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舞蹈>民族声乐艺术建设发展状况>正文

民族声乐艺术建设发展状况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8-09-27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艺术发展是推动社会认识和建设管理的一个方面。民族声乐艺术对于技巧和管理上也是艺术研究发展的一个方面,这篇也主要以声乐艺术上的发展的一些介绍。

音乐艺术杂志征收音乐类论文

  摘要:在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聆听当中,人们会接收到来自眼、耳、脑等多感官的体验,继而对声乐作品中传递出的社会情感、声音特色、地域风采产生具象化认知。据此,我们有必要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声”、“情”、“美”、“韵”作出分析研究。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陕北民歌,情感基调,声乐艺术类论文

  一、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声”

  作为一种以演唱为形态载体的艺术形式,民族声乐艺术能通过演唱者的声音表达,向人们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内容。具体来讲:首先,“声”的技巧是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基础,声乐技巧对演唱者传递音乐情感、带给听者感官享受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若一名演唱者缺乏科学的技巧储备,采用平平无奇的发声方法或声嘶力竭的歌唱表达方式,不但不会使听者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美学价值,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令听者“如坐针毡”,进而造成声乐表演的彻底失败。所以,民族声乐艺术演唱者应勤于练习和学习,时时保证自己的呼吸支持、腔体运用、唱法运用处于高水平,为表达音乐作品情感打下坚实基础[1]。其次,“声”的地域性是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受到历史文化背景、方言习惯、社会环境、大众审美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在音色选择、咬字方式、发声方式上会呈现出辨识度极高的差异性。举例说明:在《走西口》、《兰花花》等陕北民歌的演唱表达当中,声乐艺术表演者大多采用高亢、嘹亮的声音形式,并伴随着较大的音律起伏,这与陕北地域人们豪放、直率的性格特点以及陕北方言的婉转咬字是分不开的。相比之下,《茉莉花》、《紫竹调》等江南民歌作品,则要显得温婉、柔和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江南一带自然风光秀丽、人民生活富足,养成了江南人含蓄优雅、细腻温柔的个性,使得其中催生出的音乐形式也带有清新脱俗、娓娓道来的声乐表达特点。这样以来,当人们听到、看到不同的声乐艺术作品时,就会自然联想到其所代表的地域和民族,进而从心底里惊叹于声乐艺术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久久不能平静。

  推荐期刊:《音乐艺术》(季刊)1979年创刊,曾用名(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本刊为全国性音乐理论学术季刊,全国中文社科核心期刊,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音乐院校学报。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表音乐各领域和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人们对音乐中所体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和民族、分析和研究、思维和观念、表演和实践诸方面以及与之关联的人、自然和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关注。本刊在栏目种类设置和前沿学科方面居同类刊物领先地位;在同类刊物中发行量第一。

  二、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情”除“声”

  以外,“情”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另一大构成因素。这就意味着,演唱者在锤炼自身技巧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到唱商的提升,从而做到“声情并茂”,在保证声乐作品悦耳的同时,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首先,民族音乐是从各民族人民的真实生活中产生的,其情感基调自然也有悲喜、动静之分。例如在东北民歌当中,既有欢愉、诙谐的《回娘家》,又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江河水》,声乐艺术表演者在表演这些作品时,就要将不同的感情色彩融入到声音表达当中,从而带领听众进入到音乐故事的情境当中,调动听众的情感变化;其次,与文学领域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言论类似,基于音乐理念、主观理解、诠释角度的差异,不同的声乐艺术表演者在演唱时,会为民族音乐作品带来情感上的“二次创作”,从而将作品打上自己的“烙印”,表现出更加独特的音乐魅力。

  三、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美”

  笔者认为,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声乐艺术的个性美。在实际的演唱过程当中,声乐艺术表演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音色特点、形象个性来选择相应的演唱风格,外向型的表演者适于演唱喜庆欢快、乐观向上的音乐作品,内向型的表演者适于演唱悠扬舒缓、情感细腻的音乐作品。这样以来,声乐艺术中人与作品的审美角度将实现高度统一,进而带给听者自然、舒适的美学体验[2]。第二,声乐艺术的内容美。由于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民族声乐艺术的故事内容不会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故而可以在人物塑造、情节架构等方面采取一定的夸张、外化手法,进而充分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一理念。以民族歌剧《伤逝》为例:在这部作品当中,涓生与子君两个角色一生颠沛流离,由不畏封建制度的坚定决心开始,至爱情失败、“一伤一逝”的悲惨结局结束,将当时人们的生活现实具象化、放大化地表现出来。加之声乐艺术表演者高超的演唱水平,可将爱情来临前的天真憧憬、爱情来临时的果断坚定、爱情出现裂痕后的茫然失落、自杀前的绝望无依等多种人物情感呈现出来,给观者以丰满、真实的聆听感觉。

  四、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

  简单地讲,“韵味”即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其精神的外化延伸。一个优秀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能使听者在聆听音乐、了解故事的同时,产生一定的联想和体会,进而挖掘出音乐作品中蕴含着的独特质感。例如,我们在聆听蒙古族民歌时,通过呼麦、长调等“延伸至眼界之外”的声乐表现方式以及“密-疏-更密-疏”的音乐节奏,能毫不费力地构想出草原、蓝天、骏马、牛羊等事物及场景,进而对蒙古族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精神产生强烈共鸣。这种带给人无限遐想空间的音乐力量,便是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所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艺术具有丰富多样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真实地展现了各民族人们的生活场景。在这样集声音、情感、审美、韵味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当中,人们通过演唱者高超的技术表现和情感表达,能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进而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庞大精神力量。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