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农林论文发表了农林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通过对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把握各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发展趋势,探讨存在的问题,希冀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林论文投稿,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5年内要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体系[1]。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高等农林院校紧抓创新创业的新机遇,结合校情,初步构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较为典型的如东北农业大学的“双创四驱”教育模式、吉林农业大学的“1+N”双园驱动模式、福建农林大学的“科教相融、产教相融、社教相融”教育模式等。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趋势分析
1.优化培养方案,聚焦“双创”教育顶层设计
高等农林院校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将创新创业思想与相关要求融入其中,从而凸显“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愿景中的地位,进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全盘统筹和方向引领作用。
(1)改革学分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学分管理。为从源头上推进“双创”教育改革,各高校改革学分制度,不断强化创新创业学分管理。主要举措为: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创业学时/学分,一般设置为2~4学分。二是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允许学生将创新创业学习及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效(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科技发明等)折算或冲抵学分,计入学业成绩,以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及人际沟通能力,实现所学、所用、所创的完美结合。
(2)实施弹性学制,满足创业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多所学校实施创业学生弹性学制,因校制宜放宽学生修业年限,一般实施4~6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在政策中均用的“允许休学创业”的表述,“允许”一词表现在:不盲目鼓励,也非消极禁止。只是为有强烈意愿、极具创业潜质与能力的学生提供满足其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创业环境,尊重学生的多元教育选择。
2.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双创”教育体系基座
我国部分农林高校已经构建了全覆盖、分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且采取“选修+必修”“线上+线下”的课程形式开展课程。
(1)课程理念的革新与转变。各高校在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理念呈现“五个转变”的特点与趋势:由面向少数学生向建立“全覆盖、四年不断线”的课程体系转变;由强调知识传授向侧重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及能力提升转变;由单纯强调创新创业课程向注重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转变;由注重理论教学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由关注第一课堂向促进第一、二课堂的融合转变。
(2)“分层次、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层次性、结构性的系统工程,应在课程理念及目标导向的基础上分类、分级推进。目前部分农业院校通过整合资源,构建了分层次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较为典型的包括南京农业大学的“通识+专业+拓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四川农业大学的“通识+专业+实践”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通识+专业+素质教育+实践”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等。
(3)“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课程形式。本科教育课程分四年完成,必修课集中在前两年,选修课则集中于后两年。通识类与专业类课程主要以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拓展课/实践课主要以选修课的方式开展。同时,建设“双创”教育课程“慕课”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平台+模块”的课程形式,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学校建立了“吉农在线”慕课平台,增设网络创业课程资源,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授课方式,扩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辐射范围。
3.强化实践历练,打造“双创”教育实践平台
经过不断探索,各高校基本搭建了以“项目竞赛、实践训练、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项目竞赛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在比赛实战中增长才干、提升创新团队水平,在比赛实战中孕育创新创业。一是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如程序设计大赛等。二是搭建“国家—省—校”三级竞赛活动框架。目前,各高校参与的各类竞赛主要涉及五类,即“新创意——大学生创意大赛”“新业态——大学生创业大赛”“新科技——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新创客——创业实体路演大赛”“新农人——特色类创新创业大赛”。其中“新农人”赛事主要是农业院校依据学校、学院及专业特点,秉承“一个学院/专业一个品牌赛事”的原则参与的各类农科类特色竞赛。
(2)实践训练平台。一是加强教学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等各类基地建设,使创新创业实践与学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融合,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对企业实际运营的真实体验,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启蒙”及“基本功”训练;二是充分利用校外董事会资源,拓展实践训练空间。吉林农业大学依托32家董事会办学单位,将创新创业实践与企业运营进行衔接,学生可直接参与董事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创建创新创业实践班。
(3)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一是各农林院校不断挖掘办学空间,结合学校空间特点,创建或扩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将孵化平台划分为不用区域,涉及创业路演大厅、展示区、孵化区等,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空间平台,其中重点支持在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等领域的创业孵化。二是先后出台管理办法,为孵化平台建设与管理提供政策基础,为入驻项目提供系列配套服务。三是与政府、企业合作,有重点、分层次建设学校、地方、企业共建的创新创业加速基地。四是不断探索孵化平台运作的新方式,包括以基金项目、模拟企业以及实体企业的方式运作,不断提升基地创业孵化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率。
4.建设文化体系,培育“双创”教育浓厚氛围
(1)社团建设。鼓励发展创业类学生社团,招募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加入组织,参与各类社团活动,以学生“当家做主”“自我服务”的形式丰富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2)主题活动。为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各校开展的創新创业主题活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六类:一是职业生涯规划季活动;二是基于创意、创新、创业的文化艺术节活动;三是邀请企业家、特别是农业领域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到校开展主题讲座、论坛与沙龙等;四是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营活动;五是开展创业培训、“互联网+农业”培训班等专项培训增强学生创业实务专项能力;六是举办创新创业经验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经验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现存问题与未来展望
1.课程建设从“两条线”向“嵌入式”
转变
专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的深层根基[2]。但由于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仍处于摸索阶段,一些高校开设的课程呈现“碎片化”,结合农业院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较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类课程“两条线”,两者呈现“各行其是”的状态,融合度不够,这显然与“面向全体、不断线、重实践、融入专业教育”的“广谱式”与“专业式”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趋势相违背。
为解决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度”不够这一难题,建议通过建立“专业嵌入式”课程体系来实现,挖掘基于专业课程的“双创”教育资源。具体运行模式主要包括:一是独立设课。将“双创”教育课程纳入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设置上避免生搬硬套,应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个性化开发。二是课程渗透。本科低年级阶段建议将创新创业类知识内容渗透到通识课程学习中,唤醒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本科后期阶段可以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创业思维,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历练,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三是创设联合专业。鼓励学科交叉,设立计算机与创业学、工程学与创业学等诸多联合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联合学位,主要包括校内与校际联合培养两种形式[3]。
2.师资队伍从“散兵”向“正规军”转变
有学者提出,目前的“双创”教师队伍仍然属于非专业化的“散兵”状态,实然与应然之间仍存在较大落差。一是受过专门培训的人数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大部分来自就业指导部门及经济管理学院等,农学、生命、食品等学院的专业教师来源少之又少,聘任的一些外来兼职导师名气大,对外宣传方面确实可以发挥作用,但由于经费及时间的局限,很难深入学生当中,创新创业教学安排十分受限;三是一些专职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欠缺创业经验、实践操作能力差,专业化程
度低。
面对以上难题,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正规军”建设。第一,继续通过专业培训给专职教师以及“学院派”教师“补课”,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胜任力,使其成为创新创业文化的引领者、思维的启发者、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第二,多管齐下,补齐教师实践能力“短板”,使其成为创新创业实践的践行者。具体包括:鼓励教师到企业观摩、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践;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建研究中心;通过建立校办企业,搭建成果转化中介平台以及鼓励教师以入股、转让等形式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鼓励教师自身或带领学生创办企业等。多措并举,解决教师存在的创新创业视野狭窄,缺乏实践经验这一难题。第三,加强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学生与兼职创新创业导师的教学活动对接,对校外导师指导的制度与程序进行完善。
3.评价取向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目前,农林院校对“双创”教育效果评价主要采取两种标准:一是创业率指向,将成功孵化项目数、自主创业学生数视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二是比赛指向,将参与各类竞赛、项目、活动的数量及取得的奖项数量作为评价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标准。部分高校甚至仅围绕竞赛开展“双创”教育工作,将“以赛促学”曲解为“以赛代学”。对于极具复杂性的“双创”教育而言,这种评价标准略显片面。
如何科学、客观衡量“双创”教育以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至今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但单纯基于“创业率/比赛指向”的单一评价体系值得商榷。特别是伴随大数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方法均应呈现多元融合趋势。一是评价指标的多元融合。需要对创业意向、创业胜任力、创新创业环境、课程、师资、学生等多项指标赋予权重。如刘海滨等学者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双创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评价方法的多元融合。学者已将层次分析法(AHP)、量表、CIPP模型等方法引入“双创”教育评价领域。如何建立科学、客观、高效的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机制等,还需要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目前各高校在“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文化熏陶、创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多有建树,但整体而言,农林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普遍偏低,尚未形成“面上开花”的局面。《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列出创业率的10所学校中,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均低于1%,其中比例偏高的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创业率也仅为0.94%、0.8%、0.74%,而全国2016 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93%,农林院校毕业生创业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与高校自身定位、学科布局、创业扶持力度、所属区域位置等密切相
关;另一方面也受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鉴于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嵌入
式”课程体系,打造“双创”教育师资“正规军”,建立科学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搭建好系统化、链条式的“双创”教育生态系统。(通讯作者:林琳)
参考文献:
[1]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
13/content_9740.htm.
[2] 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3] 卢淑静.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J].求索,2015(2):184-187.
推荐阅读:《天津农林科技》ScienceandTechnologyofTianjinAgricultureandForestry(双月刊)1948年创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农、林、牧、渔的科研生产新动态、新成果,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是科研教学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了解国内外科技信息的窗口,是农民科学种田、勤劳致富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