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理论>应用型高效统计学课题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正文

应用型高效统计学课题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8-10-22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统计学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具有实际意义。为此下面文章在全面剖析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优化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加统计软件教学,希望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问题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论坛

  一、引言

  自2015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方院校积极探索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这就要求高校课堂教学不能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必须突出并强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尤其在当今大数据分析盛行的时代,统计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且与多个学科交叉,逐渐成为很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下,统计学课程地位凸显,同时对统计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来看,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程序的设计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都受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为提升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统计学》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二、当前《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课堂教学经验,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出发,综合分析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效果、统计方法的运用能力,总结河套学院《统计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统计软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分析如下。

  (一)教学内容与应用型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教学内容全而不精,没有根据有限的教学时数和教学对象进行相应调整。主流教材的内容设计基本都涵盖了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计量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等章节,这些内容对于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每部分都可以作为一门单独课程来设置。

  而河套学院开设《统计学》课程的是财务管理、金融、审计、会计等非统计学专业,总计授课时数为64课时,教学大纲中涵盖了所有内容,这种设置显然使老师很难将重点知识进行精细化设计和讲解。

  第二,课堂上对重点内容的讲授方向把握不够准确,偏重理论推导、记忆和计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数学公式多而复杂、数学推导过程难几乎成了统计学的标签,这虽然是统计学作为科学、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的理论依据。但是对于非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讲授和学习的重点不应该是公式推导和运算,应该是公式的经济意义、公式在实际中如何运用。第三,理论教学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课时,少量的实践课时更多时候也是流于形式。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统计学的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50%。但在实际教学中,实践课时更多的表现为课堂练习、简单的模拟应用题计算等,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实践,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程序设计难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前统计学的课堂教学程序基本是“理论讲授为主→重要知识点独立小案例讲解→课后练习”。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讲授枯燥抽象的概念、模型、方法等理论,学生按部就班按照老师讲的过程被动地做题。随着课时的减少,课上练习的时间也不断减少。这种教学模式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性重视不够,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科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教学方法与课程的性质以及内容不相匹配

  统计学实质上是一门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际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法论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应用统计思维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但目前河套学院的《统计学》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练结合为主,学生在学校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项目的分析锻炼。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四)未能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

  目前,统计学教学手段以传统的板书配合常规的多媒体课件(PPT)讲授为主,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微课方式并没有涉足,每位同头课教师都在“单打独斗”,很难做到避其弱而扬其强。

  (五)忽略了相关统计软件课程的教学

  统计学是关于大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工具,尤其在大数据分析盛行的时代,如果没有统计软件,仅仅掌握和背会复杂的公式,很难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中。河套学院目前由于课时和专业的限制,还没有开设相应的统计学软件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三、《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针对当前河套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学历层次(专科、本科)、学习能力等前提下,在以下几方面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教学

  时数以及教学思路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应综合考虑课程体系、教学时数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地优化调整。根据河套学院具体情况,对于较深奥的数学和概率论知识的内容,适当减少教学时数,调整教学思路。如假设检验和统计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等章节,这两部分内容的理论严谨抽象,需要一定的数学和概率论知识作为支撑,而学生这两方面的知识却非常薄弱;另一方面,这两部分内容在实践应用中更需要的是了解其基本原理,同时能够看懂并可以解释软件计算出来的统计数字。而对于这个数据如何计算以及计算的理论依据,没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配合通俗易懂的实际案例,安排2个理论课时进行基本原理的介绍,统计检验的应用放在实践项目教学中。调查方案设计、数据搜集和调查、整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是统计学的基本功,应作为重点内容。要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安排实际项目研究的思路,对学生的普遍疑问在课上安排2个课时进行理论讲授。

  平均数、标准差等重要的关键统计指标分析,是统计分析的核心和灵魂,必须作为重中之重。从指标的本质内涵、计算原理、计算过程以及应用,都要进行详细讲授、引导和训练。时间序列和统计指数两部分内容,对于经济管理类的学生而言,其实践应用非常广泛,也要作为重点章节。这两部分内容的理论原理相对简单易理解,因此理论教学时数适当减少,更多的以项目研究的方式进行实践锻炼。

  (二)以“学生自主参与”为核心,探索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基于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即“情境-问题-假设-解决-验证”,结合河套学院具体情况设计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即“案例导入-分析引导-理论讲授-统计实践-理论升华”。具体做法: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或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研究案例,小组课下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学习,然后提出并汇总有关理论问题,教师对问题的提出给予引导,目的是要自然引出理论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普遍提出的理论问题进行讲授,以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完整的项目研究。

  小组成员5—6人,每位学生安排相应的角色,如项目经理、现场执行、数据分析师等。针对本小组的项目或案例在课下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对于每个环节还需要在课上进行分享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设疑、点评,最终老师进行综合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探索发现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激发、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能力、培养思考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索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枯燥且抽象的讲授,配合简单、针对性不强的案例练习,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现阶段,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需要积极探索项目驱动式、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微课。改变板书加多媒体课件的单一教学手段。可以考虑针对每位同头课教师的优势,每位老师将自己最为擅长或拿手的知识点讲解录制一段教学视频,做成微课;对于各自的弱项可以共同讨论,集体制定教学方案。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更加方便,同时加强了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实现优势互补,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四)适当增加相应统计软件的教学

  统计学是关于大量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运用的学科,在实践应用中必须采用相应的统计软件作为工具。河套学院目前还没有统计学软件的应用教学,学生理论知识的转换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SPSS是常用统计软件中使用率高、难度较小、实用性强的一款软件,因此,对应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安排不少于10课时的统计软件教学,可以更为直观的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理论知识。

  四、《统计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难题与相关对策的思考

  在具体实施教学改革方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题,如授课教师方面、教材选取方面等。一方面统计学教师的综合能力不强,有待提升。教师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力,要求自身具备较强的理论和统计实践综合能力。但现阶段统计学教师的统计实践应用能力欠缺、每位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短板,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较弱等。另一方面,教材的选择对于课程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现阶段仍没有形成一套根据教学改革内容选择教材的统一方案。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难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突破难题措施。

  第一,老师积极参加、开拓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不同的项目研究,提升自身统计实践能力;第二,持续学习、多渠道进修统计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逐渐减少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的短板;第三,组建相对稳定的统计学教学团队,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编写与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教材。总之,在河套学院转型发展要求下,根据《统计学》课程的具体特点和现状,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为了教学改革的顺利、有效进行,在教改过程中还需做好下面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教改之前进行广泛的方案预评调研,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二是方案实施之后及时进行教改评价调研,以对教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三是不断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世娟.应用型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20:145-146,149.

  [2]陈秀芬.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20:106-107.

  [3]曾五一,肖红叶,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3-6.

  [4]李菲菲.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浅析—以亳州学院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121-123.

  [5]俞婷婷.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研究性教学改革—以扬州大学商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24:130-132.

  [6]刘金培,王珍,肖鹏,刘景东.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7-98.

  相关教育期刊:《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是一本面向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教育类学术刊物(国内刊号:CN13-1399/G4国际刊号:ISSN1674-9324)。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