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幼儿园教学方式的变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充分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感知、探索欲望成为教学难点。实践中,我们尝试从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地方传统文化、文学经典、自然民俗等内容入手,拓展新的教学途径,改变以往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园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阶段得以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一、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我国的传统节日,种类丰富,内容多样,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传统节日中还蕴含着许多中华传统美德、典故故事、民俗活动,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结合中国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开展传统节日主题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将节日的起源由来、故事传说等制作成课件,然后组织幼儿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最后孩子们将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分享展示。
二、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创造发明 ,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与自然经过长时间的交往总结出的科学规律。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传承和延续着节气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和文化现象,也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大自然观。
据了解,目前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大多是从科学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其文化价值;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而传承的过程并不单是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文化精神 ——古代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以及在节气产生过程中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认知方式等。如果幼儿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幼儿的发展都有很大益处。
三、地方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魅力之城。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还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盘鼓艺术之乡,名人文化、宋词文化、饮食文化、黄河文化、府衙文化灿烂悠久,这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实际操作上,我们先是通过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汴绣使用的工具、材料、制作过程;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汴绣作品欣赏,感受汴绣不同针法、丰富的题材内容,感受作品的立体、真实、灵动、层次变化,感受汴绣的细腻和精湛技艺;最后再通过课件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汴绣,将欣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自豪感。
信息技术与地方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陶冶幼儿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具有独特价值。
四、文学经典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结晶,它具有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等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对幼儿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熏陶作用。
在古诗词欣赏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难以充分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具体内涵,于是,我们十分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在每次活动开始部分,首先引导幼儿逐幅欣赏根据古诗诗句内容和意境制作的动画,让幼儿感受古诗意境美,初步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引导幼儿聆听古诗词、朗诵古诗词,最后通过课件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人性美等,激发幼儿表现古诗美的欲望。活动的拓展延伸部分,幼儿在分区活动中、在舞台表演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古诗词的优美意境。
总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获取信息资源的空间,也为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便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新途径、新方法,为传统文化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冯增俊 . 教育人类学[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唐东琴 . 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思考[EB/OL]. (2015-01-30)[2018-07-04].http://www.docin.com/p-101448 8155.html
相关阅读推荐:生本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