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式思维是现代人才重要的思维素养,它以理性、逻辑为主要特征。目前,阅读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审辩式思维的问题。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营造敢于提问质疑的氛围、设置挑战情境、引导多角度思考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辩证性、深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何为审辩式思维
“审辩式思维”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格拉泽尔(EdwardMaynardGlaser)于1941年提出。他认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辩式思维。”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对它的理解不尽相同。美国逻辑与审辩式思维学者BrookeNoelMoore和RichardParker将审辩式思维定义为一种谨慎地运用推理,去判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审辩”一词在汉语语境中虽然有着审视判断的意思,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更侧重于保持自身思考的独立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对某个观点是有思考地去接受,而不是刻意地去反对。以《中庸》的说法,审辩式思维可以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义表达。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界逐步关注思维教育。我国审辩式思维教育的推动者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认为,审辩式思维是以理性、逻辑为主要特征,包含着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三大要义。
二、审辩式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有审辩式思维的人,通常在认知和人格方面能够合乎逻辑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善于提问,不懈质疑;包容异己;对事物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直面选择,敢于直视自己选择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主要依靠阅读教学。但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一直以强化感性认知为目标解读文本,学生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思想。有专家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着有意无意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的现象,学生对自己质疑精神的丧失不自知,成了知识的容器,成了批量生产的标准件。”如此现状,着实令人悚然,令人担心。
三、阅读教学中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敢于提问的课堂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往往能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问则要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敢问、真问、善问。在一次外出听课学习中,授课教师请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提出一个特别精彩的问题。于是,教师就学生的问题推进教学活动,一切都水到渠成,整堂课显得紧凑、精彩、有效。课后,同行们纷纷称赞这堂课——顺势利导、以学定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然而,经过进一步了解才明白,一切都是教师提前安排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节课虽然很精彩,学生提的问题虽然很有价值,却是一场拙劣的演出。读书学习,贵在有疑。宋代心学代表人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并且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提出真问题。从教学的本质上看,引导学生质疑,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循环过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中,让学生敢于提问和质疑,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这时,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就会得到激活。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一课时,学生在预习后质疑,提出三个问题:1.纸是由谁发明的?2.为什么蔡伦要改进造纸方法?又是如何改进的?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第一个问题很简单,答案就在文中,解答它主要通过从文本基本信息中提取,指向相对低阶的阅读能力。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在初读环节中解决。倘若我们将学习过程分为平地段、山坡段和悬崖段,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更多的是在平地段,审辩式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几乎为零。第二个问题,学生倘若不深入文本阅读、思考,寻找有效信息,就比较难以解答。这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山坡段,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来解决。这个探寻答案的过程,便是审辩式思维的萌芽阶段。第三个问题,则需要学生深入地质疑,通过寻找不同的线索、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寻求答案。在不断质疑、思索、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开始得到发展。
(二)设置挑战,让学生理性思考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带有适当难度的学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意味着挑战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并且决定认知思维的发展高度。具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激烈讨论。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后,在头脑中完成个性的理解,与原有知识相融合,从而发现规律,纠正错误的认识,完成理性思考。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蜜蜂》一文写的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做的一个试验: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在让学生理解法布尔试验过程时,教师设置如下三个问题:1.作者是怎么做这个试验的?2.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3.你从作者的做法发现了什么?教材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三个问题,由浅到深,拾级而上,让学生理解作者试验的过程与意义。第三个问题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适合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跳一跳”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接受信息并分析信息的能力。在接受文本信息之后,学生不断地思考,完成个性理解,最后借助原有知识与教师的引导完成对文本的理性思考。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讲述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一位顾客十分性急,想要在冬天做一件棉袄,但他连着跑了三家店,都嫌裁缝制作时间过长。来到第四家店的时候,慢性子的裁缝反而留住了这位顾客,急性子顾客一次又一次要求改变衣服款式,而慢性子裁缝则始终没有开始裁布料……教学这一课,结课环节可以这样设计:急性子顾客想要的棉袄到故事的结尾慢性子裁缝也没为他做出来。假如让你来续写这个故事,你会如何写呢?说说你的理由。这篇文章的主旨其实是告诉学生,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不切实际,要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以及计划来进行。最后的续写以及理由陈述,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思考接下来的故事发展趋势。学生有着自己的感受,他们的感受各不相同。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思维得到发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归理性思考,这是学生不断提高思辨能力的过程。
(三)多角度思维训练,包容异己对任何事物都要持辩证的态度,万事万物都具有多面性,并不是单一性。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不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就会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的困境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作为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包容学生的异己思想,促进审辩式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海底世界》一文,展现了瑰丽的海底世界,最后以“海底真是个景色各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为结尾。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这句话作为发展审辩式思维的触发点,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海底世界除了景色各异之外,物产还特别丰富。说一说,海底的物产能为人类做什么?2.假如人类动用了太多海底的物产,会给海底带来什么影响?以上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进行正向和逆向思考。一方面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海洋物产,培养学生热爱海洋、探索海洋世界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提供问题支架,让学生逆向思考,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辨证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常规阅读教学中程式化、浅表化的局面,使阅读教学发展为运用高阶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人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往往习惯于简单的顺势而走,缺乏逆向思考的自觉性。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不再固守原来的思维,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辩证性以及包容性,从而实现更为深刻的阅读认知。这样的训练,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审辩式思维的种子,并不断地发展、提高。审辩式思维作为一种高阶的思维,其求真、求实、公正、理性的特征使其成为当今人才的重要素养。阅读是培养人类思维、精神与智慧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起点,学生面对阅读文本时以什么样的方式、姿态去阅读,能获得什么样的养料,这将决定他们的精神格局和思维能力,决定他们今后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刘葳.审辩式思维: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和最值得期待的成果[J].内蒙古教育,2014(10).
[2]袁婷.基于审辩式思维的单篇阅读教学——以《灰姑娘》的设计与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16(9).
[3]孙荣.课堂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阅读教学审辩式思维培养策略》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作者:杨俊