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软件开发>基于面向对象编程的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开发系统分析>正文

基于面向对象编程的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开发系统分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9-06-19 所属栏目:软件开发

  

  摘要:通用的、开放的是软件可编程无线电主要的的两大特点。这种科技是采用软件技术来运用在硬件平台上,从而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功能得以实现。笔者以面向对象编程为基础,对软件编程无线电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这之后,又对目前社会上的软件可编程无线电硬件体系结构惊醒了分析,并得到了一定结论。从而得出,当今社会上的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它所特有的这种无线通信概念和体制,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面向对象编程;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开发系统

  0 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也可简称为:OOP。这种方法是一种九十年代的运用于程序设计方面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程序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出现[1]。社会上最开始所出现的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其只不过是以美国为基础的情况下,由军用通信领域所开发的。并且,其开发真正成功的时候,是在1994年。并且在同一时间,软件可编程无线的电样机得以研发[2]。然而,因为软件功能有的时候会随着应用方面需要,从而常常改变其原有的功能。那么,就必须对其整体上的结构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样的化,对于软件的维护工作,还有扩充方面带来了相对的影响。近段时间以来,由于电子器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速,这种现象对无线电台提高性能有着直接性的关系。此外,这种情况经常表现在直接变换的宽带信号上,以及,处理变换过的数字信号的能方面尤为明显[3]。原来的总线标准如ISA、lEsA等对于现代数据传输来讲,已经达不到标准要求了。但是,PCI总线在数据传输方面,其速度相对较快,这跟与处理器是没有关系的。此外,由于它还有许多的有点,比如可以持多个外设,所以,逐渐的被许多厂家以及开发者所关注[4]。

  1 软件可编程无线电的特点

  将宽带ADC或者DAC以最大的可能,来运用在射频天线上,并且,尽可能的将软件技术运通在一个相对通用的或者开放的硬件平台上。这种做法能够使得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功能得到正常使用,这种方法就是软件可编程无线电的基本理念[5]。此外,这种无线电还能以改变软件程序的方式,从而能够灵活的改善它的功能和性能。然而,这种可能性也引起了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的大量关注。另一方面,它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运用中,使其的操作更加灵敏。此外,还可以在系统改进的作业中,以及升级方面,变得更为简便。而且这些模块化的系统能在不同的系统升级工作中,很容易地进行重新配置,因为,它在系统的结构上具有相当大的通用性。由于其具有无限可能性,因此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台也非常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种通信机,但是单单用通信机这种讲法来说明它,还不能够对其完全的概括。

  比如,在商业、气象和民用,还有军事等领域中,都有普遍的运用无线通信的功能。当今社会中,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还有不好的问题存在。比如多种通信系统并存以及各种标准竞争激烈,都比较常见。从表1是当今社会中无线电系统的发展趋势。

  2 理想软件可编程无线电

  理想的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在系统设计的变更方面可以非常灵活的面对。此外,在验证确认的速度上相对其他系统更快。所以,现阶段可以实现的软件可编程无线电事实上是中频数字化的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它的主要原理是先将射频信号经过下变频转换器(DC)将其转换为中频信号,然后在中频位置对信号进行数字化。这样对ADC,DAC,DSP或FPGA等数字器件的要求能够起到降低作用。从而,使得软件可编程无线电的各种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另外,从技术方面来讲,要实现这种廉还需要遵循另外两大原理,其中之一是需要使ADC和DAC尽可能地靠近射频(RF)端。之二是用高速数字的信号处理器来代替硬件上原有的结构。

  关于软件编程的无线电,也就是所谓的理想软件编程无线电,其主要的结构构成如图1所示。从图中能够有很明显的看到,这种无线电拥有很强的通用性与兼容性。而且,它相当的灵活性,并且其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也是相对其他无线电来讲更强。

  3 结语

  自从软件开发以来,软件可编程无线电就被通信领域所关注,并且,以一种全新的通信理念而存在与目前社会中。由于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已经成为额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主流技术。虽然,规范标准是以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但是,它提出的体系结構分层等思想达到了目前社会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因为,现在社会中的软件规模越来越大,而结构上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在软件的开发工作中,还有后期维护上,对费用的要求基本都很高。然而,利用面向对象方法的封装和继承,还有其特有的多点性机制,可以对软件代码的可重用性进行提高,从而,达到降低开发工作还有维护作业是所产生的费用。

  参考文献

  [1] 董理濛,李勇.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罗盘激励器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4(3):38-41.

  [2] 刘陆华,龚玲.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3,36(12):95-98.

  [3] 费丹,熊磊,吴建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无线信道仿真仪设计与实现[J].仪器仪表学报,2013(S1):93-98.

  [4] 宋晓鸥.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地下通信接收机设计与实现[J].电子器件,2014(4):669-673.

  [5] 文延东,文双春,刘昱, et al.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信号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9):1769-1775.

  推荐阅读:关于计算机软件复用探讨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