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的德育及其法律意识培养已经成为了中小学阶段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道德涵养及法律意识已经成为评判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在此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但受多种实际因素影响,在当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多种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首先就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而后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几条优化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 道德与法治 优化策略
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现阶段下大部分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都认为学业应该放置于学习的首位,在成績考核中也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条件,“德轻业重”成为了当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在培养中小学生法制意识方面更是尤为欠缺。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侧重方向逐渐发生改变,在此情况下,笔者就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重要性分析
在学生阶段,中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思想活跃度较高,特别是在当前繁杂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带偏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如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那么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人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观察当前社会新闻不难发现,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很多初中学生不仅法制观念淡薄,且道德观念存在较大偏差。由此可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尤为重要。
二、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优化策略分析
1.立足传统,融入人文积淀
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增强学生人文积淀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道德”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传统文化与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
比如在“亲情之爱”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内容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领会父母的相互关系,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与调节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在本节内容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比如可以加入一些写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国学经典句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这些诗句都是国学中的经典,与本节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是本课理论的有力例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同学自主阅读诗句,并尝试理解其中含义,发现这些诗句之间的相同、不同之处,让学生了解诗句中所提到的“孝道”,而后开始引入教学内容。由于诗句内涵深刻,语句精炼,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背诵下来。此种教学方式可有效将国学经典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可让学生在学习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认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人文底蕴,完成新课导入,实现一举多得。
2.回归生活,课堂联系实际
生活是所有知识、理论的来源,而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例子、例题也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让课堂联系实际,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
比如在“以礼待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文明礼貌的重要意义、学会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基本礼貌、认识交往的重要性是本节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走入生活,总结生活中不同的交往情景,并鼓励学生说出一些日常交往中的礼貌交往行为,如:与邻居之间的交流、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老师之间的交往等等,此种方式将学生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带入到了日常生活,不仅可有效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礼貌现象,还可促使学生将生活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联系。同时面对不同的人际交往情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总结多种文明行为,比如遇到邻居要主动问好,遇到老师要用敬语,与同学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互相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要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等。在学生总结完成后,教师再次对其进行深入引导,让学生以生活情景作为入手点对文明、礼貌的意义进行挖掘。此种方式可有效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其最终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中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无论是对学生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积极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专业教学素养,然后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争取将学生培育成德智法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裘益惠.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8):9.
[2]张林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8):22.
[3]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与培育策略研究[D]. 高源.陕西师范大学 2018。
推荐阅读:教育信息化面向教育行业秉承“传播信息知识,推动教育发展”的宗旨,及时宣传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大力推动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及时报道党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区域发展动态,为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党校找寻沟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