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引起的城市人员紧急疏散策略问题,提出了设立紧急疏散集结点,以及一种基于空间替换机制的集结点人员分配多准则模型。考虑到城市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该模型对预计受灾人口采用空间单元的形式,进行集结点分配;同时,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每个集结点的设计容量、排他性分配、服务范围以及预受灾人员的总行程等因素,以确保每个集结点的设计容量不超限,所有被疏散人员的总行程最小,并尽可能保证每个集结点服务范围具有空间连续性,从而为城市人员紧急疏散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紧急疏散;集结点;人员分配;空间替换
0引言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1]。自2003年中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的试点建设在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完成,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避难场所的规划及建设[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3]等一系列国家标准也相继发布。
对于将城市中受影响区域内的全部人员疏散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大规模疏散[4],包括应急避难场所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加强都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但考虑到紧急疏散的时间紧迫性问题,在疏散区域离避难场所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利用城市广场、绿地、学校等设施,设立临时疏散集结点,并预先设定疏散路线图,明确指定每个居民或团体(如一个社区)可以快速疏散到哪个集结点,最后再通过政府组织将集结点内的避难人员疏散到附近应急避难场所,对于保护地震灾难中的居民则是更加关键的。
因此,假设所有紧急疏散集结点的位置已经确定,并且能够集结附近所有居民,当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综合考虑每个集结点的容量受限性和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均匀性,使得预计的受灾人口能够被科学地分配集结点,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多准则模型
1.1模型分配原则
本文提出的城市紧急疏散集结点人员分配多准则模型设定的人员分配原则包括:容量不超限、分配唯一、受灾人员总行程最小、服务空间连续4方面。
1)容量不超限
政府和相关部门有责任建设或征用一定数量的集结点,并确保这些集结点的总容量能够容纳附近所有居民。但是,由于每个集结点容量有限,有时指定全部居民到最近的集结点并不妥当[6]。因此,在灾害突然发生,并需要将较大范围内的受灾人员快速转移到避难场所时,每个集结点被分配到的人员数量就不能超过其最大设计容量。
2)分配唯一
在保证每个集结点分配的受灾人员数量都不超过其最大设计容量的前提下,为每个居民或组织都设定一条疏散路线,划定一个集结点,将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划定的集结点及其服务范围,就必须具有排他性,并且能够覆盖整个疏散区域。
3)受灾人员总行程最小
受灾人员总行程是指所有受灾居民从住处疏散到指定集结点的距离总和。考虑到旅行成本,受灾人员应该被疏散到最近的集结点。如果最近的集结点容量已经超限,可以疏散到其他集结点,但必须使受灾人员的总行程最小化。
4)集结点服务空间连续
当受灾人员没有被分配到最近的集结点时,将不得不穿过其他集结点的服务范围,到达指定的集结点。这时,有效疏散的难度将加大,并且会造成大量的人流冲突。因此,分配集结点时,必须考虑集结点之间服务范围的连续性。
3结论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由于普遍同时具备城市避难和休闲的功能,而且自身规模一般较大,因此,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认为,只要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范围能够覆盖城市全部区域,其空间布局就是合理的。
但城市的发展往往快于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局部区域还未完全被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范围覆盖的前提下,通过设置紧急疏散集结点,充当临时紧急避难场所,将对缓解城市整体疏散压力和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模型中提出的空间替换方法,通过计算各个集结点自身的服务范围、设计容量等参数,可以对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实现有效疏散避险,最大程度地节约受灾人员疏散的总行程,从而达到有效疏散、有序撤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