,决定猪舍的跨度和长度,如按周为转群节律,跨度太大,亦可按半个转群节律设一个单元,如产房可按 12 个产栏为一个单元, 则需 14 个单元, 按周或半周节律设计猪舍之间是 1对 2 全进全出地转群的。

  由此可见, 单元式猪舍可按单元实现完全的全进全出, 腾空的单元可封闭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1 周,然后再转入新群。一旦某单元发生疫情可只扑杀该单元的猪,并将其封闭,不会影响其它单元。

  2.2 清粪方式及清粪设施

  清粪方式和设施, 关系到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率, 也关系到环境卫生状况和粪污处理的难度。 我国现行清粪方式多为引进的水冲粪和水泡粪的方式, 造成粪污大量排放,增加处理利用难度,严重地污染了土壤、水质和大气。水泡粪工艺还因粪污在舍内、沟内浸泡 1~3 个月,粪污蒸发的水汽产生的微生物、 厌气发酵产生的恶臭会严重地恶化舍内环境状况,尤其是冬季,给猪群生产力和健康带来危害。根据生态平衡、农牧结合、持续发展农业的原理和需求,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提出采用舍内粪尿固液分离, 人工干清粪的工艺。

  由于污水随时由地下管道排污系统排至污水处理设施, 保证了舍内环境卫生状况, 而且大大减少了污水量和降低污水的有机浓度, 从而降低了污水净化和处理的难度。同时由于粪不与尿水混合,粪中的有机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 提高了粪的资源化利用价值,每天几次人工清粪,进行高温堆肥处理,制成有机复合肥,提高经济效益。 在新场设计中,为达到干清粪、粪尿分离的要求, 设计了一种漏缝地板和斜面结合的粪尿分离难的设施, 在猪栏后部设置清粪沟和清粪道, 将网床地面缝隙地板靠近粪沟一侧,提高 50 厘米左右,床、板下的地面作成 10%~20%的斜坡, 坡向清粪沟,粪尿水落入斜面上,尿水随即流入清粪沟。

  由于清粪沟有坡度, 尿水流入一端的侧地漏,进入沉淀地,排水管排至污水处理设施,固体粪便留在斜面上,清粪时用清粪耙刮入清粪沟,用铁锹推入墙外的积粪池,由清粪工清理到堆粪场,堆肥处理。

  评价:土建复杂,排污系统太深;斜面积大,舍内湿度大;粪尿接触,粪含水分高;母猪上床只能从饲喂道进产栏,不方便。

  在实践中,虽然达到粪水分离,但存在以上弊端,故未广泛利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又设计了实体地面与漏缝地板相结合,粪尿分离后的平地干清粪工艺。在圈栏末端设一便于冲洗的 U 形浅污水排放沟,沟上盖有铸铁或水泥漏缝盖板,沟的宽度,分娩舍和保育舍为 60 厘米,空怀、妊娠、生长、肥育舍为 80~100 厘米(沟净宽为 60~80 厘米),尽量减少干粪漏入沟内 ,尿水冲圈水直接流入漏缝板下的污水沟, 再流入室外排污管,在栏外侧设 30 厘米宽的浅清粪沟, 清入沟内的粪便用铁锹堆至末端排出墙外集粪池。 在清粪沟外侧设 60~80 厘米的清粪走道。该种处理方法土建简单,清粪方便, 固液在舍内分离后, 污水处理容易,目前在新建猪场中使用,效果良好。

  2.3 猪舍内环境调控思路与设施

  制约养猪生产的四大技术因素是:品种、饲料营养、疫病、环境。 研究表明,除疫病难以预测外,猪的生产力约 10%~3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营养,20%~30%取决于环境。 其中,环境与品种遗传潜力的发挥、 饲料营养转化效率、 猪群健康、 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之间都存在极为密切关系。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环境问题已逐渐得到重视, 但大多数猪场还很忽视或调控思路不明确。

  目前国内外规模化猪场猪舍温度、湿度、通风、供暖、降温、排污等环境调控思路和措施上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关系到设备投资, 能源消耗和调控效果。

  2.3.1 整舍调控与局部调控

  现行的猪舍环境调控思路无论是温度、湿度、供暖还是通风排污,均着眼于整栋猪舍空间。 而实际上猪所在位置只是在猪床面以上 1 米左右的空间, 整栋整舍调控势必造成设施投资和能源加大。 冬季通风是以排除污浊空气和多余的水气为主,而夏季通风量是冬季的 3~5 倍, 只是为保障足够的风速(0.7~1 米/秒)以促进猪体蒸发散热, 高于猪体所在位置的风速毫无意义,供暖降温也是如此。

  在猪舍内设置有管道的正压通风,风管尽可能低一些,设在猪栏上方,每个猪栏上方开数个出风口, 将新鲜的有一定风速的气流送到猪体周围, 需要时可对空气进行加热、降温,过滤,消毒等处理,即可实现局部温度、湿度、风速的调控,又可节省能源消耗和设备投资, 必要时候还可采取空气过滤、消毒等防疫措施。

  2.3.2 舍内环境因素单项调控和综合调控

  目前, 国内外猪舍环境调控基本上是温度、湿度、风、光不同环境因素采用不同设备分别调控。 供暖采用火炉、暖气,通风采用正压或负压,降温采用湿帘等,分别调控不仅设备复杂,而且诸因素相互制约,往往造成矛盾。比如说,冬天为保障猪舍内空气卫生, 必须通风, 而通风则造成舍温下降,造成供暖与通风的矛盾;夏季采用湿帘或喷雾降温, 而降温效果又受空气湿度的制约,空气湿度越大,降温效果越差,达饱和时则起不到降温的效果, 即使能取得3℃~5℃的降温效果 ,但在降温的同时也加大了舍内的湿度, 从而阻碍了猪体蒸发散热,降温效果部分或全部抵消,形成降温和排湿的矛盾等等。 发达国家采用各种环境因素的传感器,将诸因素信息输入电脑,调控供暖,降温,通风等,设备自动工作,但这种调控也只是机械的调控, 并不能彻底解决上述矛盾。

  目前采用的负压通风, 冬季进风端的猪总是遭受低温气流的侵袭, 而出风端的猪则处在污浊的空气中, 在夏季由于纵向通风必须关闭窗口, 由经计算确定的进风口进风, 故不能实现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的结合。我们主张有管道正压机械通风,可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调控, 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 冬季,送热风,可将供暖、排污、排温与通风结合起来,舍外新鲜空气在加热时,湿度会降低很多,送至猪体周围,使猪感到很温暖,干燥新鲜的空气,同时送入的空气使舍内形成正压, 污浊的潮湿空气将从门窗缝隙或排气孔排出。这样,就不存在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矛盾问题。

  不供暖的猪舍, 由于新鲜空气均匀送到各圈猪的周围, 且空气在管道内流动过程中与管外热气交换可升 3℃~5℃,也不会出现某部分猪遭受冷风或空气污浊问题。

  在夏天, 可用湿帘将空气降温后通过管道送至猪体周围,即可通风与降温结合,又可大大减少通风和降温设备, 又因为是正压通风,门、窗可以全部打开,解决了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的结合问题。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