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法学习是用中国特有的毛笔,按一定的笔法规律书写汉字的过程。 具体是指中华文化特有的一门有历史、有规范、有演变、有创造、有很高艺术内涵的艺术门类。本文将以书法的研习蕴涵培育人生的修养为中心展开讨论。
【关键词】书法 研习 修养
引言
书法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辉。纵观世界各国文字,只有汉字的书写研习中蕴涵了培育人生的修养。
一、书法的研习与做人处事的原则是一致的
项穆《书法雅言》中写道“会古通今,不激不励,规矩谙练。”《书论》中也说:“劲如铁,软如绵,须知不是两语,圆中规,方中矩,须知不是两笔。”
“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欧阳询说:“莹思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在书法的研习中,要学习直线的刚直,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陶冶情操、端正品德、规范举止、活跃思维、丰富联想,向“古”学习,以致“今”用,心中时时冥思,刻刻感悟,给人带来快乐、进取的力量,这与我们做人处事的修养原则是一致的。
二、书法的研习可提高审美观,并从中悟到优化组合的重要性
书法以用笔为上。从书法的各种间架结构变化中,体会书法的骨力、姿态、神韵、气魄,并真正感受书法之美,用笔用墨之妙,随之审美观得到提高,进而从中悟到优化组合的重要性。例如魏《张猛龙碑》的“春”字,上面三横画比较紧蹙,下面“日”字的位置向上移,也显出紧蹙的趋势,上下紧蹙,而使左撇右捺向两个方向突出伸展,特别是右捺,捺到尖上比“日”要低,紧蹙与伸展的优化组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春”字的体势左低右高,面目清爽,带有“奋起”的意味。
书法能培养人的品位,不断提高审美观,让自己的心、身、居住空间以及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艺术感,并从中悟到优化组合的重要性。就像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所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优秀的人交往会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三、书法的研习让人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集体主义和大局观念贯穿心中
书法注重“整体感”,书法布局必须有“全局观”,字字得所、行行有条、非常适当、非常协调,其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仰承俯注、左顾右盼、虚实疏密、点画之血脉映带、笔断意连、形离势贯、奇正篸差、和谐错落、先后上下、左右衔接、最终形成合力等印证了《书论》所讲“合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软缓之谓,变者,合适之至,非纵逸之谓也。”让人学习到为人处世应摒弃一己私利,多为他人和集体着想,顾全大局,和谐相处,从而可以使自己的付出获得回报,赢得最后的成功。
四、锻炼执行力、毅力,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开端,联系书法时要保持对书法的热爱,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进行书法练习。要保持恒心,不可一曝十寒,同时也是对自己执行能力及毅力的锻炼。
汉字讲究间架结构,每天按照古碑帖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全神贯注的研习象形、甲骨、金文、真、隶、篆、行、草等书法,感悟篆以端容,隶、楷以瑾行,行以丰姿,草以畅志的真谛,便会逐渐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培养严谨的行事作风。经过经年累月、长期不懈、循序渐进的研究习练,从魏晋的碑到唐宋的帖,从甲骨文、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认真学习积累,可以有效地锻炼毅力,摒弃世俗的浮躁、杂念,养成一种良好且踏实的作风。
五、 研究学习书法,还要以造化为师,努力参悟宇宙人生和自然万物之理,以技进道,增进技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见者识广,博览者心宏。 李肇《唐国史补》说:“旭(张旭)尝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观公孙大娘舞剑,“自此草书长进。”;怀素自述草书所得“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黄庭坚曰“元祐间书,笔意痴沌,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张旭碰到只有避让才能两全其美的事情,从中感悟到书法中字的偏旁结构应遵循大让小、宽让窄、长让短、密让疏的道理,明白争道和写书法时字的偏旁结构安排是相通的;怀素则从夏云多奇锋悟出书写字气势;从而引起顿悟;黄庭坚从常年荡桨悟出笔法,可见人生和自然万物之理对研习书法的影响很重要。
六、厚重与不朽的高雅书法,可观书者意,撼观者心,提高大众修养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古代君子为学、立志、修德、立身的四个原则。
宋姜白石(姜夔)《续书谱·风神》中讲,“风神者,一需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墨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人品高,修养好,师古能出新意,他的作品自然能做到“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歆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这和孔子为学、立志、修德、立身的四个原则一脉相承。
字如其人,笔正心正。书法作品能够表达书家的思想感情,体现书法家的个人修养,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是书法家最活跃的心迹表现,同时也是书法家的个性标志,身份的象征。书法家写出一幅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成功之作,提笔蘸墨、将气纳入纸中、生命融入笔墨中一蹴而就。所书作品中内含诗的韵味、画的灵动、舞的飘逸、歌的悠扬,然而提起的笔、饱蘸的墨、走笔的纸,都是天力人工,千锤百炼,体现出书法家的品德、修养、气质、胸襟、性情;字里行间洋溢着高洁的情操、丰富的情趣、雄浑的气势、无穷的魅力,给人以亲切感、温柔感、厚重感。
书法劲健而温润、端庄而凝重,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具有典型东方魅力的高雅艺术形式,其独特的结构蕴含了东方哲学文化味道,令观赏者赏心悦目,并深深震撼着观赏者的心胸,从中得到感悟、启示、成长,在享受艺术的同时,寓教于乐,无形中提升了大众的道德修养。
《项目书法雅言》中写道“会古通今,不激不励,规矩谙练,骨态清和,众体兼能,天然逸出,巍然端雅,亦矣奇解,此谓大成已集,妙入时中,继往开来,永垂规模。”
带着对先贤的敬仰,对颜体博大雄浑,风格风神奕奕、庄重刚正、豁达大度;王羲之书风研美流畅、清秀劲健、平和淡泊、温柔敦厚;张芝、张旭和“以狂继颠”怀素如惊蛇走虺、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但法度具备,不出魏晋;黄庭坚狂草笔势纵横、风神飞动、笔笔飘动荡漾及欧、褚、柳、苏、米、蔡等历代名家书法的研习中,从书写的线条变化中,领悟其中的神韵、气势、意境、精神,美化心灵,陶冶精神。养成平和、淡泊、宁静的良好心态,陶冶高尚品德,既能增进技艺,科学到位的继承传统,研习楷体知草体之笔法,研习草体要领会楷则,又能博采众长,各体书法相互融通补充,兼容并蓄,独具匠心,求工、求神、求创,修身、修性、修心,使人生境界不断提高,清雅而不浊俗,淡泊而不奢华,阔达而不促狭,平和而不偏激。博涉、备精诸体,自成一家,开创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之成为立宗开派、飨之后人的一代宗师。正如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闪闪发光,传递正能量,并化育天下。
书法的研习,蕴涵了培育人生的修养。
推荐阅读:《青少年书法》JurenileCalligraphy(月刊)1985年创刊,是我国唯一面向青少年的书法月刊,为书法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引导、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