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艺术论文投稿发表了声乐辅导中的艺术性和结合原则,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它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把无声的歌曲文本转化为现实的音响效果,使歌曲焕发出强大生命力。论文探讨了声乐辅导中唱歌表演的艺术性。
【关键词】艺术论文投稿,声乐教学,技术
歌者的二度创作,实现了艺术表达中所特有的听觉审美价值。因此,一名歌者的演唱技术与完美的艺术表现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是缺一不可、紧密结合的。现实的声乐教育中,究竟该如何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许多声乐学习者早已知道又难以办到的事,也是声乐教师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一、声乐辅导中的艺术性
掌握技术,是歌唱艺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前提。重技术轻艺术的表现,在日常教学例子中不少。一些歌唱者经过数年训练,掌握了相当不错的发声技术,但如果思想上走入误区,只看到歌唱发声技巧,片面地认为漂亮的声音是歌唱艺术的全部,或者在表演时川没有任何乐感的高音、长音来炫耀技巧,也许能够获得暂时的成功,但要在艺术上真正成功是不可想象的。这种现象由于时代的浮躁,在一些专业歌唱者身上也有体现。具有艺术表现力和内在生命力的歌声则不同,他们的演唱,是非常内在地把高超的技术结合于深刻的艺术表现之中,歌唱者的艺术表现与声音表现达到了相对完美的结合。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事实是,在大型国际声乐赛事中,最后比的不是单纯的声乐技术含量,而是技术与艺术融于一体的表现力,甚至是表现作品中所体现的个人文化修养的细微差别。是否能将技术结合于完美的艺术表现中,从而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是“歌匠”与艺术家的真正区别所在。
二、声乐辅导中歌唱表演的艺术性
歌唱是二度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在歌唱发声技术依托下,以充满情感的声音来表现作品的思想情感内涵,这样的“技艺并举”是许多歌唱者努力追寻的目标。把基本的歌唱技术灵活运川于艺术表现,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歌唱技术才是学习中的硬道理,这样能使歌者在面对各种不同题材和体裁、不同风格和类型的作品时,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川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进行艺术冉创造,从而形成其个性化的演唱风格。歌唱者要川心观察生活,捕捉亮点,结合作品需求,进行艺术创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歌唱者而言,用情感启动的技术永远都是歌唱的前提和基础。歌唱者需要对自身嗓音器官的运用能力进行准确评估。中国历史上“绕梁三日”的歌声,没有坚实、娴熟的声乐技术,恐怕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一切杰出的歌唱家如男高音卡鲁索、女高音卡拉斯等正是掌握了精湛的歌唱技术,又具有非凡的对情感的领悟与表达才能,才使他们的歌声具有永恒的魅力。
声乐作为市美文化方式之一,是对观念体系的作曲家的创作的冉创造。歌唱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同步,从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到歌与诗的同生互融,歌唱烙上了人类文明的深深印痕。声乐教育要多研究如何促进技术与艺术的互动,让两者协调发展的问题。对于艺术的学习,我们既不能持观望的态度,等技术发育完善了,冉来进行艺术的培育,也不能唯艺术论而使技术陷于虚无。
声乐家马凯西说过:每一种艺术都包括技术部分和美学部分。一个歌唱家如果不能克服技术部分的困难,也就不能达到美学的完善境界。因此,对于声乐艺术的强调,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学习与研究:1.学习与师法西方声乐艺术者,应全方位借鉴西方的声乐传统,全面吸收西方声乐艺术,从语言艺术到作品风格。2.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应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口及收与融汇西方的传统,做到兼收并蓄。3.对声乐课程的设置,则要具有开放的心态,把西方的好的办学经验加以继承,也要把我们传统的和各级学校的好的东西进行整合。4.还要加强声乐教学科学的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技术与艺术,我们应有这样的认识:
1.艺术对于声乐教学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才可能有好的思想方法和技术的顺利实现。
2.对艺术的探求不应该与技术的扎实的准备对立起来,技术也是艺术,同时还是艺术赖以实现的手段。
3.实际上,艺术与技术是一对不可分的孪生兄弟,永远同时存在于声乐教学过程的始终。过分强调某一點,都会使声乐教学有所偏颇与缺失。因此,对于声乐的认识应该是:声乐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参考文献:
[1]牛津简明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邹本初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推荐阅读:《中国艺术》(季刊)1985年创刊,杂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质朴厚实的黑白文字与美轮美奂的彩色图片穿插编排,全部采用高级铜版纸精美印刷,封面雅膜压制,环保塑料袋单册包装,一切尽显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