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社会科学>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建设研究>正文

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9-07-15 所属栏目:社会科学

  

  摘  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之处。然而,这种冲突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发展的精髓,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发扬民族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思潮,这一时期,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处于低潮期。与此同时,该阶段现代文化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为我国文明发展贡献了新的活力。本文以发展民族文化传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融入现代文明的基础上,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为我国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发扬;文明文化;现代文化;研究

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

  近代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打开了我国的大门,西方文明也相继涌入我国,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矛盾。鉴于近代我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西方现代文明在冲突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形成了两者互相对抗的局面。在解决两者矛盾对抗的问题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区分“文化传统” 与“传统文化”,避免两者产生混淆。本文认为现代文明与民族文化传统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文化的发展相对势衰,甚至出现了全面抛弃文化传统的现象。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加强了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程度,出现了文化复古主义的观点。本文在结合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传统的优势,将其与现代文化建设融合起来,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添瓦。

  一、做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分

  在我国文化研究历程中,区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与文化复古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很多文化复古主义者的观点往往混淆了两者的概念,无法正确的区分两者的差别。因此,在做好“传统文化”与 “文化传统”的区分,可以有效的避免我国文化发展误入歧途,对于规避文化复古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研究中,已有许多的学者提出了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事和理方面,“传统文化”是理,而“文化传统”是事。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的差别是体和用方面,即 “文化传统”是体,“传统文化”是用。这些观点都认为传统文化是传承发展的,而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不变性。在现实发展中,无论是“事理”还是“体用”都不符合实际的现状,进而也无法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做出正确的区分。

  本文认为“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事实,另一个是文化精神。两者存在物质和精神的区别,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但又存在显著的差异。传统文化是由于历史沿袭和时间积累后相处的文化事实和现象,文化传统则是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事物和现象的总结和物质体现。传统文化作为时间积累形成的文化现象,其有民族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也就是该种文化带有显著的民族特点,是民族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也是长期积累、去朽存真流传下来的,这一沿袭演变过程是既定事实无法更改,因而既定性也是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与传统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别,文化传统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精神的融入,其主要体现在价值观、认知取向即审美情趣三个方面。

  价值观是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其内涵在价值观去向和选取方面,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认知取向是认识对象在认识过程中展现的认知方向和方式,也是思维运动的重要体现。审美情趣是文化认知过程中的关注集中方向,也是欣赏和美感表达的过程体现。除以上两种区别外,在社会职能和贡献承载领域,两者也存在一些差别,主要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对于人们在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层面可以进行规范。

  二、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认为传统文化是不断演变发展的,这在学术界没什么争议。然而,文化传统是一种蕴含着文化精神的产物,可以认为民族文化传统方面是变化的,也是传承的。在文化传统传承方面,有观点其是相对不变的,其从“理”和“体”的角度出发,认为只有文化传统保持不变才有发扬光大。这种观点显然无法解释文化传统的形成与传统文化的演变关系,且传统文化在历史沿革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与历史史实相违背,不符合史实现状,因而文化传统的不变性的观点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该观点是脱离社会实践认知产生的。纵观“文化传统” 与“传统文化”的演变脉络,两者都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文化传统的变与不变也是相对的,其传承和发展都根植于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在人类文明活动中传承与发展,是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质。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从人类文明发展入手,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入其中,在社会进步和实践中加以考量。

  三、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建设

  现代文化并不是随机产生的,其本质上仍是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共同发展的问题上,首要解决的是理清两者的关系问题,在我国许多文献研究分析基础上,可以认为复古主义和重建主义都是片面的,脱离社会发展实践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观点来解决两者的关系问题,这对当前我国的现代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原则不仅为解决两者关系指明了方向,也是处理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重要原则。在理清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层面,第一要务是形成两者的正确评价。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来说,脱离文化传统,则现代文化建设则是空谈。在实施评价的初始,需要设立正确的参照系,这也是文化传统和评价的出发点,还应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评价。本文在搜集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参照系的选取要结合我国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来综合考虑,只有如此才能对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做出正确的考量。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来看,本文认为我国古代文化本质上带有封建性质,也是传统的农耕文化,近代文化则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带有显著的复合性质,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共产党产党以马克思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无产阶级文化。中国古代文化除带有鲜明的封建特点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文化呈现阶级性、民主性与保守性、封建性相冲突的特点,这些差别的体现在我国文化的个性方面,由于我国地貌、地域广阔,文明发展存在差异,各阶级对于文化的人体也体现了我国民族发展的共性。这也就决定着,传统文化在显著特点下,其也是现代文化的建设的根基,对于我国现代文化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民族文化传统,必须科学地将我国民族品性融入到现代文化的建设事业当中,使得我国现代文化建设更具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建设现代文化过程中,要将社会实践作为前提,要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作为依据,充分发挥文化传统变革的核心机能,构建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现代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任洁. 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教育艺术,2017(9).

  [2]秦锁利. 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8(6).

  [3]曹小玮.在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汉字汉语研究,2017(23).

  相关阅读推荐: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