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工程>试论新型职业农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正文

试论新型职业农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8-10-08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

  

  在农村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为此下面文章就主要分析新型职业农民从目标引领、人才支撑、产业新旺、城乡融合、粮食安全等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产生的作用,这样也是为了顺利实施乡村战略,提出完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基础工程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问题作出长远战略规划,2018年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作出具体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亿万农民的能动性、主体性、创新性。

  然而,当前随着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第二代农民工对缺乏农业经验和热情,留守下来农业从业人员呈现出数量偏少、文化和科技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具有文化水平高、科技素质好、创业能力强等特点,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乡村振兴的人才缺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

  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

  1.1新型职业农民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是农民,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与城市同步发展,这需要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引领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和现代农业的发展,2017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572万人,比2010年增长65%,根据农业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将达到2000万人。

  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一批高素质的青年农民正在逐步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注入新鲜血液,引领乡村振兴的实施。

  1.2新型职业农民支撑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综合素质好、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市场经营能力,热爱农村和农业,经营农业具有较高收入的农业从业人员。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时期,而我国现阶段农业出现的农地撂荒、明日谁来种地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摆在面前。因此,乡村振兴的实施迫切需要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完成,保障了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1.3新型职业农民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基础

  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基础,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于人。随着传统农业加快向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农业科技和使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农业之路。同时,随着土地三权分置,土地规模经营扩大,农业产业链延伸,拓展产前、产后的价值链条。

  这些迫切农业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那么,这就需要一批综合素质好、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的基础。

  1.4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乡村振兴的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任务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市场开拓创新观念和诚信观念;具有市场要求的基本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具有市场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能力、农村工业化能力、合作组织能力、特色农业能力。新型职业农民这些新观念、素质和能力有助于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

  1.5新型职业农民保障乡村振兴的粮食安全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证农产品的供给品种、品质、数量和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是乡村振兴的手段和目标。

  方法就是是改善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注入科技和市场元素,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发展有规模、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而这些主体从组织形态看就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村电商等,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构建集约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细胞。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的基础。

  2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非常重要,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多方配合来完成的。为了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本文提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对策建议。

  2.1乡村产业兴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由于农业弱质性、自然风险大,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传统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缺乏吸引力,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产业兴旺可以增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吸引农村青壮年乐于从事农业。

  为此,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现代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一方面要加快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行三权分置,扩大土地规模经营,获得土地规模收益,加快提速现代农业步法;另一方面,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2.2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留住人才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改变观念,农民是一种职业,解除身份特征,把农民放在一个平等社会群体,使新型职业农民顺利成长。切实建立和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平等的社会地位措施,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农民经济地位提升,社会地位平等,无后顾之后,农民就可以成为有吸引力职业,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让其想进来,留得住。

  2.3创新培育方法,培训模式现代化、信息化、实际化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特点、意愿特点、年龄特点、能力素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方案,确定培育内容、方式、实施方案,并组织、反馈、监督、实施。要按照农民需要、探索培育规律和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的特征和农民的自身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采取“理论和实践结合”和“田间地头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完善课程设置,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接,跟踪新型科学前沿实用性技术,选择具有实践能力的师资典型示范,实行教学方式创新。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网络信息化手段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4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要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和特征,构建具有多维度性、时代性、效率性、先进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第一,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在全局统筹安排、制定计划、资金筹集、组织安排、方案实施、确定目标、后勤保障、制度设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充分利用农业高校、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农科院等技术优势,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产业组织协会的实践基地,构建多方协作的培育体系。

  第三,鼓励和寻求全社会参与。鼓励和寻求工商业资本合作,充分利用好龙头企业资本进入培育项目,参照工商企业培训产业技术工人模式,实行人才资源共享,建立多渠道的培训资源。

  2.5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措施

  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探索、实践和总结推广培训机制和模式,制定支持政策措施,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积极主动承担培训,落实、检查督促教育培训专项项目和农科职业教育专项,力求实效。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积极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所需要的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不挪用,不挤占,使得培训资金足额到位。可借鉴西方国家培养职业农民的实践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法律法规,探索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促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法制化和常态化。

  参考文献:

  [1]陈吉元,庾德昌,姚梅.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55-65.

  [2]朱启臻,胡方萌.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61-69.

  [3]陈池波,韩占兵.农村空心化、农民荒与职业农民培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4-37.

  [4]陈建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7(7):35-38.

  [5]陈洁,罗丹.种粮大户:一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J].求是,2016(3):45-47.

  推荐期刊:《中国农村经济》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势,系统提供农村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介绍各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经验。是各级人民政府、党委、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者的必读刊物。《中国农村经济》被《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