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管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正文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9-04-01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摘要:当前学前教育的应用形式相对较为严峻,我国当前学前教育面临师资短缺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全面研究,并结合当前的多元化需求,对其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介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课程设置

当代教育论文

  作为很多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学前教育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在全球化和先进理念的大背景推动下,人们低于学前教育专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师资方式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切实提高教育师资培养能力。现如今,如何去顺应当下学前教育就业高速发展的形式以及满足当下学前教育毕业生人数众多的要求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研究者们亟需思考的问题了。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基础

  在教育体系之中,课程的设置问题较为严峻,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必须整合个性发展和知识体系发展等多个要素,并确保学生拥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学前教育工作,其次,必须满足课程的排序与设置,建立高效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具体来说,必须有效处理好以下的关系:首先,协调职业发展管理规律与职教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并实现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协调融合。其次,必须协调教育的普遍性与教学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类型等建立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最后,必须协调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结合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要求,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和授课课程的关系。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无论在什么地区的高职院校,也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很难匹配市场与社会的需求,最后导致了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未来就业发展被很大程度制约。

  (一)课程体系缺乏创新性

  首先,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方面有些沿用了高级和中级师范学校的内容体系,对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缺乏体系规范,例如,课程设置中较为重复,课程的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没有较好的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学生的技能训练方式较为单一,缺少变化。时间不足。其次,由于在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上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总是停留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水平。被忽视了更新换代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会凸显出职业特点和高职教育特色极度缺乏的状况,那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自然也不会对本专业的课程表现出多大兴趣,这样的教育教学是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支持作用的。再者,学校没有设置学生关心的学前教育社会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和学前教师职业技能等实用的教学内容反而设置了一些陈旧传统的近代史、教育心理学和国外教学史等无关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内容,这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连在基础理论上的学习都无法保证,更何谈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实践了,自然而然社会和学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才如此之大。

  (二)没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很多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缺乏较好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没有有效拓展,这些直接导致学生无法体验到现实的教学教育需求,另外,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与用人单位的教师工作者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导致真空的发生。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方式落后

  想要使得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得到体现,那就必须要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细节上得到充分体现。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现出了质量差、效率低的功能性不足。一方面,教师作为课程执行的主体,很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数量、技能和素养上都不能满足当下学前教育学教学的需要。教师资源不足,教学理念落后以及教学素养不达标等等师资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导致了教育学专业教学不足和课程的实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學设备和器材作为课程实施的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的质量低下、数量性能不达标等等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这导致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特色和魅力都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最终致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低下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四)教学和评价方式欠提高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常常能够使用单纯的知识传递与接受的方式,对于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率更低,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程发展作用不显著,在评估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多是使用总结性的评价方式,只是关注结果,缺乏对整体研究。并且作为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和课程实施的重要反馈机制,评价系统对于学前教育改进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专业课程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层次丰富性和系统科学性是极度缺乏的,对学生的评价只能采取简单考察和终结性考试。教师通常会采取设置日常考试和期末成绩的比率来考察学生,但是这种方法是存在着极大的缺点的,学前教育专业过程性的特点得不到体现,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渐渐趋于固定的程序化,因此教师和学校是无法得到真正的教学成果反馈的。由于没有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检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盲学、教师盲教、有效教学监控得不到保障等等问题就都暴露出来。最后导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指导和引导功能丧失,学生们只注重最后的考试结果不去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过程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受到极为负面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一)宏观架构

  宏观架构中,主要指选择合理的专业课程内容,可以将培养的内容倾向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具体来说,可以建立以下的架构:

  首先,基本素质模块架构:建立合理的思想道德培养和法律基础培养路径,合理规划和安排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其次,可以进行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的培养,再者,构建职业技能教学板块,尤其需要注意学前儿童语言,健康和教育活动的指导。最后,为选修模块,主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口语和书写的训练。以上对于学前教育课程模块的设置,相对较为全面,且侧重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效果良好。

  (二)教育实践课程

  培养全能的学前教育仁慈,同样需要进行教育实践课程的协调设计,具体来说,可以组织进行现场观摩,分析与观摩用人单位教师的课程授课过程,并进行适当的教学理念反思等,加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切实提高其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三)改进课程实施方式

  首先,要加强对优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积极发展教师对于学前教育课程的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研修能力,监督教师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为学前教育教学的实施提供最基础的支持。其次就是高职院校要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器械,并倡导教师去使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器械使得学前教育教学的实施能更加细节化,进而课程的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和了解,那么学前教育教学的成果也能够得到保证。

  (四)有效地专业课程评估体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建立高效的课程评估体系,具体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估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两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学前教育课程的相关资料,整理和分析所获得的各类信息。结合评估的指标确定正确的评估等级,督促学校的发展,实现学校在评估过程中的完善与发展,以保证评估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水平亟待提高,但是其课程的设置与发展较为复杂与艰巨,必须不断地总结课程的最优化体系,实现课程的最优化设置,不断缩小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学生的成长和就业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建设得到推动。

  参考文献:

  [1]全晓燕.融合教育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6,(03):45-50.

  [2]庞丽娟,范明丽.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12,(04):39-43.

  推荐阅读:学前教育类期刊如何投稿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