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症又名“反不适综合征”,该病可因任何不适引发,轻者可将半截尾巴咬掉,重者则可将整条尾巴咬掉,部分患猪还会咬耳朵。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该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不仅可导致猪生长受阻,猪肉品质下降,还有可能增加治疗成本,甚至可导致猪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探讨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十分必要,本文试就此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1 发病原因
1.1 环境变化
环境发生变化后猪群的采食和休息会受到影响,导致其烦躁不安,进而诱发咬尾。例如天气闷热、养殖场周围噪音较大、猪舍内光线较强以及圈舍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时,猪群难以通过打滚等方式保持清爽,易出现热应激,猪群因此烦躁不安,甚至咬斗频繁,引发咬尾症。此外,猪舍内漏缝地板所占比例较高时,猪群咬尾行为的发生率也较高。而底板上全是夹缝时,社群中层次较低的猪更具攻击性,饲喂时它们甚至可从后面进行攻击。
1.2 营养不均衡
在舍饲条件下,饲料是猪群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全部来源,当饲料供应不科学导致营养不均衡时,会引发异嗜癖,猪群因应激反应而发生咬尾或咬耳。例如,当饲料营养水平较低或饲料配合不合理时,尤其是B族维生素、纤维素、食盐以及铁、铜、锌、钙、碘、锰等缺乏或不足时易发生咬尾症。
1.3 饲养管理不当
如料槽不够长或猪群饲养密度过大时,猪只为采食和饮水会发生争抢,进而引发咬尾或咬耳行为。夏季时如未能及时供水导致饮水短缺,猪只可出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现象,易引发相互咬斗等行为。同时,猪体内有蛔虫或尾尖坏死时,易对其他猪进行攻击或引发咬尾等恶癖。
2 防治措施
2.1 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在建筑猪舍、选择舍内设施时应满足猪的正常生理要求,尽量选择水质和通风状况良好的地方建造养殖场,猪舍应具有防寒、保暖、防潮等性能,每日勤打扫,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做好防虫防蝇工作。同时,猪舍应干燥通风、有适度光照,废弃物处理设施应齐全,为猪群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2.2 保持营养均衡,满足其生长需要
猪只在不同生长阶段会有不同的营养需要,应为其提供全价的配合饲料,育肥期前期应保证饲料中的蛋白质质量,适当增加赖氨酸等必须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后期则需增加粗纤维的含量;湿拌料不宜存放过长时间,应定时定量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应及时处理,切忌用其饲喂;可将一定浓度的微生态制剂加入日粮中,使有益生物菌群在肠道中始终占据优势;夏季时,应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浓度,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转群前应按0.2~0.5 mL/kg投给猪只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疫苗接种时可将维生素C和多维电解质加入饲料或饮水中。
2.3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应按猪舍的实际面积确定饲养头数,为其提供不影响其正常采食、饮水和活动的场所,避免过密饲养,每群饲养头数应控制在10~12头,其中夏季应尽量稀疏,冬季则可视情况提高饲养密度。转群时应努力缩短运输距离,避免猪只发生拥挤,新购回猪时应有目的的选择组群,尽量做到合理搭配。在运输过程中猪只因碰撞而流血时应单独饲养,避免诱发其他猪只舔食;对于哈白猪、长白猪等多发咬尾症的品种或存在咬尾恶癖的好斗猪只应单独饲养,及时隔离被咬猪只,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伤口治疗,避免出现感染;另外,应尽量减少过度恐慌刺激,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断尾和去势。
2.4 定期驱除寄生虫
应根据当地寄生虫的发病规律对规模化养猪场定期驱虫,分别于30~40日龄、70~80日龄以及100~110日龄时对猪只进行驱虫。母猪临产前1~2周应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则应驱虫2~3次,同时应注意驱除其体表存在的寄生虫。
2.5 药物治疗
猪群有轻微咬尾时,可使用稀释后的汽油对其喷雾1~2次,及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伤口进行清洗,之后涂上碘酒,以防感染。严重咬伤时可使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因寄生虫病引发咬尾症时可使用党参、泽泻、白术、白芍各6 g,陈皮、焦三仙、茯苓、青皮、甘草各9 g,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